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8章 按流程辦事

字數:4416   加入書籤

A+A-


    天幕下。
    古人們看著李善德終於找到了能將鮮荔枝運回長安的辦法時,心裏麵也跟著鬆了一口氣。
    各時空的朝堂之上不少大臣看到這裏的時候也為之側目。
    這李善德倒也是個做實事的人才,這樣一件看起來根本不可能辦到的事情竟然真的給他想出辦法了。
    此時他們對於李善德倒是改變了一些看法,覺得他是一個上好的牛馬。
    便是對於他們而言,這樣的人他們也不會隨意殺之,而是會想辦法榨幹他所有的價值。
    官場之上也確實少不了李善德這樣的人,事總得有人去辦。
    “有誌者事竟成!”
    “這就是權力啊,一道命令下去無數人就得豁出命去給你辦事。”
    “我還是覺得荒謬,既然皇帝和貴妃這麽想吃荔枝,為什麽不能來一趟嶺南呢?”
    “有沒有可能,皇帝出巡一次的花銷並不比運送荔枝的花銷小呢?”
    “我總覺得這事不會這麽簡單,後麵還有的瞧,你們看著吧。”
    天幕上故事還在繼續。
    當李善德帶著荔枝轉運之法來到長安時候,他才發現原來還有比運送荔枝辦法更大的困難。
    【戶部主事看完李善德的轉運之法後言,言要撥款還需中書門下發布詔書,隻有這樣他們才能按流程辦理】
    【而中書門看過轉運之法後讓李善德去太府寺,隻要太府寺判押他們就會按流程給他辦理】
    【於是李善德又跑到太府寺,但人員調配是吏部負責,隻要吏部判押他自然會按流程辦理】
    【是的,按流程辦理,李善德就像一個球一樣從那個部門被踢到這個部門,所有人給他的回複都是按流程辦理,聽起來好像沒什麽問題】
    【但李善德忙活了一天,又回到了他最開始的起點戶部,這件事就好像成了怪圈,不論李善德怎麽繞都繞不出去】
    【非但事沒辦成,反而連轉運之法也被人奪去,自己還被關進了牢中】
    天幕下。
    各時空的官員們看到這裏的時候抿了抿嘴,臉上的表情複雜到了極致。
    對於許多百姓來說李善德遭遇的這件事可能還有些陌生,但對於他們而言簡直像是在照鏡子!
    這些事情幾乎就發生在他們每天的日常中。
    隻不過他們的身份或有不同,有些人是李善德的角色,有些人則坐著的那個。
    “不曾想過去幾百年,朝廷的規矩還是一如既往,李善德啊李善德,你是何等的愚蠢!”
    有官員對著天幕笑的眼淚都出來了,也不知道是在笑李善德還是在笑誰。
    “不論朝代如何變,這官場裏麵的規矩總歸是不變的,或者說隻要還是人在辦事,就都免不了這些。”
    “糊塗啊,事情哪裏能這麽辦的,他這樣辦事就算把腿跑斷,也甭想把這事辦成,他得把人全部拉上,讓他們每個人都變成這個環節的一部分,這點道理都不懂嗎?”
    “我有點奇怪,運荔枝不是皇帝的命令嗎?他現在既然有了辦法,為什麽不直接去找皇帝呢?”
    “傻啊你,皇帝是你想見就能見到的嗎?”
    “要我說幹脆別幹了,帶著老婆孩子直接跑吧,這天下之大,總歸能找到一處容身之處。”
    “這個太監好可惡啊,他是不是想搶功勞?他媽的,辦事的時候一個人看不到,眼瞅著事快要辦成了現在出來了。”
    “這滿堂朱紫皆禽獸也,見微知著,這鮮花著錦的大唐底下的腐爛可見一斑!”
    “我覺得這個故事一點也不有趣,不就是運個荔枝嗎,搞得這麽慎重其事的。”
    不少古人看著這一幕感觸頗多,站在每個人的角度下的看法又都截然不同。
    貞觀年間。
    “這才過去幾十年,滿朝上下就已經變成了這般模樣嗎?”
    李世民看著這一幕隻感覺無盡的悲涼。
    這比當初安史之亂長安城燃起的熊熊大火更加讓他痛苦。
    他似乎看到了為何安史之亂會爆發,那個盛世大唐又為何會突然崩塌的原因。
    此時的大唐在他的眼中就是一個看似強壯,但五髒六腑連同著血肉已經徹底腐爛的巨人。
    已經病入膏肓了!
    安史之亂的兵禍好除,但人心的腐爛又該如何去救?
    “這已經不是李隆基一個人的問題了,而是從他開始,從上到下係統下的腐爛。”
    “朝堂也不是沒有心係天下之人,但那些真正想做事的,能做事的,如李善德這樣的人全部沒有出頭之日。”
    “一次兩次...無數次,漸漸的也就沒有人再敢做事了。”
    “慢慢的大唐就要要崩塌了。”
    哪怕是李世民看著這一幕都感覺有種無力感,風氣這玩意想要壞掉十分容易,但重新調整回來起碼也要十年之功。
    更或者說需要十年的時間,將現在這批官僚風氣入骨的官員全部換掉,換上新鮮的血液,才能扭轉回來。
    或許這樣做還不一定能夠有效,因為大家早就已經習慣這般做事,態度硬了不好軟了也不行,快也快不得,慢也慢不得。
    不僅如此,除了上位者需要有強大的決心以外,還得有一位剛柔並濟的大臣出來。
    開元的大唐需要一場變革!
    張居正!
    突然間這個名字跳進了李世民的腦海中,彼時大明的情況似乎也同樣是如此。
    隻不過大明出現了張居正這樣有決心有毅力又有手腕,大權獨攬還能不改初心的大臣!
    這一刻李世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了張居正這個名字的含金量!
    “如果大唐上下都是這般模樣,倒也不如讓他就這麽亡了也不錯。”
    可惜大唐並沒有那樣的人物出現,李世民歎了一口氣。
    魏征聽到這話眉頭一豎,“聖上萬不可有這般想法。”
    “如果人人都這麽想,那大唐才真的是沒救了!”
    “這官僚風氣雖然對朝廷對國家傷害頗深,但對於天底下的百姓而言在大唐的庇護下總歸還有一條活路在。”
    “世道再艱難也不可能如魏晉那般,而一旦大唐覆滅兵災一起天下大亂,百姓才真的是沒有了活路。”
    “如果兵災隻有數年還好,一旦蔓延百年甚至更久,那才真的是滔天大禍!”
    “即便是再腐爛的朝廷也好過沒有朝廷!”
    “還請聖上振作起來,咱們這些人一起總歸是能想出好法子來的。”
    群臣也紛紛齊呼;“還請聖上振作!”
    “諸位且放心,朕誌高遠!”
    李世民看著群臣朗聲道,他並不是對他們失望,他隻不過是對開元年間的那些事無力而已。
    是不是應該限製一下皇帝的權力呢?
    李世民此刻正在考慮這個問題,固然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能讓帝國偉大,但更多的都隻是中人之姿。
    如果平庸倒也就罷了,就怕平庸還不自知胡搞瞎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