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諸葛亮與周瑜

字數:3094   加入書籤

A+A-


    建安十三年的赤壁江麵上漂著薄霧,周瑜站在樓船的帥旗底下,錦袍被風卷得像團跳動的火。他指尖叩著雕花木欄,瞅見水寨遠處漂來條小破船,船頭站著個穿青衫的書生,羽扇搖得跟沒事人似的。
    “都督,諸葛亮來了。”副將呂蒙低聲說,手按在劍柄上,“聽說他在新野燒了曹軍十萬糧草,邪乎得很。”
    周瑜沒吭聲,嘴角卻勾起個笑。三天前他給諸葛亮下了戰書,說要比誰先造出十萬支箭。此刻那書生踏過跳板,鞋底子還沾著江泥,見了他隻拱手笑:“周都督,箭造好了。”
    “哦?”周瑜挑眉,跟著他走到船尾。隻見二十條草船一字排開,每條船上的草人都插滿了箭,白花花的像落了層雪。呂蒙數了數,眼珠子都瞪圓了:“乖乖,真有十萬支!”
    諸葛亮撣了撣袖口的露水:“昨兒夜裏起了大霧,借了曹操十萬支箭,都督不介意吧?”
    周瑜看著他雲淡風輕的模樣,心裏跟被貓爪子撓似的。他早聽說諸葛亮厲害,卻沒想過這麽邪門——前幾日讓他造箭,本想難為難為他,誰知人家借場霧就把事辦了。“先生好手段,”他拍了拍諸葛亮的肩膀,“今晚軍中設宴,咱好好喝幾杯。”
    宴席上,周瑜故意把酒杯往諸葛亮麵前推:“先生可知我江東的規矩?喝滿十杯才算敬我。”他想灌醉這書生,套套他的底。哪成想諸葛亮端起酒杯就喝,喝到第五杯時忽然咳嗽起來,羽扇指著窗外:“都督你看,東南風要來了。”
    周瑜心裏一驚。他算準了冬至前後有東南風,可諸葛亮咋知道的?他不動聲色地又敬了杯酒:“先生還懂天象?”
    “略懂,”諸葛亮抹了抹嘴,“就像都督懂火攻一樣。”
    周瑜拿酒杯的手頓了頓。火攻的計策是他苦思冥想半月才定下的,除了孫權,沒人知道。他盯著諸葛亮的眼睛,想看出點破綻,卻隻看見一汪清水,映著自己驚疑的臉。
    “先生若是不嫌棄,”他放下酒杯,“留在江東如何?我保你官至中郎將。”
    諸葛亮笑了,羽扇輕輕搖著:“我家主公還等著我回去煮酒呢。”
    周瑜沒再說話,隻是一杯接一杯地喝酒。他看著諸葛亮起身告辭,青衫消失在月光裏,忽然覺得這書生像團霧,看著近,卻摸不著。
    後來火燒赤壁,諸葛亮站在南岸的山頂上,羽扇揮得跟蝴蝶似的。周瑜在樓船上看得真切,隻見曹軍的連環船瞬間成了火龍,火光映紅了半邊天。他正想下令追擊,卻聽見探馬喊:“都督!劉備的兵占了南郡!”
    周瑜氣得把令旗摔在地上。他算準了火攻,算準了曹軍敗退,卻沒算到諸葛亮會趁機讓趙雲占了南郡。“好你個諸葛亮!”他捂著胸口咳嗽,“玩陰的!”
    後來他去討南郡,諸葛亮三次設伏,氣得他箭傷複發,倒在船上直吐血。呂蒙扶著他,急得直跺腳:“都督,咱跟劉備拚了!”
    周瑜擺了擺手,望著北岸的炊煙:“拚不得。曹操還在北邊盯著呢,咱要是跟劉備鬧掰了,便宜的是別人。”他想起諸葛亮臨走前說的“借荊州”,忽然笑了,血沫子從嘴角滲出來,“諸葛亮啊諸葛亮,你我終究是一路人,都在替別人做嫁衣。”
    建安十五年,周瑜伐蜀時路過巴丘。他站在船頭,看見江灘上有個熟悉的身影——諸葛亮正蹲在地上畫八卦圖,旁邊跟著個背藥簍的姑娘。
    “先生也來巴丘?”周瑜讓船靠岸,走上前打招呼。
    諸葛亮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來看看地形。都督這是要伐蜀?”
    “是啊,”周瑜望著遠處的山,“可惜啊,怕是走不到了。”他的聲音很輕,像風一吹就散。
    諸葛亮沒說話,從懷裏掏出個小瓷瓶:“這是我夫人配的金瘡藥,治箭傷管用。”
    周瑜接過來,觸手冰涼。他想起赤壁之戰時,諸葛亮在大霧裏借箭的從容,想起他三氣自己時的狡黠,忽然覺得那些恩怨都沒啥意思了。“先生可知,”他忽然開口,“我第一次見你,就覺得你像我年輕時的樣子。”
    “哦?”
    “一樣的狂,”周瑜笑了,眼角的皺紋裏滲著血,“覺得自己能算準天下事。可後來才知道,算準了天時地利,算不準人心。”他指了指自己的胸口,“就像這箭傷,以為好了,可一著急就疼。”
    諸葛亮看著他蒼白的臉,忽然想起周瑜在赤壁之戰時的意氣風發,想起他在宴席上敬酒時的眼神。“都督若不嫌棄,”他輕聲說,“我讓雲長來幫你守後路?”
    周瑜搖搖頭,把瓷瓶揣進懷裏:“不必了。先生幫我個忙吧。”
    “你說。”
    “等我死了,”周瑜的聲音越來越低,“告訴孫權,別為我報仇,好好守著江東。也告訴……告訴諸葛亮,”他忽然笑了,“別太較真,人這輩子,贏了天下又如何,還不是得埋在土裏。”
    諸葛亮沒吭聲,隻是點了點頭。江風吹過,周瑜的錦袍獵獵作響,像一麵快要熄滅的旗。他轉身往船上走,背影晃了晃,差點摔倒。諸葛亮想上前扶,卻被他擺手製止了。
    “先生留步,”周瑜頭也不回,“別送了,再送,就該哭了。”
    那天晚上,周瑜死在巴丘的船上。呂蒙在他懷裏發現了那個瓷瓶,瓶底刻著細小的字:“漢丞相諸葛亮贈”。旁邊還有張紙條,是周瑜的筆跡,寫著:“既生瑜,何生亮——其實,生個對手,也挺好。”
    後來諸葛亮北伐時,路過巴丘都會停船。他站在周瑜去世的地方,望著茫茫江水,仿佛還能看見那個穿錦袍的都督,在船頭笑他“書生”。風吹過他的羽扇,像是有人在耳邊說:“諸葛亮,你看,這天下還是咱沒算到的樣子。”
    如今去赤壁古戰場,還能看見江灘上那塊“周郎顧曲”的石碑。
    喜歡嘻哈史詩看古今請大家收藏:()嘻哈史詩看古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