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6章 詞中之龍——辛棄疾

字數:4904   加入書籤

A+A-


    天幕下。
    南宋後的人們笑著搖了搖頭。
    辛棄疾啊~
    該他狂!
    而在南宋之前,許多人眼中則是帶著些許的思索。
    如果他們沒記錯的話,之前天幕放宋朝那段曆史的時候,雖然高光都集中在了趙玖、嶽飛的身上。
    但零星幾個畫麵中,似乎也提到了這個叫辛棄疾的人。
    辛棄疾~
    好名字!
    人厲不厲害先不說,狂是真的狂!
    恨古人不見吾狂爾?
    這是一般人能說出來的話?
    【自古文無第一,如果要給曆史上的文人排個名號,不論怎麽排都不能讓所有人都服氣】
    【武將呢倒是好說一點,真要排出個第一出來,項羽可以讓大多數人都心服口服,但也有冉閔、劉裕這樣的猛人似乎也並沒有差多少,畢竟不在一個時代,沒有打過,也不能服所有人】
    【然後要是將兩者結合起來,那麽辛棄疾則是毫無疑問板上釘釘的第一】
    【他是文人裏麵最能打的,武將裏麵最能寫的】
    【人稱詞中之龍的辛棄疾!】
    “謔!”
    天幕前,許多文人頗有些不太服氣的挑了挑眉。
    這話評價的有點太高了吧!
    “詞中之龍!”
    “有點意思!”
    李清照秀眉微挑,她雖然是一介女流之輩,但在詞之一道卻自視甚高。
    就連那柳永、蘇軾、歐陽修也都被她批評過。
    她倒想看看這辛棄疾是不是能擔的起詞中之龍這樣的評價。
    唐朝許多詩人們眼中閃過些許的思索。
    這宋朝看起來倒是不怎麽寫詩了,反而是在詞這一道花了大功夫去研究。
    【自古文人相輕,但跟辛棄疾同時代的文人,對於辛棄疾卻是讚口不已】
    【如朱熹就誇辛棄疾是一代帥才,大詩人陸遊說辛棄疾之才可比管仲蕭何~】
    【管仲蕭何在曆史中的評價大家也都了解,這誇讚幾乎就已經是頂天了】
    【而辛棄疾的狂,從他爺爺那裏就開始了!】
    天幕上畫麵一轉。
    將辛棄疾小時候的畫麵呈現了出來。
    那虎頭虎腦的樣子讓無數人笑的不行,說的那麽狂,現在不也還是一個小崽子?
    要是現在能進到天幕裏麵就好了。
    他們非要讓這小破孩知道什麽叫做尊敬先人!
    “你可知我為何給你取名為棄疾?”
    辛棄疾的爺爺辛讚摸了摸孫兒的頭,臉色雖嚴肅,但眼裏麵卻帶著深深的期盼。
    辛棄疾搖了搖頭。
    “在那千年前的漢朝,有一位少年英雄名叫霍去病,打的那不可一世的匈奴倉皇北逃,打出了我漢家男兒的威風!”
    “冠軍侯用自己的命去了大漢的病!”
    “爺爺給你取名棄疾,是希望你也能如那霍去病一般棄了我大宋的疾,收複舊土,將金人趕出中原大地,最好也能如那霍去病一般封狼居胥!”
    “啊?我嗎?”彼時小小的辛棄疾眼中大大的疑惑。
    小小的老子現在就要承擔這麽大的責任了嗎?
    辛讚沒管辛棄疾怎麽想,而是自顧自說道。
    “當年匈奴人被趕跑了的時候,還唱歌哩~”
    “他們高唱著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藩息~”
    “這說明了什麽?”
    辛棄疾想了想道:“說明如果不能做到能征善戰,就要學會能歌善舞!”
    “哈哈哈~”辛讚笑著摸了摸辛棄疾的頭,目光北望眼中帶著無法解開的鬱結。
    ......
    漢武帝年間。
    “辛棄疾,真是好名字!”
    霍去病看著天幕讚歎道,這名字能不好嗎,可是對照著他來取的!
    “打匈奴嘛,簡單的很!”
    “封狼居胥也不難的,我看你小子虎頭虎腦的樣子,頗有幾分靈性,以後肯定也能像我一樣。”
    霍去病對著辛棄疾送上了祝福。
    對於辛棄疾他如何能不抱有好感呢?
    如果不是情況不允許,霍去病甚至想將辛棄疾帶在身邊好好教導,帶他見識一下狼居胥山、瀚海是何等的風景。
    劉徹嘴角勾起一抹笑容。
    “要說還得是朕會起名字才是,你看去病這名字取的多好~”
    “去病啊,你可要把身體養好,等以後朕也跟你去狼居胥山走一通!”
    霍去病挺著胸膛笑了笑,“請陛下放心,臣一定會保重身體的。”
    不說別的,霍去病實在是接受不了他過世以後,漢朝會被匈奴打的損兵折將。
    還反了他了!
    必須要養好身體,他要讓匈奴無一人再敢南望!
    【很多時候,越抑製什麽,人們就會越渴望什麽】
    【宋朝重文抑武,所以南宋的文人們有不少就十分渴望建功立業!橫刀立馬!】
    【就比如說陸遊,在他短暫的軍旅生涯中,就去過大散關巡邏過一回,然後就魔怔了,三天兩頭在自己的詩裏麵寫大散關】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一日歲欲暮,揚鞭臨散關~”
    “大散關頭北望秦,自期談笑掃胡塵”
    【如果你見到老陸問他一句你吃了嗎,他說你怎麽知道我當年在大散關駐馬揚鞭】
    陸遊:“......”
    陸遊看著天幕老臉微紅,不是,這不是在說辛棄疾那小子嗎,扯到他身上來幹什麽?
    隨後他有些不確定的看向了自己的兒子。
    “我真的有寫過那麽多大散關嗎?”
    陸遊長子陸子虞點了點頭,“有的有的,起碼有九首!”
    “咳咳,你不懂,當年你老子我在大散關的時候....”
    “又來了...”陸子虞撫額。
    【對於辛棄疾而言,詩詞文章隻是消遣,甚至如果可以他願意用他滿身才華去換一次領兵北伐的機會】
    【躍馬橫槍才是他的人生夢想!】
    【那麽我們來看看為什麽辛棄疾對於金人,對於北伐有如此重的仇恨和信念呢】
    辛棄疾出生在金國統治下的濟南,當時中原各地烽火不斷 。
    朝廷雖然是逃到了杭州臨安,但是被拋棄的中原百姓們卻還在做著各種各樣的反抗。
    他們扛著鋤頭、釘耙、扛著自家打造的粗糙簡陋的武器,身上甚至連一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
    但打的比宋朝的正規軍更加的驍勇!也更加慘烈!
    但這些個義勇軍就像一個個被投入到大海的火把,被點燃又迅速撲滅。
    【金軍圍濮陽,城中無一人投降,城破之後,全城被屠!】
    天幕中鏡頭一轉。
    一座滿目瘡痍四處燃火的城池出現在畫麵之中。
    鏡頭一個飛轉,落在了城門樓之上,隻見刀劈斧鑿赫然寫著濮陽城三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