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權門孽影:範雎父子的覆滅之路

字數:1784   加入書籤

A+A-


    鹹陽宮的青銅燭台上,燭火搖曳不定,映得秦惠文王的臉色陰晴不定。他將手中的密報狠狠摔在地上,怒吼聲響徹大殿:"範雎!你可知罪?"此時,這位曾叱吒風雲的秦國名相,正跪在冰冷的地磚上,冷汗浸透了後背。誰能想到,讓秦國走向強盛的功臣,竟因一段不為人知的家庭醜聞,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戰國時期,魏國人範雎懷揣著治國安邦的抱負,曆經坎坷來到秦國。初見秦昭襄王時,他站在巍峨的宮殿前,目光如炬:"大王,秦國坐擁天險,士卒百萬,卻遲遲不能稱霸天下,隻因穰侯專權,大王未能盡掌國政!"這番直言不諱的諫言,讓秦昭襄王大為震動,當即拜範雎為客卿。
    此後數年,範雎提出"遠交近攻"的戰略,主張先穩住齊國、楚國,集中力量蠶食韓、魏、趙。他協助秦昭襄王廢除太後幹政,驅逐穰侯等權貴,將大權牢牢攥在國君手中。在他的謀劃下,秦國接連攻克魏國、韓國多座城池,國力蒸蒸日上。
    朝堂之上,範雎永遠是那個從容鎮定的相國。他製定律法,整頓吏治,提拔賢能,還親自訓練新軍。秦國人都說,有範雎在,秦國稱霸指日可待。然而,這位鐵血宰相回到家中,卻對獨子範鞅束手無策。
    範鞅自幼在父親的光環下長大,看著父親在朝堂上呼風喚雨,心裏漸漸生出扭曲的欲望。他仗著"相國之子"的身份,在封地肆意妄為。百姓們怨聲載道:"範公子又加稅了!十成糧食要交七成!"
    有人將此事告到範雎麵前,這位鐵麵無私的相國卻歎了口氣:"鞅兒年紀小,不懂事,我會管教。"可範鞅非但不知收斂,反而變本加厲。他公然在市集上強搶民女,收受商人賄賂,甚至將朝廷用來救災的糧食倒賣牟利。
    更過分的是,範鞅竟暗中與趙國使者來往密切。他在密室中與趙使把酒言歡:"隻要你們助我上位,秦國的軍機情報,我都能搞到!"他幻想著取代父親的位置,成為秦國新的掌權者。
    長平之戰,秦國大勝,趙國四十萬降卒被白起坑殺。可戰事剛結束,範鞅就慌慌張張跑到父親麵前:"父親!白起功高震主,若不除之,遲早是大患!"原來,白起曾多次當眾斥責範鞅的惡行,兩人早已結下仇怨。
    範雎望著兒子急切的眼神,內心掙紮不已。一邊是國家棟梁白起,一邊是唯一的兒子。最終,他咬著牙向秦昭襄王進讒言:"白起居功自傲,拒不執行王命......"不久後,一代名將白起被逼自刎。
    消息傳出,舉國震驚。將士們悲憤交加,百姓們痛心疾首。而範雎卻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早已被秦昭襄王看在眼裏。
    秦昭襄王駕崩後,秦惠文王繼位。新君登基,第一件事就是徹查範雎父子的罪行。當禦史大夫將厚厚的罪狀擺在範雎麵前時,這位昔日的相國終於崩潰了。
    "範雎,你可知白起之死,乃大秦之殤?"秦惠文王拍案而起,"你為保逆子,竟陷國家於不義!"範雎癱倒在地,老淚縱橫:"臣有罪,但求留犬子一命......"
    最終,範雎被罷黜相位,斬首示眾。範鞅則被押解到荒涼的邊境,在風雪中度過餘生。曾經顯赫一時的範氏家族,就此覆滅。
    鹹陽城的百姓們站在刑場外圍觀,有人歎息:"若不是護短縱子,範雎何至於此?"也有人搖頭:"權力麵前,再英明的人也會糊塗。"這場家庭醜聞,不僅斷送了一代名臣的前程,更給秦國政壇帶來巨大震動。它像一麵鏡子,照出人性的弱點,也警示著後人:再輝煌的功績,也抵不過私心的腐蝕;再堅固的權位,也經不起貪婪的蛀蝕。
    喜歡嘻哈史詩看古今請大家收藏:()嘻哈史詩看古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