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套車接母親
字數:5569 加入書籤
父親這麽著急想去見母親,梁紅英心裏自然是很高興的。這說明父親沒忘了母親,和母親有著深厚的情感,這讓梁紅英非常欣慰。但是,一想到這麽大動幹戈地去找母親,動靜太大,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她自己拿不定主意,便看了看奶奶,想征取她的意見。
沒想到奶奶居然也同意,她點了點頭說道:“是該去看看了。這麽多年,我們曹家欠她們母女倆。紅英這兩年在咱們家裏還好,雖然沒證實她的身份,可她倒是在咱們身邊。隻是詩涵,身體成了那種狀況,還在山裏過苦日子,這也太讓人心酸了。正平,你去吧,你趕快把她接回曹家。”
梁紅英一聽也非常吃驚,剛開始奶奶還小心謹慎,突然怎麽也這麽熱切起來?梁紅英感動之餘,也有點擔心:母親如果大明大顯的暴露在曹家大院,對她安全嗎?
父親現在早已經興奮得不得了,一聽奶奶同意讓他去接,馬上就歡歡喜喜地說道:“我去找老馬,給我備車,我要趕著車、騎著馬,把詩涵接回來。她身上的殘疾,我要好好給她醫治醫治,順便我也得查查,如果她真是中毒的話,到底是誰下的手?”
他剛說完,沒想到奶奶又發話了:“你先別著急,我的意思是,你們去接她,不要大張旗鼓。你這麽大動靜,猛然間,一個都知道‘死亡’的五太太,突然死而複生,咱們曹家還不大亂嗎?知道的理解,這是個誤會,純屬意外;不知道的,還不知傳出什麽話來呢。就光咱們家裏,你那幾個媳婦兒,恐怕都打發不了?”
曹正平一聽,皺起了眉,一邊皺眉一邊點頭,看起來他也聽進去了。他長長地歎口氣說:“確實是,我一時糊塗,做事太草率了。”他走過來,又對梁紅英說:“紅英啊,必須去接你母親,但是這件事情咱們還得謹小慎微,先別讓外人知道。把你母親安置好之後,等你們娘倆腳跟站穩,我再把這件事情公布給大家,你看怎麽樣?”
梁紅英一聽,正合本意,她就是這麽想的,就算是把母親接來,也不能讓過多的人知道。她連連點頭,對父親說:“那就太好了。可是我們這一出去,又趕車又騎馬,動靜也挺大,那怎麽對外邊的人說呢?”
曹正平一聽,倒背著手圍著屋子轉了兩圈,然後回過臉來說:“要不就說,咱們到山裏頭去找一種藥材?”
梁紅英一聽,趕緊搖頭,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父親,我覺得這麽說不妥。如果是找一種藥材,能勞您出動嗎?顯然很多人會懷疑。”
曹正平順手把腕子上帶的一個手串摘下來,在手裏旋轉著,又皺著眉開始尋思。他左想想、右想想,突然又說道:“要不這樣好了,我就說是和外邊的一個客戶談生意,這總該可以了吧?這樣我出麵也正適合。”
老太太一聽,點了點頭說:“這麽說倒行,不過也怕有人起懷疑。”
曹正平一聽,甩著手說:“那怎麽辦呢?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這也太讓人發愁了,我想幹點什麽事,怎麽就這麽難呢?”
梁紅英突然想到了一個點子,她覺得如果以這個名義出去,天衣無縫,沒有任何人懷疑,於是她說道:“父親、奶奶,我倒有一個主意,您這麽出去的話,可能不會有人懷疑。”
曹正平和老太太同時看著梁紅英,想聽她怎麽說。梁紅英頓了頓說道:“適合我父親親自出馬的事情,除了生意上的事情,就是家裏這些子女的婚事,需要父親出麵。”
老太太和曹正平一聽,都有點詫異,主要是他們覺得梁紅英提出來的太新鮮了。曹正平先想通了這個道理,一拍手掌說道:“對對對,這可是個好辦法!你們這些孩子們都大了,我可以說到外邊去會親家,這就能說得通了。”
老太太皺著眉說:“你哪來的親家?月紅倒是有個追求她的,可是她這丫頭看不上人家。按道理說,霍家在省城也是數一數二的大戶,那孩子對月紅也挺好,她就應該答應人家。可是你看到沒有,人家賴在咱們家裏這麽長時間了不走,這丫頭還是不溫不火的,也不知道她將來怎麽辦。”
曹正平說:“我就說給她找了一門親事,我先去看看,會會未來的親家,談談條件。這樣的大事,除了我親自出馬,別人代替不了我吧?說出來也會順理成章,就是我在外邊住個三天兩天,家裏人也不會懷疑,外邊人也不會懷疑。”
三個人一琢磨,確實不錯。老太太就笑著說:“你別光說月紅該找婆家了,你的二姑娘,又是你的親閨女,她也差不多了。你就說給你的二姑娘去見親家,這也能說得通啊。還有那三姑娘,她雖然小,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隻是那小子雲旺,再過兩年談也不晚。”
談到這個話題之後,屋裏一片輕鬆,梁紅英的心情也放鬆了許多。不過老太太一說到她的時候,她的臉也不由自主地有點紅。其實她就是想讓父親打這麽一個幌子,為自己這麽多子女,親自去給孩子們相看親家,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所以梁紅英才提出了這個看法,也得到了父親和老太太的肯定,但她沒想到老太太會提自己,這讓她有點不好意思。畢竟是女兒家,她羞得低下了頭,但是在內心當中,她也在盤算:是啊,這也不是一句玩笑話,將來我的歸宿在哪裏?就算我要繼承曹家的家業,我能說不嫁人嗎?如果曹家的家業讓我擔負,誰又願意入贅到曹家,替我分擔呢?梁紅英沒想過這件事情,猛然這麽一想,還真覺得是一個難題。
既然敲定了這個主意,曹正平已經急不可耐了,他立馬辭別母親,帶著梁紅英去到馬廄裏提馬,一邊走一邊對梁紅英說:“咱們出去之後,先給你母親在外麵買一套房子,讓她住下,找一個偏僻點的地方,等過一段時間,咱們再把她接進來,你覺得怎麽樣?”
梁紅英滿口答應。多少天以前她就這麽想過,隻是時機不成熟,現在成熟了,為什麽不呢?她也不想讓母親在那個荒僻、沒有人煙的地方過苦日子,她也想晨昏都能見到母親,在母親身邊盡孝,好好照顧她,也減輕一些魯班爺爺的負擔。所以梁紅英心裏別提多高興了。
老馬一見,曹正平親自到了這裏,把他緊張得不得了。老爺親自來這裏,可是很少見的事情,他急得口齒都有點不伶俐了,連連問道:“老……爺,老爺,您……您親自來這兒,有什麽事要吩咐小的?”
曹正平見旁邊有一把椅子,抓過來就坐下,對老馬說:“給我準備一輛大車,另外準備兩匹馬,最好再給我準備一個趕車的。”
老馬一聽,問到:“那老爺,您是要出去拉貨,還是有什麽事兒?是您親自去還是安排了別人?”
曹正平滿臉興奮,心情特別好,一拍胸脯說道:“老爺我親自出馬,這次是要去會一個親家。”
老馬一聽,趕緊問道:“是大小姐還是二小姐有了親事?”這麽一問,把梁紅英鬧了個大紅臉。
曹正平擺了擺手,說:“這不方便跟你說,反正姑娘們都大了,總得要嫁人,我得親自看看,給她們把把關。”說完之後,老馬應了一聲,剛想去套車,又回頭對梁紅英說:“二小姐,我聽說你回來了,回來就好,回來就好,我還為你擔心呢!”
梁紅英也感激地朝著馬大叔點了點頭。多虧馬大叔及時把那匹馬放出來,才讓梁紅英能及時趕上雨彤他們,要不然說不定就會跟丟了。所以梁紅英趕緊說了一句:“謝謝你,馬大叔,你幫了我的忙。”
老馬點了點頭,一臉滿足地去備車。就在這時候,突然有幾個人走進了馬廄。梁紅英一看,吃了一驚,不是別人,正是大太太,旁邊還有曹月紅,另外還帶著兩個丫頭。大太太的胳膊受了傷,包紮還在,但是看起來她已經能下地了,走起路來和正常人沒什麽區別。
梁紅英趕緊見禮:“大娘,您的身體好多了?”
沒想到大太太連理都沒理梁紅英,而是陰沉著臉走到曹正平跟前問道:“老爺來這裏幹什麽?怎麽!你要出門嗎?這麽大動幹戈,怎麽也不跟我說一聲?”
曹正平剛開始也有點尷尬,突然他想起已經想好了辦法,馬上就坦然多了。他雙手拄著膝蓋,麵容含笑地說道:“如煙,你身體還沒康複,怎麽又跑出來了?你就在屋裏養著吧,我的事不用你操心。”
大太太不耐煩地說道:“我不操心?有什麽事你總得給我說一聲吧?我聽小的來匯報說你備了馬,就知道你要出門。這兵荒馬亂的,你作為一家之主,還是消停點吧。出去了有個什麽閃失,曹家這麽大家業誰來做主?我看你就別出去了,有什麽大不了的,非要你親自出馬?”
梁紅英在旁邊也不敢說話。曹月紅斜了梁紅英一眼,哼了一聲,還是那副不饒人的臉色。梁紅英心想:我招你惹你了?大太太受襲擊這件事情基本上已經敲定了,跟二太太院裏發現的歹徒有關,你總不能還懷疑我吧?雖然沒抓到人,但是大夥都看到了。你再想往我身上扣屎盆子,沒這個道理,這什麽眼神?真是天生惡性不改。
梁紅英這次沒有慣著她,曹月紅用目光斜她,梁紅英也瞪了她一下。曹月紅一看:你敢用目光反抗我?她氣的一咧嘴,一咬牙,三角眼都出來了。當時把梁紅英都給氣笑了,心想:我也懶得跟你這樣的人說理,你就折騰吧!
此時的曹正平,隻能把自己準備好的話說出來了:“如煙,我還沒跟你商量,你看月紅長大了,紅英也長大了,雨彤也不小了,三個姑娘都該找一門親事了。我呢,認識的朋友多,有幾個人提起過,願意給咱們結成親家。我就想出去會會他們,看看那孩子怎麽樣,要是好的話,回來我就給咱們這姑娘們定下姻緣,也算了卻咱們的心願。你說這不是一件大事嗎?我不去誰去?”
大太太一聽,臉上的表情瞬間就舒展了:“噢,是這麽回事,那你怎麽不跟我商量商量呢?你要擅做主張嗎?”
曹正平一聽,眼睛瞪大了說:“嘿嘿,這倒挺有意思,我女兒的事情我不做主,我這一家之主還叫什麽一家之主?什麽事我都聽你的,我成什麽了?”
大太太氣的一跺腳說:“你別給我來這一套,你先去看看吧!行的話,還得帶到府裏來讓我看看,隻有我點頭之後,這親家才能成。”接著大太太又說:“你要和誰去?要去的話就多帶幾個人,這兵荒馬亂的,我可不放心。”
梁紅英一觀察,大太太還是挺關心父親的,她也不單純是蠻橫。
曹正平歎了口氣說:“你不用管,我這麽大歲數了,還能沒點安排嗎?我多叫幾個人跟著,趕車的趕車,我騎上一匹馬,讓他們帶上家夥,就算有點危險,我也不至於那麽傻了吧唧地,丟了性命吧?”
大太太哼了一聲,不服氣的說道:“有幾個被土匪劫到山寨去的?其中就有你!還嘴硬,那麽多人保護你,都沒攔住那些土匪,沒話說了吧!”
梁紅英心向父親,在旁幫著說:“大娘,我們這次不是去清風寨方向,我們這次是往南走。”
她這一說,大太太馬上皺起了眉頭說道:“往南走?南邊有什麽?南邊都是荒山,有門當戶對的人家嗎?”
曹正平趕緊說道:“怎麽沒有?譚家不是住在南邊嗎?”
“譚家?”大太太一聽,皺著眉想了想,瞬間臉上陰雲消散,笑著說:“噢,譚家呀,你是去譚家。哦,行行行,聽說譚家有兒子,長得挺帥氣的,他們和咱們也是做酒同行,也算是門當戶對。雖然和咱們家沒法比,但隻要那孩子長得可以,也行,你去看看吧!”
說完大太太剛想走,又想起了一件事:“對了正平!我哥哥給洪隊長打了招呼,讓他派二十個士兵住在咱們家裏,保護我和月紅,還有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