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李世民率群臣遊晉祠

字數:4765   加入書籤

A+A-


    貞觀二十年正月二十六日卯時三刻,梆子聲穿透並州城。
    太極宮偏殿燭火通明,李世民將奏折擱在案頭,指節叩擊黃梨木桌麵:
    “傳旨,辰時整啟駕晉祠。”
    宦官捧著明黃龍袍趨前,皇帝抬手製止:
    “取玄色朝服。”
    隨著晨鍾敲響,三十六名金甲武士分列宮門兩側。
    長孫無忌懷抱玉璧,玉匣邊緣纏著朱紅絲絛;
    房玄齡捧著祭文卷軸,素絹上墨跡未幹。
    李治站在群臣前列,腰間玉佩隨呼吸輕晃。
    當李世民出現在宮門時,滿朝文武齊聲高呼: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晉祠朱漆大門洞開,老吏領著十餘名執事候在階前。
    李世民跨過青石門檻,靴底踏在斑駁的地磚上,發出沉穩的聲響。
    穿過戟門,便是唐叔虞殿,三丈高的神龕上,諸侯塑像執圭而坐,冕旒低垂。
    皇帝在蒲團前站定,身後群臣按品階依次排開,玉笏板在晨光中泛著冷光。
    “唐室後裔李世民,恭祭於叔虞公靈前。”
    長孫無忌上前半步,雙手高舉玉璧,玉色溫潤如脂。
    李世民接過,躬身將玉璧置於供案,動作與二十年前初登皇位時的祭天禮別無二致。
    殿內燭火搖曳,映得神龕兩側的蟠龍柱忽明忽暗。
    房玄齡展開祭文,蒼老的聲音在梁間回蕩:
    “昔周成王桐葉封弟,叔虞肇基唐國。製禮作樂,開疆拓土;教民稼穡,恩澤四方......”
    李世民望著神龕上的冕旒,想起武德元年父親在此宣布起兵,追封李耳為始祖,奉唐叔虞為遠祖。
    祭壇下,群臣屏息凝神,唯有祭文聲在空曠的大殿裏回響
    “今我大唐,承天景命。" 房玄齡提高聲調,"貞觀以來,掃平群雄,四夷賓服。然高句麗未滅,西突厥蠢動;河朔水患,隴右旱災......”
    聽到此處,李世民微微皺眉,前日收到的災情奏報還壓在禦案最底層。
    祭文聲戛然而止,皇帝上前執起酒樽,酒水傾入青銅爵,發出清越的聲響。
    “祈願先祖庇佑。”
    李世民將酒水灑在青磚縫隙
    “一願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二願邊疆穩固,幹戈永息;
    三願吏治清明,百姓安康。”
    每說一願,身後群臣便齊聲叩首,玉笏板撞地聲整齊劃一。
    祭壇上的牛、羊、豕三牲祭品泛著油光,嫋嫋香煙升騰而起,在梁柱間繚繞。
    祭祀將畢,李治捧著盛有胙肉的漆盤走向群臣。
    太子動作利落,將肉片分發給三品以上官員
    “此乃先祖賜福,諸位愛卿共享。" 這一幕讓李世民想起東征途中,自己曾親手給傷兵包紮傷口。殿外忽傳馬蹄聲,一名驛卒滾鞍下馬,直奔偏殿而來。
    “啟稟陛下!”
    驛卒單膝跪地,呈上蠟封密函
    “西突厥阿史那賀魯部異動,已集結三萬騎兵!”
    李世民撕開密函,目光掃過字跡,手指捏得紙頁作響。
    殿內群臣交頭接耳,議論聲此起彼伏。
    “肅靜!”
    皇帝將密函拍在供案上,震得燭台晃動
    “房玄齡、李積,隨朕去偏殿議事。” 偏殿內,西域輿圖鋪滿整麵牆壁。李積指著天山南路:
    “臣請即刻增兵伊州,以防不測。”
    房玄齡撫須沉吟:
    “依老臣之見,當先派使者安撫,探其虛實。”
    李世民背手踱步,靴底與地磚的摩擦聲格外清晰。
    祭壇上許下的 “邊疆穩固” 言猶在耳,現實卻已兵雲密布。
    “雙管齊下。”皇帝最終決斷,“遣通事舍人持節西去,命程知節率五萬大軍進駐玉門關。” 他轉向李積,“藥師,你明日便啟程,統籌西北軍務。”
    老將軍抱拳領命,白發在燭火下微微顫動。
    殿外傳來更鼓聲,已是未時三刻,祭祀時的香火味還縈繞在鼻間。
    回到主殿,李世民望著唐叔虞塑像。諸侯冕旒依舊低垂,仿佛在無聲注視著這一切。
    皇帝伸手輕撫神座邊緣的饕餮紋,冰涼的觸感從指尖傳來。
    二十年前,他在這裏向父親立誓要蕩平天下;
    如今,這天下卻像團解不開的亂麻,舊患未除,新憂又至。
    “擺駕回宮。”
    皇帝轉身時,瞥見供案上未燃盡的香燭。
    青煙嫋嫋升騰,最終消散在梁柱之間。群臣魚貫而出,玉笏板與朝靴叩地聲交織成音。
    李治快步上前:
    “阿耶,西突厥之事是否認稚奴親自領兵前去呢?”
    李世民抬手止住兒子:
    “稚奴這個先不忙,你以後是有機會的,回行宮再說吧。”
    李治行插手禮“兒臣,明白阿耶的意思。”
    暮色漸濃時,李世民獨自站在行宮城頭。
    並州城燈火點點,宛如散落的星辰。
    遠處傳來更夫梆子聲,還有孩童的嬉鬧。
    他想起祭文中的 “百姓安康”,重重歎了口氣。身後傳來腳步聲,長孫無忌捧著披風:
    “陛下,起風了。”
    皇帝接過披風披上:
    “輔機,你說朕這祭壇上的祈願,何時才能成真?”
    長孫無忌沉默良久:
    “自貞觀以來,陛下夙興夜寐,百姓衣食漸豐,四夷莫敢犯。今日之患,不過疥癬之疾。”
    李世民望著夜空,獵戶座的三顆星明亮如昔,恍若當年太原起兵時的篝火。
    是夜,李世民在案前鋪開奏章。最新的奏報顯示,河東道又有三縣遭蝗災。
    他提筆蘸墨,卻遲遲未落。
    燭花爆開,火星濺在黃麻紙上,留下焦黑的痕跡。
    窗外傳來更鼓聲,已是子時。皇帝揉了揉發疼的太陽穴,繼續批改奏章 。
    李治小心翼翼地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麵條,緩緩走進書房。
    他輕手輕腳地將麵條放在書桌上,然後輕聲問道:
    “阿耶,您可有煩惱之事?”
    李世民原本正埋頭處理政務,聽到李治的聲音,他抬起頭來,目光落在李治身上。
    隻見李治一臉關切地看著他,李世民心中不禁一暖。
    他微微一笑:
    “倒是有件事讓我有些為難。”
    接著,他指了指桌上的一份奏折,繼續說道:
    “河東道三縣遭遇蝗災,急需派遣官員前去處理。隻是,這人選著實讓我難以抉擇。”
    喜歡大唐:實習生穿越竟成臨川公主!請大家收藏:()大唐:實習生穿越竟成臨川公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