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多種經營有奇效

字數:3251   加入書籤

A+A-


    蘇村是個大村,有一百多戶人家,因為村子坐落在山穀平緩地帶,受地理條件限製,多數人家種了果樹。
    像蘇琪家有那麽一大片平坦莊稼地卻很少見,也就注定了種植莊稼具有獨家優勢,用來扣大棚正合適,而且水源便捷。
    二期大棚建造完,種上了蔬菜,總計二十座大棚,田間管理的活不輕,素芒為了節省開支,分公司的人每天都要到大棚務農活。
    素芒他主要忙於製作視頻,還要做場直播,直播間人氣不旺,每次開播不到一百人。再就是到縣裏跑市場,推銷有機菜,確立了一些購菜戶。
    但未做超市推銷有機菜,主要是價格問題,店家多以售後結賬,這樣去掉損耗和削價,根本無利可圖,暫放棄推銷到超市上架銷售。
    按照初寒妞的旨意,新增菜店和小吃經營,雇傭員工,素芒沿用在旺順鎮的老傳統,選在蘇村招募。
    首批招用,雖人數不多,但因為是月薪開支,感興趣的人還是蠻多的。菜店定編兩人,一男一女,女的賣菜,男的負責上菜,也就是從蘇村基地取貨送到縣裏的菜店。
    小吃,定編四人,其中一名廚師,如果在蘇村找不到,就在縣內公開招聘。
    剛一公布,前來分公司辦公室來應聘的人,一天就報名二十多人,有一個六十歲老漢要應聘廚師,素芒讓他到食堂試了試手法,做出的菜還能吃得住,當即予以錄用。
    其他一般招用人員就不好定奪了,原則上自行解決上下班問題,有的上了歲數的主動退出。
    不過在招工上出現了爭執,互相攀比,都說自己符合條件,基於此,很多村民找到了村領導出來主持公道。
    矛盾有升級的趨勢,素芒處於兩難境地,原本一個招工,結果去聘職的村民互不相讓,都說自己行,吵鬧不休。
    把球踢給村部,素芒找到瞿村長,“領導,怎麽辦,僧多粥少,我好像捅了馬蜂窩似的。”
    瞿村長:“你總共要招多少人?”
    素芒:“分成三塊,大棚農工,菜店和小吃服務員,大約十人,我把條件給你,你幫著甄選,要是我張羅,怕是要打起來。”
    瞿村長:“這個好辦,你把要求和條件給我,我來主事。”
    素芒:“不過這是初步,以後做大了,還會征用咱村的人,肥水不流外人田,大棚有機蔬菜基地在村裏,現在是二十座大棚,以後還會三十座,四十座,會用很多人的。”
    受素芒之托,瞿村長還是把這個棘手的任務接了過去,話說的深與淺,村民不能拿他咋樣,而且還會言聽計從,省去不必要的口舌和糾葛。
    一個下午瞿村長就把事情搞定,名單拿給素芒,對於村裏選的人基本滿意,但要和雇的人見麵,公布約法三章,能夠接受規定的留下,否則自行退出。
    所謂約法三章,無非是不得遲到早退、遵守規定、用心工作,同誌之間,互幫互助、相互團結,此等要求不算過分,所有人無一不能接受的。
    大棚農工首先上崗,不用崗前培訓,種地打小就會幹,家裏怎麽侍弄,在大棚就怎麽侍弄,這就是標準。
    但很多人並不看好大棚農工崗位,不如到縣裏的菜店和小飯館打工體麵,他們有所不知的,工錢都差不多,都是按月結薪,以後視效益有提成或叫獎金。
    兩天後菜店開張營業,名號為有機蔬菜專賣店,分公司辦公地就在菜店隔壁,屬於一棟房兩個隔間。
    很快小吃店也盤下,稍加收拾,掛上牌匾即開張納客,主打水餃和小吃,而餃子配方是鄧奶奶給的。
    飯館門前立個牌子,本小吃所用蔬菜均為有機菜,凡在小吃用餐者,發優惠券,憑券可享有到養生菜店九折優惠購菜。
    開業沒做造勢,連個鞭炮都沒放,隻邀請蘇村村民一家出個人,一天吃不完,第二繼續,一連三天,都是招待餐,受邀的村民沒有不到的。
    這三天也有食客進店,但沒有位置,被告知桌都訂出去了,若真想就餐三天後再來。有一點是允許的,可外賣水餃,訂購者也僅能滿足兩賣。
    由於素芒這神奇的操作,外界以為小飯館一開業就火到每日爆滿,怎麽的也得過來吃一頓啊。
    在蘇村還請了村民來到小飯館幫忙,她們的任務就是包餃子,因為號稱有機菜作為餃子配菜,大家都想嚐嚐,因此外賣走量很大,到二天,不得以又從村裏上人,不然外賣告急,有訂單,餃子包不出來怎麽行。
    之所以外賣餃子走量巨大,一個根本原因是價格超低,基本維持成本價,即便自己家包也不比外賣的餃子便宜,何況用菜又是有機菜,豬肉也是選用的笨豬肉。
    東西好,誰都認貨,吃出實惠,口碑就好,變相也宣傳了有機菜的好吃和營養,潛移默化達到推銷有機菜的目的。
    韜略過人,彰顯經商之道之奇妙,這套組合拳,不乏初寒妞的點化,加上素芒的推陳出新,把商道展現的淋漓盡致。
    不用教,吃過小飯館餃子的食客,自覺為小飯館傳了口碑,因為他們吃到的餃子一品一的好吃,味覺不會撒謊。
    到第四天正式對外營業,小飯館可接受食客進店用餐,幾樣拌菜,幾樣小炒,都是下酒菜,美味又便宜。
    陸續小飯館也上大菜,比如烤大鵝、燉小笨雞、炒笨雞蛋和笨鵝蛋,都是地道的好食材,絕非速成養殖。
    一牆之隔的菜店也呈向好勢頭,有食客優惠券打折待遇,一天走量也不少,就相當於批發價,基地不吃虧。
    山東這係列經營運作,收益顯著,不等初寒妞詢問,素芒主動匯報,應了那句話“勤請示、勤匯報、不犯毛病。”
    初寒妞:“起步理想,再接再厲,不久有機蔬菜銷路將迎來春天,生機無限。”
    素芒:“領導把舵,我們必當奮勇前進,要讓收益指數由負變正,逐步步入正向軌道。”
    喜歡借我一縷陽光請大家收藏:()借我一縷陽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