第263章 金戈鐵馬下齊城:樂毅五國伐齊風雲
字數:1638 加入書籤
燕國的深秋,寒風卷著枯葉在薊城街頭打旋。燕昭王站在王宮城頭,望著南方咬牙切齒——想起當年齊國趁燕國內亂,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連先王的靈位都被踐踏,他的指甲幾乎掐進掌心。"此仇不報,枉為燕人!"
這時,有人向燕昭王舉薦:"大王,若想伐齊,非樂毅不可!"
樂毅本是魏國人,自幼熟讀兵書,胸懷韜略。燕昭王親自備下厚禮,三顧茅廬。見到樂毅時,燕昭王突然雙膝跪地:"先生,燕國百姓水深火熱,還望您助我一臂之力!"樂毅大為震撼,當即應允:"願為大王效犬馬之勞!"
樂毅深知,齊國是東方強國,單靠燕國根本打不過。他向燕昭王獻計:"大王,咱們得聯合其他諸侯,組成聯軍!"於是,樂毅親自出使趙、韓、魏、楚四國,憑借三寸不爛之舌,曉以利害。
在趙國,樂毅對趙惠文王說:"齊國日益膨脹,今天搶燕國,明天說不定就對趙國下手。咱們聯手,既能削弱齊國,又能保邊境安寧!"在魏國,他又道:"當年齊國欺燕國,下一個會是誰?唇亡齒寒啊!"
公元前284年,五國聯軍終於集結完畢。樂毅被推舉為聯軍主帥,率領燕、趙、韓、魏、楚五國大軍,浩浩蕩蕩殺向齊國。
齊湣王壓根沒把聯軍放在眼裏,哈哈大笑:"就憑樂毅這個毛頭小子?我齊國百萬雄兵,還怕他不成!"他派大將觸子率軍迎敵,在濟水岸邊擺開陣勢。
樂毅登上高處,觀察齊軍陣營。他發現齊軍雖人數眾多,但軍心不齊,將士們臉上滿是驕縱之氣。樂毅心生一計,先派小股部隊佯攻,誘使齊軍出擊。觸子果然中計,下令全軍追擊。
就在齊軍追出營壘時,樂毅一聲令下,聯軍主力突然從兩翼殺出。趙軍的精銳騎兵如利劍般插入齊軍側翼,魏軍的強弩手萬箭齊發,燕軍則正麵強攻。齊軍頓時亂作一團,被殺得丟盔卸甲。
這一戰,齊軍大敗,觸子戰死沙場。樂毅沒有給齊國喘息的機會,率領聯軍乘勝追擊。齊國各地守軍望風而逃,樂毅連下齊國七十餘城,隻剩下莒和即墨兩座孤城。
樂毅圍住即墨城,卻不急於強攻。他深知,攻城容易攻心難。他下令:"不許傷害城中百姓,違令者斬!"還減免當地賦稅,廢除齊湣王的苛政。即墨百姓漸漸放下戒心,甚至有人私下議論:"比起殘暴的齊湣王,樂毅這位燕將似乎更得人心。"
然而,就在樂毅即將徹底征服齊國時,燕國內部卻風雲突變。燕昭王去世,新即位的燕惠王聽信讒言,懷疑樂毅擁兵自重。他派騎劫取代樂毅為將,並召樂毅回燕國。
樂毅仰天長歎:"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他擔心回燕後遭陷害,便投奔了趙國。樂毅一走,齊國大將田單抓住機會,用火牛陣大破燕軍,收複了全部失地。
雖然樂毅最終沒能徹底滅掉齊國,但他率領五國聯軍連下七十餘城的壯舉,成為了中國軍事史上的經典戰例。後世說起樂毅,無不稱讚他的軍事才能和謀略智慧。而他與燕昭王之間君臣相得的故事,也成了一段佳話,被人們傳頌千年。每當人們提起這段曆史,都會為樂毅的壯誌未酬而感到惋惜,也為那個波瀾壯闊的戰國時代而心潮澎湃。
喜歡嘻哈史詩看古今請大家收藏:()嘻哈史詩看古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