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投資計劃
字數:3764 加入書籤
林莉詳細地講述了南通縣一二把手如何誠意滿滿地前來招商,並要求建造一間全市最豪華的酒店。接著,她又描述了劉英帶隊去南通縣考察時所遭遇的種種情況。
在講述完這些事情後,林莉雙手交叉,雙肘立在書桌突然問道:
“你覺得這種地方,值得投資嗎?”
徐舉一敏銳地捕捉到林莉的用詞,“這種地方”和“這個地方”的傾向性。
當領導征求下屬的意見時,這其實是一個微妙的時刻。
聰明的人會通過仔細觀察領導的微表情和語氣來揣摩其真實的意願。
因為有時候,領導可能並不真正想要下屬給出明確的答案,而是想通過這種方式來測試下屬的思考能力和對局勢的洞察力。
所以,作為下屬,千萬不要輕易地用肯定的口吻去幫領導做決定。
這不僅是一種越權行為,更是職場中的大忌。因為這樣做可能會讓領導覺得你過於自負或者不尊重他的權威。
最好的方法,其實是通過巧妙地提問,將領導的需求進一步細節化。
這樣不僅可以更全麵地了解領導的期望,還能在補充意見時更具針對性。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注意保持謙遜和尊重,以合作的態度與領導交流。
最後,將所有的信息和建議整理好,交給領導做最終的決策。
總結起來,這種方式既能體現我們的思考價值,又能維護領導的決策權威,同時還傳遞出積極的合作態度。
徐舉一從林莉的語氣中敏銳地察覺到,林莉內心深處可能已經放棄了投資南通縣的想法。這一點從她的言辭和態度中都能略窺一二。
當然,徐舉一也並非完全主觀臆斷。他聽了林莉口中劉英所提供的考察報告,從現實的角度出發,也認為南通縣目前確實不太具備投資的價值。
就是這時,徐舉一的手機震動了一下,“嘀嘀”來信息的聲音。
正如徐舉一的猜想那樣,信息是陸子安落地京城的報平安信息。
徐舉一快速回了一條信息
“代向老爺子問好!”還配了一個微笑表情符號。
徐舉一扣了一下鼻翼,並沒有直接接下林莉的問題,而是詫異地說道:
“林董,這可真是巧兒的爸媽給巧開門,巧到家了!
我下午才剛把陸子安送上飛往京城的飛機,沒想到他這次下放去任職縣長的地方,竟然就是南通縣。”
林莉聽到這個消息,也不禁感到十分詫異,她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說:
“真的?還有這麽回事?”
林莉心裏很清楚陸子安的背景,所以對於他能夠去當縣長這件事情,她並不覺得奇怪。
真正讓她感到驚訝的是,陸子安所去的地方恰好就是南通縣。
徐舉一點點頭,繼續說道:
“嗯,陸子安是這麽說的。原來的書記出事後,從穩定角度考慮,原來的縣長順位接任縣委書記,而陸子安則會過去擔任副縣長,代理縣長一職。
雖然目前隻是副處級,但實際上就是奔著縣長這個位置去的。”
林莉在商場上摸爬滾打多年,對於官場中的一些潛在規則和操作可以說是了如指掌。
她一聽就明白,陸家之所以把陸子安安排到南通縣去,目的就是讓他當上縣長。
原本,林莉已經下定決心要放棄南通的項目了。
現在得知陸子安將前往南通縣任職,她的腦海中突然閃過一道靈光,一個新的想法油然而生。
在嚴太嶽那弱肉強食、如獅子大開口般的強勢壓力麵前,林莉和雲鷹集團陷入了絕境,麵臨著被吞噬得連殘渣都不剩的可怕局麵。
就在這看似山窮水盡的時刻,一次誤打誤撞的機緣巧合,宛如黑暗中的一束曙光,照亮了林莉和雲鷹集團的前路,帶來了希望。
這道曙光,正是陸子安的出現。
徐舉一巧妙地借勢而為,使得嚴家遭受了一場滅頂之災。也正因如此,林莉才終於得以自保,擺脫了被嚴太嶽吞噬的命運。
當然,林莉心裏很清楚,陸家之所以會采取行動,並非是為了雲鷹集團,她還沒有如此大的麵子。
實際上,陸家與嚴家之間的權位鬥爭才是這一切的前提。隻不過,當時的情況尚未發展到你死我活、殊死一搏的地步。
主要是徐舉一的這一助攻,對於陸家來說,簡直就像是瞌睡時有人送上了一個舒適的枕頭,讓他們能夠順勢而為。
先是林莉從中獲益,成功地保住了自己和雲鷹集團。接著,陸子安也在短時間內,以一種順利且鬥誌昂揚的姿態,接受了家族的安排,順利撿漏重返官場之路。
要知道,陸子安之前可是相當任性妄為,竟然毫不顧忌地辭去了鎮長之位。這一舉動,幾乎可以說是自絕了他在官場的道路。
開什麽玩笑!官場上的職位都是固定的,就像一個蘿卜一個坑,哪有你想占就占,說不要就不要的道理?
組織上的所有安排都必須遵循一定的規則和製度,絕不能讓人抓到把柄。
要知道,嚴太嶽的父親可是組織部長,隻要嚴家不倒,陸子安想要重回官場,雖然不能說完全沒有機會,但陸家肯定得付出巨大的代價,妥協互換的代價。
林莉心裏很清楚,她雖然也想攀附上陸家這棵參天大樹,但她有自知之明,知道人家根本看不上她。
不過,這次陸子安重新踏上仕途之路,卻讓林莉嗅到了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在陸子安還處於起步階段時,如果能幫助他迅速取得政績,與他緊密地捆綁在一起,那麽在他騰飛的道路上,雲鷹集團也能獲得更大的發展機遇。
因此,當前的投資重點完全集中在陸子安這個人身上。這並非是一種普通的投資行為,而是一種不計較短期盈虧的長期戰略投資。
更為關鍵的是,南通縣目前所進行的投資對於雲鷹集團來說,僅僅隻是九牛一毛罷了。
這樣的投資決策既不會對雲鷹集團造成實質性的傷害,也不會影響其核心業務的正常運營。
相反,從長遠來看,這種投資所帶來的回報很可能是無法估量的。它可能會為雲鷹集團帶來意想不到的巨大收益和發展機遇。
這種投機性的行為,要怎麽跟徐舉一隱晦的說明白呢?
林莉在考慮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