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章 為崔家投資

字數:3382   加入書籤

A+A-


    去過崔家,初寒妞了解到,崔義龍家是鎮黑山村的農戶,隻是在鎮裏買了房子,戶口身份還是農民。
    崔母叫郝秀蘭,在家是獨生女,在她母親四十歲時才有的她,前兩年父母相繼去世,留給她一套農宅和幾十畝地。
    因為崔義龍撞人賠償,把家裏弄得一貧如洗,加之母親連續兩次住院,落下一屁股饑荒,有人攛掇她把地賣了還債,手頭還能剩一筆錢,她沒同意。
    家裏值錢的也就是那塊地,老宅破舊不堪,再不修繕,一陣風都能給吹倒,家裏沒錢,隻能幹瞅著。
    在早崔家種過大棚菜,後因到鎮裏上班撂下了,父母歲數大了,隻能把地租出去換點租金,老兩口幾番住院,把積攢的租金也都花光了。
    當郝秀蘭見到初寒妞時,認出她常做直播,是旺順鎮有名的小微企業帶頭人,幾乎家喻戶曉。
    窮則思變。郝秀蘭在初寒妞走後,來了靈感,家裏的田地何不利用起來,怎麽利用,谘詢下她。
    按照初寒妞留的電話,郝秀蘭撥通了:“寒妞,阿姨想著我家還有幾十畝地,你看能不能種上蔬菜?”
    初寒妞:“你家的地在哪兒?”
    郝秀蘭:“鎮西黑山村。”
    初寒妞:“在黑山村也有聯合體基地大棚有機蔬菜種植戶,最理想是種蔬菜。”
    郝秀蘭:“寒妞啊,你看我家的地由你來支配使用,我家沒錢扣大棚,要是租金也變現不了多錢,不如搞大棚經濟,幾年就能翻身。”
    初寒妞:“阿姨,你明天要是方便,領我到你家地看看,我想幫你把它盤活。”
    人海相遇千年修,有緣才能做朋友。關於郝秀蘭打電話谘詢的事,初寒妞沒有顧忌她是崔義龍的母親,而是就事論事,不涉及到其他,但多少有同情的成分。
    開車到達黑山村,先去了崔家老宅,現在閑置,房屋三間,院落頗大,且靠近河邊,離山體也不遠,也是個養雞的絕佳之處。
    莊稼地離老宅有一裏多地,分割成三塊,離水源地較近,倘若種植蔬菜,不用外鋪管道。
    再看土質也不錯,適合種植蔬菜。回到車上,初寒妞說,“崔姨,我有意開發這塊地,種植大棚有機蔬菜,你和叔,負責日常管理,叔叔他可以把他的臨時工辭掉,專門看管你家的大棚。”
    郝秀蘭:“你要對它投資?”
    初寒妞:“嗯,投大棚的錢,雇工的錢,以及種植、肥料和有機農藥的費用都從大棚產的菜攤銷,不出幾年,所有地上扣建的大棚都屬於你家的資產,也會從大棚生產的蔬菜變現資金留一部分,作為你們的收入,如果你們也充當了雇工,費用單算,我在東溝村有示範種植戶,采用的就是我說這種模式。”
    “我會農活,我家也種過菜,”郝秀蘭興奮地說,“”到時我也算有份工作做,幹嘛還要在這鎮裏打零工呢。”
    又與崔父崔山崔母郝秀蘭就開發他家土地種植大棚一事做了細致商議,對初寒妞提出的置換模式表示認同,達成一致後簽訂合作合同。
    崔家三十畝地,一朝全部改造成大棚蔬菜種植,搭建資金由初寒妞商貿公司出,與施工隊簽訂施工合同,工人進場開工。
    監工委托崔山代管,同時確定他家為大棚種植擁有戶,一切種植與田間管理均由崔家負責,排除投資置換操作,其大棚歸屬於崔家。
    具體種植蔬菜品種,由公司市場部做指導,理論上崔家沒有自主決策權,但施種會采納他家合理化建議,以多創收為前提。
    法院判了,因崔義龍係綁架案主謀,作案中未對受害人造成人身和財產損害,可從輕量刑,判其有期徒刑六年整,不得減刑,但免除罰金。
    宣判書下達後,郝秀蘭到監獄探望了兒子,跟他說了初寒妞幫她家扣大棚種菜的事,令崔義龍極為感動,同時也深感無地自容,被害人不但沒有記恨反倒伸手相助,其恩情無以回報,他再次落淚。
    正要實施搭建大棚施工時,與崔家土地相鄰的譚家聲稱崔家侵占了他家的土地地界。
    譚家:“你家的地占了我家的。”
    說話的是譚家的大兒子譚勇,他一臉漲紅,眼睛瞪得老大,手指幾乎戳到崔家當家的崔山的鼻子上。
    崔山:“我家怎麽能占你家的地,說不準你家的地還占了我家的地呢。”
    崔山也不示弱,一把拍開譚勇的手,挺直了腰杆。身後的郝秀蘭也跟著附和:“就是,你們可不能亂冤枉人。”
    爭吵不休,鬧得沸沸揚揚的,驚動了村裏派人出麵協調。村主任李伯皺著眉頭趕到現場,身後還跟著村裏幾個德高望重的老人。
    翻找出原始地契,三方現場丈量複核,前前後後核對了兩遍。負責丈量的是村裏的老會計王大爺,他戴著老花鏡,拿著皮尺,一絲不苟地量著。每量出一個數據就大聲報出來,旁邊的年輕後生小張就認真地記錄著。
    實情是,譚家侵界,屬於蓋被現象,而非崔家過界占地,需退回到原始劃分狀況。
    當結果出來的時候,譚勇的臉瞬間變得煞白,他怎麽也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譚家的老爺子譚有福在一旁重重地歎了口氣,低下了頭。
    主張權利不成,反倒失去一塊既用土地,最終以原告敗訴解決土地糾紛,不過崔家仁義,提出仍維持原有使用形態,但多占部分所有權則歸崔家。
    崔山拍了拍譚有福的肩膀說:“譚叔啊,咱們鄰裏鄰居的,這麽多年了,也不想因為這點地就傷了和氣。地呢,還照原來那樣用,但是這多占的部分呢,名份上得歸我家。”
    譚有福抬起頭,眼裏滿是感激:“大山啊,你這孩子真是大度,是我們家不對,我們不該不分青紅皂白就來鬧事。”
    譚家深感理虧,安排一桌酒席謝罪,一來為了挽回鄰裏關係,二來有意保持睦鄰友好。
    譚永的媳婦翠芬忙前忙後地準備著酒席。她把家裏養的老母雞宰了,燉了一鍋香噴噴的雞湯,又炒了幾個拿手的農家菜。
    到了晚上,崔山夫婦和初寒妞被請到了譚家,屋子裏彌漫著飯菜的香氣。
    喜歡借我一縷陽光請大家收藏:()借我一縷陽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