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8章 看試手,補天裂!

字數:6259   加入書籤

A+A-


    【辛棄疾帶著五十個人,奔襲百裏衝進了金軍大營,好似真的猶如霍去病附體一般,一路猛衝在五萬人的大營中活捉了叛徒張安國】
    【等金兵回過神來的時候,辛棄疾已經帶著兄弟們突圍了!】
    【然後將張安國押到了江南斬首示眾!】
    【這一年的辛棄疾才二十三歲,他的人生正如那高高升起的太陽,才剛剛開始!】
    貞觀年間。
    “好一個辛棄疾!”
    “這等勇氣謀略可為帥矣!”李世民看著辛棄疾一番操作讚歎不已。
    大殿之中一眾名將也是認同的點了點頭。
    這一戰的描述看似簡單,但其中透露出來的東西非常多!
    敢領五十人衝五萬人的大營膽氣驚人!
    而這五十人敢跟著他衝,也證明其帶兵能力!
    從他回營到出兵,時間極短說明其臨機反應能力過人!
    更不要說他帶著五十人能在五萬大軍的大營之中,迅速鎖定目標的位置,而在目的達成後又能在混亂的戰局中找到突圍的路線!
    這種對於戰機的把握才能,才是最可怕甚至於根本無法學習!
    是優秀將領與生俱來的本能!
    毫無疑問,辛棄疾這一次領兵出戰交出了完美的答卷!
    更何況他此時才二十三!他人生的路還很長很長…
    大明。
    朱元璋歎息的搖了搖頭。
    “想那南宋,在家國存亡之際湧現出了多少人才!”
    “李綱、宗澤、種師道就不說了。”
    “嶽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劉琦更是當世人傑!”
    “便是到了南宋,也有如畢再遇、辛棄疾、李庭芝這般的能人義士。”
    “這其中但凡宋朝皇帝抓住一次機會,也不至於讓江山淪落至此。”
    朱標悵然,“兒臣忽然想到後人說的一句話,錢存著不去擴充軍備,總不能拿去當賠款吧。”
    “這話雖然有些混不吝,但其中的道理確是淺顯易懂。”
    “趙宋朝廷就是習慣了花錢買和平這套,不成想到了金人、蒙古人這裏,這套不靈了。”
    “國之大,好戰必亡,但忘戰必危!關鍵還是要如何把握其中的度。”
    “無怪後人會對太宗皇帝陛下如此讚譽。”
    朱標說到李世民的時候臉上也滿是崇敬,縱觀古今帝王。
    也就隻有李世民能在不影響民生的前提下還打出了赫赫國威!
    天幕前,無數人都為辛棄疾的悍勇感到吃驚!
    不是什麽人都敢帶著五十個人衝五萬人的!
    就算有多數也都是瘋子,而辛棄疾竟然能從其中全身而退!
    不少將領雖然看了出來,辛棄疾這一戰是利用了自己的機動性,和目標小的優勢,在大營立足未穩的時候衝了進去。
    但你別管這裏麵有多少其他因素!
    他就是做到了!
    武我們承認了,但文呢?
    詞中之龍又何解?
    【辛棄疾原以為自己的人生夢想將以這一刻為起點,很快就能達成收複中原的目標,卻殊不知這就已經是他人生的黃金時刻!】
    【殘酷的現實告訴他,生活就是一個緩慢受錘的過程】
    辛棄疾立下了如此大的功績,回到了心心念念的大宋,也受到了皇帝的嘉獎,但也開始慢慢受錘。
    他想要北伐,但是被金人鐵蹄嚇破膽的南宋朝廷隻是一再敷衍。
    給他任命了一個在江陰管文書工作的簽判!
    【日複一日的枯燥工作會消磨人的意誌,辛棄疾想收複失地,於是寫下了煌煌軍事著作《美芹十論》】
    【從戰略推演、軍事組織、經濟發展、民情考察、統戰動員其中無所不包】
    【甚至開創性的提出了大戰役級別的跨海登陸作戰的構思】
    【然他的著論大宋皇帝看過後說了一句文采不錯,然後就被束之高閣】
    天幕下,宋以前的先輩們聽到這裏冷笑一聲。
    這宋朝亡的是真不冤,能撐這麽久反倒讓人奇怪!
    那異族真就有那麽可怕?!
    【那麽美芹十論真的隻是紙上談兵嗎?】
    【其實不然】
    辛棄疾被調到滁州,用其中的理論不到一年的時間,把處於金宋緩衝帶的滁州治理的物阜民豐,車馬不絕。
    被派到江西剿匪,讓朝廷頭疼了一年多的匪患,辛棄疾不到三個月就平定。
    【但即便如此,朝堂也還是不信任他,北伐的夢想被一再耽擱,而辛棄疾人生中最寶貴的時光,被這樣一再蹉跎給耽誤,連一次掌控軍權北伐的機會都沒等到】
    辛棄疾一個個難眠的夜晚中輾轉反側!
    一直到他31歲,江南的暖風他吹膩了,江南的秀色山水他也看膩了!
    中原大地還在金人的手中!
    於是辛棄疾寫下了:
    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就這樣幾十年無數個日日夜夜過去…
    辛棄疾被不斷調往各個地方,隻有一有機會就訓練民壯,組織民兵隊伍。
    他的頭發也變得越來越白,臉上的老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增長。
    各時空無數鬱鬱不得誌之人,在這一刻也能感受到辛棄疾心中的那股心酸悲憤!
    甚至於忍不住為他呐喊,為他鳴不平!
    茶館酒樓之中,更是傳來一陣陣歎息之聲。
    他們似乎也都讀懂了辛棄疾內心的苦悶!
    【一直到辛棄疾晚間住在江西上饒的時候,朝堂似乎已經忘了還有那這麽一號人】
    有一天,他的好朋友陳亮來看他,兩個人就在燈光下喝著酒,聊起了天下局勢,又聊起了少年夢想。
    突然辛棄疾就從牆上取下了自己的佩劍。
    “陳兄,這把劍就是當年耿京大哥賜給我的。”
    “我用它砍了義端那個畜生。”
    “也是這把劍陪我一起深入敵營,活捉了張安國!”
    ‘噌’的一聲,劍被辛棄疾拔了出來。
    火光照耀在劍身上,這把劍被保養的很好,到現在依然散發著森森寒氣。
    然握著劍的主人卻已經白發蒼蒼盡顯老態。
    辛棄疾忽然露出一抹微笑看向了陳亮。
    “你能來看我,我很高興,今日弟為兄吟詩助興~”
    辛棄疾深吸了一口氣,握劍的手雖蒼老但依舊有力!
    “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詞聲伴著舞劍的身姿於火光中翩然而起,影影綽綽間,陳亮舉著酒杯的手停了下來有些恍惚。
    這一刻他似乎看到了一個年輕人滿懷不忿的身影,寶劍呼嘯間也帶著難言的不甘!
    一曲吟罷,辛棄疾已然淚如雨下!
    【一直到到了辛棄疾六十多那年,他的心還是滾燙,寫下了那句】
    “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
    “看試手,補天裂!”
    【這時候廟堂之上坐著的皇帝,已經從高宗、孝宗、光宗、變成了正值壯年的寧宗皇帝!】
    【足足經過了四個皇帝,這個時候朝廷才終於想起來還有辛棄疾這麽一號人!】
    【於是任命他為鎮江知府,因為這個時候朝廷終於要北伐了!】
    天幕下,無數人這個時候均忍不住嘴角一抽。
    像是聽到了什麽冷笑話一般。
    人在無語的時候真的會笑的!
    別人正值當年的時候你不打,等到快進棺材板了才終於想起來。
    這大宋的武將是真的當不得,誰當誰倒黴!
    【辛棄疾卻沒覺得自己老,他路過鎮江北固山,突然想起了很多年前的意氣風發,於是寫下了】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所以說,以前在學習許多詩詞的時候隻覺得很美,很好聽,但很多時候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等到了解這些人寫下這些詩的背景時,或許你又有了新的體悟】
    【語文老師那時候總問,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麽樣的思想感情,那個時候不懂隻知道套公式去答,現在卻笑不出來】
    【從這詞裏,似乎可以看到辛棄疾在回歸大宋的這四十多年裏,在每一個絕望的日子裏,都在反複咀嚼,懷念當年那個無所不能的少年】
    就在辛棄疾滿心期待準備著北伐的工作時,朝廷北伐的先頭部隊因為叛徒的出賣,再一次一敗塗地!
    接到這個消息後辛棄疾病倒了。
    比以往任何一次都病的要重。
    病榻之上,辛棄疾看到窗外黑雲如墨,他有些激動的想要坐起身子。
    因為在那黑雲之中,他好像看到了一個二十三歲的少年將軍,披堅執銳、縱橫無雙,在萬千敵軍之中取賊將首級!
    少年將軍策馬狂奔,臉上帶著肆意的笑,長槍直指口中大呼!
    “殺賊!!!”
    聲落,辛棄疾氣絕而亡,享年67歲!
    六十九年後...
    南宋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