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字數:7224 加入書籤
第93章 第九十三章
南韶一座宏偉的宮殿裏,一位身著華服的老婦坐在床邊輕輕的抽泣著。
床榻正前方站著一個約摸三十四五的年紀,穿著一身袈裟的中年人,手中的念珠正隨著手指的滑動而滾動著,星眉劍目,眼中一副淡然之色。
“求你,求你救救庭兒。畢竟……”
老婦話說了一半,卻又把後麵的話給咽了回去。
“畢竟什麽?”這人手中的念珠頓了頓,看著躺在床上的軒轅庭,眼中露出了一絲嘲諷之色。
“畢竟……畢竟……他跟你有一半的血親。現在,也就隻有你能救他了,隻要能救他,就算是讓我去死,我也心甘情願。”
聽了這話,中年人嗬嗬輕笑了兩聲,眼中得嘲諷之色更重了。
這中年人,就是南韶的皇帝,那個出家不理朝政的帝王,一心醉心於吃齋念佛的皇帝,軒轅慧。皇宮裏的人,平日裏隻知太後和太子,根本沒把這個皇帝當回事。畢竟皇宮禁地,權利至上,一個無權無勢的人,哪怕他掛著皇帝的名頭,也不過是隻紙老虎罷了。
但此時的情形要是讓外人看到,估計會被驚得眼珠子都掉到地上。誰會想到,印象裏如同擺設一般的人,今日竟然站在這裏,麵對權傾朝野的太後哀求,依舊無動於衷。拋開權勢不說,可太後畢竟是他生母,麵對自己母前得祈求,這個做兒子的,不僅沒有答應,而且還表現出了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而且要讓他救的人,還是他唯一的兒子。萬事以孝為先,這人難道就沒一點孝心麽?
“為了隱瞞當年的事情,宮中近一半的人都被你絞殺了,今日他這般,也算是因果報應。我是可以救他不假,但如若我出手,那這因果也必然會加注到我的身上。”
軒轅慧修習佛法,自然是對這因果之事十分看重,更何況他對當年的事情也是有一些怨念的。因為與他從小玩到大的青梅竹馬,雖然他無意於男女之情,隻是把她當自己妹妹,卻在那個事件中逝去了。
“萬般因果,我一人承擔,隻要你願意救庭兒,求求你了!”
“當年芷晴是不是也這樣哀求過你,求你饒她一命。”軒轅慧的語氣很平淡,但卻可以感受到他內心的怒火。對於當年的事情,他也是十分自責,要不是當年自己剛好沒在宮裏,或許她就可以活下來。
“當年的事情,我不後悔,如果在讓我選擇一次,我也會那麽做。今日之後,我自會了斷,隻求你救救他,畢竟他是無辜的,是你的弟弟。”老婦緩緩站起了身,當年的事情她不後悔,可說到後麵,她的聲音就弱了下去。
身為母親的她,為了護住自己的孩子,她自認為自己沒有錯。先帝與她十五歲成婚,十六歲就有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那自然是萬般疼愛。但卻發現自己的孩子,似乎不願意與自己有過多親近的行為,加上自己的丈夫走的早。她不得以一個女子的身份,支撐起搖搖欲墜的南韶皇室。
但漸漸的,她卻迷戀上了這萬人之上的感覺,哪怕自己的兒子已經成年。其實這也不能全怪她,因為自己的孩子無心於權勢,哪怕掛了個皇帝的名頭,但依舊日日沉迷佛法悟道。作為一個女帝,有時候她也覺得自己很累,也需要一個情感發泄的地方。所以就和朝中的戶部侍郎,未進宮之前就有些曖昧的竹馬舊情複燃,一來二去就有了身孕。
她不想打掉這個孩子,因為這對她來說是真正愛情的結晶,也是她以後所有感情的寄托,等她老去的時候,她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都是要有人繼承下去的,所以這個孩子被留了下來。但先帝已去,這孩子若是生下,那天下的人就會知道這孩子的來曆,同時她這垂簾聽政的女帝就會被人用這理由,從那位子上拉下來。
為了讓自己的第二個孩子有一個名正言順的身份,她隻能狠下心,當孩子順利誕下的時候,讓自己最忠心的手下,將所有知情的人,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但這事情跟軒轅慧從小玩到大的玩伴芷晴是不知情的,但奈何她是做這孩子的“生母”最合適的人選。為了避免節外生枝,孩子在生下來的時候,隻有十七的芷晴,正是如花一般盛開的年齡,被無辜卷進了這風波之中,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等軒轅慧聞訊從相國寺趕回的時候,一切已經成了定局。對外孩子是皇孫,孩子的生母晴皇後難產而死,糾其責,是那些宮女太醫照顧不周,太後一怒之下,砍了那些人的人頭。
但軒轅慧不是傻子,自己和芷晴什麽關係他是清楚的,兩人也跟本沒圓房,怎麽會有子嗣。說到底,芷晴也不過是一個被世俗道德綁架的可憐女子而已,再過幾年,他是打算將她偷偷送出宮,過自己日子的。所以這一世,軒轅慧自己唯一對不起的就是這個女子。現在這個害死她的罪魁禍首,求他救軒轅庭,他自然是萬般不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求你一定要救他。”老婦給自己倒了一杯毒酒,仰頭一飲而盡。
軒轅慧自然也知道這是毒酒,在他沒到的時候,自己的母親,南韶的太後,軒轅庭的生母,早就想到了會有這麽一天。知子莫若母,她知道軒轅慧的心性,他對當年的事情是有怨念的,如果不是自己是她的母親,估計她早就被軒轅慧在那個時候就殺掉了。也正是因為如此,她再次有求於軒轅慧的時候,母親的身份已經不可再用,那就隻能以自己的性命進行交換。
軒轅慧靜靜的看著,他內心還是有些波瀾的,但卻沒有做出任何舉動,隻是這麽看著,看著自己的母親就這麽毒發身亡。
“芷晴,你可以瞑目了。”
軒轅慧口中輕輕吐出了幾個字,而後看向了此時正氣若遊絲,命懸一線的軒轅庭。按理說,自己的這個弟弟,也是無辜的,畢竟當年他出生的時候還是個什麽都不懂的孩子,但他就是覺得心裏不舒服,所以才會一直在相國寺,從未回宮,也從未與這個名義上是他兒子,實則是他弟弟的人說過一句話,更是隻見過兩次麵。也還都是軒轅庭去看他,也僅僅是在相國寺的門口,叩了幾個頭而已。
軒轅慧收起了佛珠,伸出一隻手,調動自己體內的靈氣,探查了一下軒轅庭的身體情況。知道這世上確實是能救他的人應該沒幾個,因為軒轅庭胸前的肋骨幾乎已經全部斷裂,內髒也有多處破裂,體內淤血積於腹腔之中,壓迫著心髒和肺髒。這樣的傷勢,以現在的醫學技術是無法醫治的。要不是他是修行者,也根本救不了。
半個時辰之後,軒轅慧開門離開了太子寢宮,外麵一直戒嚴的官兵看見他出來時,齊齊跪下,呼了一聲陛下萬歲。但軒轅慧根本沒有多停下來看一眼,直接踏著虛空遠去,根本沒理會這些人。
等了一會兒,跪在最前的南韶丞相溫有道最先起身,十分著急的衝了進去。看到倒在床邊的太後,心中悲痛,但又發現躺在床上的軒轅庭,平穩有力的呼吸,心中又有了些安慰。他是當年事件所剩不多的知情者,也是事件的參與者,所以太後一早就和他商量製定了這麽一個計劃。但他不知道的是,他們製定的計劃,那原本是一個假死的毒酒,卻真正的害死了太後。
其實在太後,自己的生母喝下毒酒之後,軒轅慧還有一絲不忍的,但很快他就發現了,這根本不是什麽毒酒,隻是一個假死藥而已,等到藥力失效,人就會從假死的狀態中恢複過來。身為修行者的他,覺得自己被愚弄了,自己的母親不僅沒有一絲悔過,而且還用這種方法騙他。所以他出手,親手了解了這狠毒的婦人的生命,但從外表上看,隻是服毒自盡了而已。
“回丞相,太後已經薨逝,但太子的傷勢已經無礙。”
一位頭發胡子花白的老太醫,分別給太後和太子把過脈以後,躬身行禮。
“太後隻是累了,你們把太後抬回寢宮,好生照料。”溫有道並不知道太後已經真的死去,還以為這是假死藥的作用。
“丞相,太後是真的已經薨逝了。”看著宮女太監把太後抬了回去,老太醫悄悄把丞相拉到一邊無人處,又提醒了一次。他不知道為何丞相會如此篤定,但他給太後把過脈,已經再無生機。
“你確定?”溫有道有些慌了,但還是覺得是藥物的作用。
“太後已經沒有了脈象,剛剛我也用了禦羽試過鼻息,太後已經沒有了氣息。”老太醫沒有參與太後和溫有道的計劃,自然不理解為何丞相會認為自己的診斷是錯的。
“這不可能。”溫有道此時是真的慌了,也知道了剛剛自己看到太後躺在一邊,自己的心會有那悲痛的感覺了。但直到現在,他還是不敢相信,太後就這麽去了。
藥是他找的,而且也找人試了又試,從未出過問題。他也是清楚假死藥的情況的,人服下之後會進入深度的昏迷狀態,並不是真正的死去,所以過一段時間脈搏還是會跳動幾下的,還有呼吸隻是會變得十分微弱,用鵝毛還是能試出的。但剛剛太醫說自己已經用鵝毛試過了,所以才會得出太後已經薨逝的結論,所以他慌了。
看了一眼依舊在床上躺著的軒轅庭,吩咐下麵的人好生照料,又讓禁衛裏三層外三層的把太子寢宮保護了起來,就匆匆忙忙往太後寢宮趕去。
他遣散了太後宮裏的所有侍從,又自己把手搭在太後手上,發現太後的手已經冰涼,而且手臂也開始發僵。不死心的他又從懷裏倒出一粒黃色的藥丸,化在了杯子裏,給太後灌了下去。又坐了一會兒,他小心翼翼的取過旁邊的鵝毛,放到了太後鼻子旁。
“九兒~~~”溫有道輕輕呼喚著,希望把這沉睡的人喚醒,但不管他怎麽做,太後都沒有任何反應,鼻間也沒有了任何氣息。
年輕的時候,兩人就青梅竹馬,二人也互有情誼。如果不是九兒被選上進了宮,他們就互相廝守在一起了。所以溫有道對太後的情感不是君與臣的關係,而是情人,甚至是夫妻之間的關係。兩人深愛著對方,不然也不會在出了那樣的事情之後,太後也一定要把南宮庭給生下來,哪怕這要犧牲很多無辜人的生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計劃假死的時候,其實他們也做過最壞的打算,但溫有道一直覺得這不可能會被人發現,一直不想做最壞的打算。可千算萬算,他最不願意發生的情況還是發生了。其實他也早該想到,南宮慧是何等強大的修行者,想要騙過他,那是何等困難的事情,他能救南宮庭,還沒把當年事情的真相說出去,其實已經給了太後,他的生母很大的麵子了。
“來人!給太後更衣,太後因為擔心皇孫傷勢,幾天幾夜沒有休息,在看到皇孫無礙後,勞累過度,病倒不治。”
溫有道內心痛苦不已,但此時的形勢由不得他有過多的情感,雖然自己心愛的人已經逝去,但他們的孩子已經救了回來。就算不是為了自己,也要為自己孩子著想。其實太後這麽死去,其實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他也知道南宮慧對他們有怨念,說不定哪天,那個強大的修行者就會因為當年的事情,在宮裏大開殺戒。這樣死去,應該也多少消除了他的怨念,以後應該不會再找自己的兒子,南宮庭的麻煩。
這一天,南韶宮中敲響了喪鍾,很多不知情的人以為是太子的喪鍾,但打聽之後才知道是太後的喪鍾。所以一時間,有人歡喜有人愁。歡喜的人自然是自始至終一直站在太子身邊的人,愁的人則是之前站出來反對太子做事的人。但不管是什麽人,其實心中也還是有些擔憂。他們怕太後薨逝之後,就會輪到太子軒轅庭。如果這兩棵大樹都倒掉,那麽南韶皇室和朝中,就隻剩下一個可以做主和說話的人,那就是從未理過朝政的掛名皇帝。
當今朝上,不管是太後一黨,還是太子一黨,都不是皇帝的人。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從始至終,太後和太子一直是同一條船上的人,不管他們站太後身後,還是站太子身後,其實都是一個陣營的人。雖然他們不知道這些,但他們確實現在應該擔心,因為若是軒轅慧回宮重掌南韶,估計他們的日子都不會好過。
七天之後,太子軒轅庭披麻戴孝,送太後靈棺下葬,但身為人子的南宮慧在那日之後就再也沒出現過,哪怕是太後下葬,也依舊沒有出現。
受了那麽重的傷,幾乎南韶上下都覺得太子軒轅庭救不回來了,現在才過了七天,竟然就能下床走動,送太後出殯了,這簡直可以說是醫學奇跡了。尤其是南韶太醫們,更是不敢相信,他們不知道那天軒轅慧做了什麽,但太子的傷勢就是那麽神奇的好了。可即便是好奇,覺得奇怪,他們也不敢多問多說一句。
太子幾乎已經半隻腳跨進了墳墓,卻奇跡般的康複了,太後原本精氣神都非常好,但卻在那天突然病倒薨逝了。這要說裏麵沒有貓膩,那是不可能的,但為何太醫們沒人敢議論此事,那是因為真的不敢。因為十幾年前,也同樣發生了一件怪事,莫名其妙的就死了一批人,尤其是太醫院裏的人,更是死的沒剩幾個。
所以應該最先發現問題的他們絕口不言,那其他人也自然不會多問,這事雖然疑點重重,但所有人心照不宣,就這麽給代了過去,想必以後也不會有人多說一句。畢竟這偌大的皇宮,誰沒有點見不得人的秘密,特別是皇室的秘密,知道了可能小命就不保了。
又過了半個月,相國寺傳出一道聖旨,當今南韶皇帝,不喜朝政,正式傳位給太子軒轅庭。
軒轅庭登基之後,奉南宮慧為太上皇。但這對南韶來說,隻是個小插曲。正式成為皇帝的軒轅庭,終於可以大展拳腳,沒有了太後的約束,年少有為的他,開始展現出了自己的野心。雖然說他之前野心也不小,但現在他圖的不僅是其他國家的一州一郡之地,而是整個天下。
所以南韶太後薨逝,並沒有讓南韶子民們悲痛太久,因為新登基的皇帝頒布了一係列新的法律,南韶進入緊張忙碌的軍需備戰狀態。南韶所有年滿十二的男子,沒有官爵的,全部都要參軍,每年稅收再加三成,所有鐵器回收煉製兵器,平民日常所需用具,全部用木具替代。
於此同時,南韶大軍北上囤積於鮮花草原,矛頭直指北梁。
獨孤傲其實早就猜到了南韶會趁他們北梁政局不穩的時候發難,但卻沒想到南韶的動作會這麽快,應該說他沒想到軒轅庭的傷勢好得那麽快,因為不久前,他還聽說軒轅庭就吊著一口氣了。
上京朝堂之上,李自行歪著頭,一手杵在龍椅的扶手上,另一隻手輕輕敲擊著龍案,案上放著南韶和北梁的國書。內容都大差不差,但南韶卻比北梁要有更多的“誠意”。假如上京願意在他們兩國交戰期間,不出手幹涉,那麽南韶願意此時就奉上一千萬銀兩的誠意。
堂下的大臣們在看了這條件以後,分成了兩個陣營吵了起來。一方覺得應該收下這一千萬兩,讓南韶和北梁他們打他們的。另一方則認為,不收然後當他們打差不多了以後就出兵,一舉拿下南韶和北梁,從此一統天下。
喜歡彼岸生花請大家收藏:()彼岸生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