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大腳帝姬:一場榮華一場空

字數:7536   加入書籤

A+A-


    第一章 杭州城來了“帝姬”
    建炎四年的杭州,剛入秋就飄起了冷雨。城門口的守軍裹緊了蓑衣,正低頭搓手取暖,忽然看見遠處泥濘裏走來個女子——一身洗得發白的粗布衣裳,頭發用根破木簪挽著, 腳踩在泥水裏,腳趾縫裏還嵌著草屑,可那張臉卻生得極白,眉眼間帶著股說不出的貴氣。
    “站住!”守軍舉起長槍攔住她,“進城幹什麽的?可有路引?”
    女子抬起頭,聲音有些沙啞卻不卑不亢“我要見當今聖上,我是徽宗皇帝的女兒,柔福帝姬。”
    這話一出口,守軍手裏的長槍“哐當”掉在泥水裏。周圍的百姓也圍了過來,七嘴八舌地議論——靖康之亂後,徽宗、欽宗二帝被金人擄走,皇子公主們生死不明,這女子怎麽會突然冒出來說自己是帝姬?
    守軍不敢怠慢,趕緊派人去府衙報信。沒過多久,知府就帶著人匆匆趕來,見那女子雖然狼狽,卻氣度不凡,趕緊讓人找了輛馬車,把她送到了皇宮外的驛館,又連夜進宮向宋高宗稟報。
    宋高宗趙構正在書房批閱奏折,聽說有個女子自稱是柔福帝姬,手裏的朱筆“啪”地掉在紙上,墨汁暈開一大片。他愣了半晌,才聲音發顫地說“快……快讓老宮女去驛館查驗,一定要仔細!”
    這老宮女是從汴京宮裏跟著逃出來的,伺候過徽宗的後妃,也見過柔福帝姬小時候的樣子。她提著個食盒,裏麵裝著宮裏的點心,剛進驛館,就看見那女子正坐在窗邊,望著外麵的雨發呆。
    “姑娘,”老宮女把食盒放在桌上,試探著問,“你還記得當年在延福宮,娘娘給你梳雙環髻,不小心扯斷你頭發的事嗎?”
    女子轉過頭,眼裏泛起水光“怎麽不記得?那天我還哭了,父皇還特意賞了我一串東珠項鏈,說別跟娘娘置氣。”
    老宮女心裏咯噔一下,這事兒除了宮裏親近的人,外人根本不知道。她又問“那你還記得陛下小時候的乳名嗎?當年你們在禦花園玩捉迷藏,你總喊他的乳名逗他。”
    “當然記得,”女子笑了笑,聲音放輕,“父皇叫他‘構兒’,隻有我們這些兄弟姐妹,才敢這麽喊他。”
    老宮女越問心裏越驚,宮裏的舊事,女子句句都答得絲毫不差,連一些細節都記得清清楚楚。可當她的目光落在女子的腳上時,眉頭卻皺了起來——那是一雙大腳,腳趾因為長期走路磨得粗糙,跟她記憶裏柔福帝姬那雙裹得小巧玲瓏的三寸金蓮,差得太遠了。
    “姑娘,”老宮女指著她的腳,疑惑地問,“帝姬當年的腳可是宮裏出了名的小,你的腳怎麽……”
    女子低下頭,看著自己的腳,眼圈一下子紅了。她抬起頭時,聲音帶著哭腔“金人把我們擄走後,像趕牛羊一樣趕我們北上。一路上光腳走,冰天雪地的,腳凍裂了好幾次,哪裏還能保持從前的樣子?能活著逃到這裏,已經是萬幸了。”
    老宮女聽著,鼻子也有些發酸。她把女子的話原原本本地稟報給宋高宗,趙構坐在龍椅上,手指緊緊攥著龍椅的扶手,指節都泛了白。他想起靖康之亂時,金人燒殺搶掠,皇室宗親被擄走的慘狀,心裏一陣難受——姐姐在金國受了這麽多苦,自己怎麽還能因為一雙腳懷疑她?
    當天下午,宋高宗就下了旨,不再盤查,認定這女子就是柔福帝姬。他還讓人給女子送去了華麗的宮裝,又在宮裏設宴,親自迎接“姐姐”回宮。
    第二章 一朝冊封福國公主
    宮宴上,宋高宗看著穿著宮裝的女子,越看越覺得像記憶裏的柔福帝姬。他端起酒杯,眼圈泛紅“姐姐,這些年你在金國受苦了,都是朕沒用,沒能早點把你接回來。”
    女子趕緊起身行禮,眼淚掉在酒杯裏“陛下言重了。能再見到陛下,能回到大宋,臣妾就已經很滿足了。”
    滿朝文武也紛紛上前敬酒,恭喜陛下找回帝姬。隻有幾個老臣,看著女子的大腳,心裏有些犯嘀咕,卻沒人敢說出口——畢竟陛下都認了,他們再質疑,豈不是掃陛下的興?
    沒過幾天,宋高宗就下旨,冊封女子為福國長公主,還賞賜了一萬八千緡錢作為嫁妝,要為她挑選一個好夫婿。宮裏的太監宮女們也都圍著女子轉,一口一個“公主殿下”地叫著,把她伺候得無微不至。
    女子住進了專門為她準備的公主府,府裏的家具擺件都是按宮裏的規格置辦的,連吃飯用的碗筷都是銀質的。以前她在鄉下,連頓飽飯都吃不上,現在卻頓頓山珍海味,還有人專門給她捶背揉肩,這樣的日子,她以前連想都不敢想。
    負責為公主挑選夫婿的大臣,選了好幾個人選,最後宋高宗選定了永州防禦使高世榮。高世榮年輕有為,長得也一表人才,接到聖旨時,還特意去公主府拜見了女子。
    兩人見麵那天,女子穿著一身粉色的宮裝,坐在廳裏。高世榮一進門,就看見她眉眼間的貴氣,趕緊行禮“末將高世榮,見過公主殿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女子笑著讓他起身,還親手給他倒了杯茶“高將軍不必多禮,以後我們就是一家人了。”
    高世榮看著她溫柔的樣子,心裏也很滿意——能娶到公主,不僅是他的榮幸,對他以後的官路也大有好處。
    婚禮定在一個月後,辦得格外隆重。杭州城裏的百姓都擠在路邊看熱鬧,看著公主的花轎從皇宮裏抬出來,後麵跟著長長的嫁妝隊伍,箱子裏的金銀珠寶閃得人眼睛都花了。
    婚後,高世榮對女子十分恭敬,家裏的大小事都聽她的。女子也漸漸適應了公主的身份,每天穿著華麗的衣裳,和宮裏的嬪妃們一起賞花、聽戲,偶爾還會跟宋高宗提起在金國的“遭遇”,每次都能引得宋高宗唏噓不已,賞賜也源源不斷。
    有次,女子說在金國時,經常想念宮裏的杏仁茶,宋高宗立刻讓人把宮裏的禦廚派到公主府,專門給她做杏仁茶。還有一次,她說冬天在金國凍壞了膝蓋,宋高宗又賞賜了好幾匹最好的貂皮,讓她做衣裳保暖。
    短短幾年,女子從一個一無所有的鄉下女巫,變成了錦衣玉食的福國長公主,身邊的人都羨慕她運氣好,隻有她自己知道,每晚睡覺前,她都會摸一摸自己的大腳,心裏總有種不踏實的感覺——這榮華富貴,就像偷來的一樣,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會沒了。
    第三章 韋太後歸來揭真相
    紹興十二年的冬天,杭州城迎來了一個天大的好消息——被金人擄走多年的顯仁太後韋氏,終於被釋放,要回大宋了!
    宋高宗高興得好幾天沒睡好,親自帶著滿朝文武去城外的碼頭迎接。當韋太後乘坐的船靠岸時,趙構快步衝上去,跪在地上抱著韋太後的腿,哭得像個孩子“母後,您可算回來了!朕好想您!”
    韋太後也哭了,拍著趙構的背“構兒,母後也想你,能再見到你,真好。”
    回宮後,宋高宗在後宮設宴,隻有他和韋太後兩個人。宮女們都退了出去,殿裏隻剩下母子倆。韋太後喝了口茶,忽然想起什麽,問“構兒,我聽說你找回了柔福,她現在怎麽樣了?”
    宋高宗一愣,隨即笑道“母後您還不知道啊?柔福姐姐幾年前就找回來了,朕已經冊封她為福國長公主,還為她選了夫婿,現在過得很好。”
    韋太後的臉色一下子變了,手裏的茶杯“哐當”掉在地上,摔得粉碎。她抓住趙構的手,聲音發顫“構兒,你說什麽?柔福……柔福早就死在金國的沙漠裏了!當年我還親眼看見她的屍體被埋了,怎麽會有人回來當公主?”
    趙構臉上的笑容瞬間僵住,他看著韋太後,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母後,您……您說的是真的?柔福姐姐她……她真的死了?”
    “千真萬確!”韋太後點點頭,眼淚掉了下來,“當年我們被擄到五國城,柔福因為受不了折磨,生了場大病,沒幾天就死了。金人隻給了塊破席子,我們把她埋在沙漠裏,連塊墓碑都沒有。現在這個公主,肯定是假的!”
    趙構坐在椅子上,隻覺得天旋地轉。他想起這些年對“柔福”的寵愛,想起賞賜給她的金銀珠寶,想起滿朝文武對她的恭敬,原來這一切都是假的!他竟然被一個騙子戲耍了這麽多年!
    “來人!”趙構猛地一拍桌子,聲音氣得發抖,“把福國長公主和高世榮都抓起來,關進大牢!朕要親自審訊!”
    侍衛們不敢怠慢,立刻去公主府抓人。此時的女子正在府裏賞雪,手裏捧著暖爐,身邊圍著丫鬟伺候。當侍衛們衝進來,把鐵鏈套在她脖子上時,她手裏的暖爐“啪”地掉在地上,炭火撒了一地。
    “你們幹什麽?!”女子尖叫著,“我是公主!你們敢抓我?陛下知道了不會饒了你們的!”
    侍衛們根本不理她,強行把她和高世榮一起押進了大牢。高世榮直到被關進牢裏,還一臉懵“到底怎麽回事?為什麽要抓我們?”
    女子靠在牢牆上,臉色慘白。她知道,韋太後回來了,她的謊言再也瞞不住了。
    第四章 酷刑之下招實情
    第二天,宋高宗親自來到大理寺審訊。他坐在高台上,看著被押上來的女子,眼神裏滿是怒火“你這個騙子!竟敢冒充朕的姐姐,戲耍朕這麽多年!快說,你到底是誰?為什麽要這麽做?”
    女子跪在地上,頭埋得低低的,不肯說話。趙構氣得發抖,對旁邊的獄卒說“給朕用刑!看她說不說!”
    獄卒們立刻上前,把女子按在地上,拿起鞭子就抽。鞭子抽在身上,發出“啪”的脆響,鮮血很快就滲了出來,染紅了她的囚服。女子疼得慘叫起來,眼淚和汗水混在一起,順著臉頰往下流。
    “我說!我我說!”沒過多久,女子就受不了了,大聲喊著,“別打了!我都說!”
    趙構擺了擺手,讓獄卒停下。女子趴在地上,喘著粗氣,慢慢說出了實情。
    她本名叫李翠兒,是蜀地一個鄉下女巫,平時靠給人跳大神、算卦為生。靖康之亂後,她流落到北方,在一個破廟裏遇到了一個宮女。那宮女是從汴京宮裏逃出來的,見李翠兒長得像柔福帝姬,就動了歪心思。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她說……她說我要是冒充柔福帝姬,回到大宋,就能享盡榮華富貴。”李翠兒斷斷續續地說,“她還跟我說了很多宮裏的事,說柔福帝姬小時候的樣子,說陛下的乳名,說延福宮的舊事……她還說,隻要我答得上來這些,沒人會懷疑我。”
    “那你的腳呢?”趙構又問,“柔福是小腳,你為什麽是大腳?”
    “那宮女說,就說在金國光腳走路,把腳磨大了。”李翠兒哭著說,“我當時走投無路,就信了她的話,一路乞討來到杭州,沒想到……沒想到真的蒙混過關了。”
    趙構聽著,氣得差點從椅子上站起來。他沒想到,自己竟然被一個鄉下女巫和一個逃宮宮女騙得團團轉!他看著李翠兒,聲音冷得像冰“你可知罪?這些年,朕賞賜給你的金銀珠寶,加起來有四十七萬九千緡錢!你用這些髒錢,過了這麽多年的好日子,現在還敢狡辯?”
    李翠兒趴在地上,不停地磕頭“陛下饒命!臣妾知道錯了!求陛下看在臣妾這些年沒有做過壞事的份上,饒臣妾一命吧!”
    一旁的高世榮聽到這裏,才明白過來。他跪在地上,大聲說“陛下!臣也是被騙的!臣根本不知道她是假的!求陛下明察!”
    趙構看了高世榮一眼,心裏的怒火消了些。他知道,高世榮也是受害者,罪不在他。他對侍衛說“把高世榮放了,貶為庶民,永遠不許為官。”
    高世榮謝過恩,被侍衛帶了出去。他走出大理寺,回頭看了一眼關押李翠兒的牢房,心裏又氣又悔——好好的前程,都被這個騙子毀了。
    而李翠兒,不管她怎麽求饒,趙構都沒有心軟。他下旨,將李翠兒斬首示眾,讓所有人都知道,冒充皇室宗親的下場。
    第五章 斬首示眾一場空
    斬首的那天,杭州城的百姓都擠在刑場周圍,想看看這個敢冒充公主的騙子到底長什麽樣。李翠兒被押上刑場時,頭發散亂,身上的囚服沾滿了血汙,早已沒了往日公主的貴氣。
    她跪在地上,看著周圍百姓憤怒的眼神,聽著他們的唾罵聲,心裏充滿了悔恨。她想起自己小時候在鄉下,吃不飽穿不暖,最大的願望就是能有一頓飽飯;想起剛到杭州時,冒充公主成功,第一次穿上華麗的宮裝,心裏的激動;想起這些年享過的榮華富貴,用過的金銀珠寶……可現在,這一切都成了泡影。
    監斬官拿著聖旨,大聲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女巫李翠兒,膽大包天,冒充柔福帝姬,戲耍朝廷,騙取榮華,罪大惡極。今判斬首示眾,以儆效尤!欽此!”
    讀完聖旨,監斬官扔下令牌“斬!”
    劊子手舉起大刀,寒光一閃。李翠兒閉上眼睛,最後歎了口氣——如果當初沒有聽信那個宮女的話,如果當初沒有貪圖榮華富貴,她現在或許還在鄉下,過著雖然清貧卻安穩的日子。可現在,說什麽都晚了。
    大刀落下,鮮血濺了一地。百姓們爆發出一陣歡呼,紛紛說“殺得好!竟敢冒充公主,就該有這樣的下場!”
    李翠兒死後,宋高宗讓人查抄了公主府,把她這些年騙取的金銀珠寶全部沒收,充入國庫。那些曾經圍著她轉的太監宮女,也都被發配到了偏遠的地方。
    高世榮被貶為庶民後,帶著家人離開了杭州,回到了老家。他靠種地為生,再也不提自己曾經是駙馬的事。有時候,他會坐在田埂上,看著遠處的天空,想起那段荒唐的日子,心裏滿是悔恨。
    韋太後自從回來後,每次提起柔福帝姬,都會掉眼淚。她還讓人在宮裏設了個靈位,紀念真正的柔福帝姬。趙構也時常去靈位前祭拜,每次都會想起自己被欺騙的經曆,心裏又氣又愧。
    很多年後,杭州城裏還流傳著這個故事。百姓們會告誡自己的孩子“不要貪圖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就像那個假公主一樣,就算得到了榮華富貴,最後也會失去,甚至連命都保不住。”
    而那四十七萬九千緡錢,也成了百姓們口中的笑談。有人說,那些錢沾滿了謊言和罪惡,就算再多,也換不來真正的富貴;有人說,李翠兒要是知道會有這樣的下場,肯定不會選擇冒充公主。
    就像杭州城的西湖水,不管過了多少年,都會記得那個曾經靠謊言騙取榮華,最後卻落得斬首示眾的假公主。她的故事,也像一麵鏡子,提醒著後人——假的終究是假的,靠欺騙得來的榮華,終究是一場空。
    喜歡嘻哈史詩看古今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嘻哈史詩看古今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