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靈州題碑勒石
字數:4577 加入書籤
靈州會盟的喧囂暫歇,李世民摘下玄色冕旒,將玉帶隨手擱在案幾上:
“備馬,朕要去城西的山崗。”
他望著天際盤旋的雄鷹,忽然開口。
房玄齡握著笏板的手微微一頓,餘光瞥見天子眉間尚未褪去的疲憊,躬身道:
“臣等隨駕。”
李大亮即刻調動三百羽林衛,玄甲軍迅速在衙署外列陣。
李世民翻身上馬,靴底重重一磕馬腹,棗紅馬嘶鳴著揚起前蹄。
身後,房玄齡、李大亮等人緊隨其後,馬蹄聲驚起城角的寒鴉。
山道狹窄,隊伍分成兩列蜿蜒而上。
李世民勒住韁繩,望著遠處星羅棋布的營帳 那是敕勒諸部尚未撤離的駐地。
"玄齡,你說這草原人心,可比得上長安城的街巷麽?"
他頭也不回地問道。房玄齡擦拭著額角的薄汗,沉聲:
“人心如流水,唯善導者得之。”
山頂的風卷著沙礫撲來,李世民解下披風鋪在青石上,席地而坐。隨
行官員屏息侍立,遠處靈州城的輪廓在暮色中漸漸模糊。
李世民走到一塊石碑處,提起一柄長劍在石碑上刻上:
雪恥酬百王,除凶報千古。
昔乘匹馬去,今驅萬乘來。
近日毛雖暖,聞弦心已驚。
人群中突然爆發出兩聲喝彩。
張三踮著腳拍紅了巴掌,李四更誇張,扯著嗓子喊得脖子青筋暴起,腰間掛著的酒葫蘆晃得叮當作響。
李大亮原本緊繃的臉瞬間漲成豬肝色,三步並作兩步衝過去,鐵鉗般的手扣住兩人後頸:
“你們兩個人不可在聖人麵前失了體麵呀!”
他壓低聲音,唾沫星子全噴在張三後脖頸,:是嫌腦袋在脖子上待得太久?”
李世民正將鎏金箭壺遞給藥羅葛吐迷度,聞言緩緩轉身。
玄色團龍袍下擺掃過校場的青石,腰間玉佩撞出清響,驚得周圍官員齊刷刷屏住呼吸。
張三和李四被李大亮按得膝蓋發軟,卻仍仰著脖子直勾勾盯著那道身影 ,天子眉目間的威嚴比他們在坊間聽過的評書裏還要淩厲三分。
“這兩位小友是?”
李世民的聲音像淬了冰的刀刃,在寂靜中劃出冷冽的弧度。
李大亮額頭滲出冷汗,偷眼瞥見天子身後執戟的玄甲軍已經將長戈微微前傾。
他狠狠掐了把張三的腰眼,咬牙:
“回稟聖人,這是靈州城的張三和李四,平日在市井......”
“我們天天給人講您的故事!”
李四突然扯開嗓子,嚇得李大亮差點癱坐在地。
少年的聲音還帶著未脫的稚氣,卻響徹整個校場:
“說您單槍匹馬嚇退突厥二十萬大軍,說您在玄武門......”
話沒說完,張三已經猛地捂住他的嘴,掌心下還漏出含混不清的嘟囔:
“作死!這能說?”
李世民的眉頭舒展開來,竟難得地露出笑意。
他走下台階,靴底碾過碎石的聲響讓圍觀的酋長們下意識後退半步。
“鬆開。”
天子抬手示意,張三像被燙著般縮回手,膝蓋卻抖得更厲害。
李世民打量著兩人沾滿塵土的粗布短打,還有李四腰間歪歪扭扭的木劍,突然開口:
“聽聞靈州男兒血性,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李大亮見天子神色鬆動,忙搶著道:
“這兩人自小舞槍弄棒,前日演武還得了頭名。得知聖人駕到,天天在城門口候著......”
他的聲音越來越低,最後那句 “盼著能見天顏” 幾乎是用氣聲吐出。
李世民負手而立,目光掃過校場遠處整裝待發的玄甲軍,又落回眼前局促不安的少年身上:
“可願隨朕回長安?”
這話驚得張三一屁股坐在地上,李四更是瞪大了眼睛,喉結上下滾動半天說不出話。
好容易找回聲音,卻憋出句讓全場倒抽冷氣的渾話:
“回、回長安?聖人,您是要把我們給閹了當內侍嗎?”
空氣瞬間凝固。
李大亮臉色煞白,抬手就要掌摑這不知死活的小子,卻被李世民抬手製止。
天子眼中閃過笑意,偏頭看向房玄齡:
“朕這張臉,在百姓眼裏竟如此可怖?”
房玄齡躬身笑道:
“陛下明鑒,此乃市井誤傳。”
他轉向呆若木雞的兩人,溫聲:
“聖人是要你們進宮當千牛衛,貼身護駕。”
李大亮恨鐵不成鋼地踹了李四一腳,壓低聲音罵道:
“蠢貨呀,這是多少人求都求不來的差事!跟著聖人能學兵法、見世麵,將來衣錦還鄉......”
他的話突然被李四的抽氣聲打斷。
少年盯著李世民腰間的鎏金錯銀佩刀,又看看自己寒酸的木劍,突然噗通跪下:
“小人願追隨聖人!要是哪天突厥人敢再來,小人第一個衝上去!”
張三也跟著磕頭,額頭撞在青石上發出悶響:
“我們哥倆發誓,要是貪生怕死,就、就被雷劈成焦炭!”
圍觀的敕勒部首領們發出一陣哄笑,藥羅葛吐迷度用生硬的漢話笑:
“天可汗,貴國百姓太有趣了。”
李世民抬手示意兩人起身,目光掃過他們因激動漲紅的臉龐,忽然對李大亮:
“靈州民風剽悍,可多征些精壯編入邊軍。”
暮色漸濃時,張三和李四還恍若做夢。
他們摸著腰間新換的牛皮箭囊,望著校場上穿梭的玄甲軍,耳邊還回響著李大亮的叮囑:
“明日卯時在校門口候著,要是敢遲到......”
話音未落,李四突然捅了捅張三:
“哥,你說咱們真能見到傳說中的秦瓊秦大將軍?”
張三狠狠掐了把自己大腿,疼得直咧嘴:
“別做夢了,先把刀練利索!要是在長安露怯,丟的可是靈州人的臉!”
兩人對視一眼,同時笑出聲來。
遠處,李世民的馬車正緩緩駛入行宮,車簾掀起的瞬間,天子望著這兩個笑鬧的少年,若有所思地撫上腰間佩劍 或許這,就是大唐朝氣最生動的模樣。
貞觀二十年十月朔,李世民了結靈州諸事,率隊啟程返京。
張三、李四獲允隨行,混入歸程隊伍,踏上長安之路。
喜歡大唐:實習生穿越竟成臨川公主!請大家收藏:()大唐:實習生穿越竟成臨川公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