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焚鞠戒己身

字數:4559   加入書籤

A+A-


    永徽三年二月乙卯,太極殿的銅龜香爐飄出縷縷青煙。
    李治斜倚在龍椅上,聽著下方大臣們例行的奏對,目光卻落在階下王德順捧著的漆盤上
    那盤中放著昨日焚燒的鞠殘骸,焦黑的皮革間還夾雜著幾根胡人騎手的粗糲毛發。
    “陛下昨日觀百戲,百姓皆稱聖君與民同樂。”
    中書令柳奭的聲音打斷思緒。
    李治抬眼,正看見王皇後的這位舅舅捋著胡須,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試探。
    他下意識摸了摸袖口,那裏還殘留著昨日蹴鞠時被武媚娘抓出的血痕。
    “同樂?”
    李治輕笑一聲,指尖敲了敲桌案:
    “朕登安福門,非為聲樂,乃察民俗之奢儉。”
    他掃過殿內諸位大臣華美的朝服,落在長孫無忌腰間的羊脂玉帶上 那是太宗皇帝親賜的,雕工之精細,遠勝他今日佩戴的蹀躞帶。
    殿內突然靜得落針可聞。
    王德順捧著漆盤的手微微發抖,前日焚燒鞠時的焦糊味仿佛又鑽進鼻腔。
    他想起昨日退朝後,李治獨自在偏殿盯著鞠殘骸出神,最後用朱筆在奏疏上畫了個大大的 “戒” 字,墨跡透紙背,像極了被燒穿的鞠洞。
    “胡人擊鞠,朕曾於武德殿見過一次。”
    李治的聲音陡然低沉:
    “昨日朕甫一登樓,他們便賣力表演,無非是想投朕所好。”
    他望向窗外,幾名宦官正抬著鎏金香爐經過,陽光落在香爐的寶石鑲嵌上,折射出五彩光芒 這讓他想起武媚娘昨日抱著李弘時,孩子眼睛裏映著的百戲燈火。
    長孫無忌輕咳一聲:
    “陛下明鑒,此等胡人,慣會揣摩上意。”
    他的目光掃過漆盤中的焦鞠,忽然想起貞觀年間,太宗皇帝為免西域諸國以珍寶邀寵,曾下令焚毀拂菻國進獻的火鼠裘。
    此刻李治的舉動,倒有幾分阿耶的遺風。 “帝王一舉一動,皆係天下。”
    李治捏起一塊鞠的殘片,焦黑碎屑落在明黃禦袍上
    “若朕多看兩眼擊鞠,明日長安貴胄必以玩鞠為風尚,國庫歲費又要多添幾筆。”
    他忽然轉頭看向柳奭
    “柳愛卿以為,前朝煬帝喜奇珍,終致亡國,教訓何在?”
    柳奭額角沁出冷汗,袍袖下的手指攥緊了笏板。
    他想起王皇後昨夜派人送來的密信,言及武媚娘借百戲邀寵,卻不想今日陛下竟拿胡人擊鞠開刀。
    “陛下聖明,此等奢靡之風,自當遏製。”
    他俯身行禮,笏板幾乎觸地。 殿外忽然傳來孩童的啼哭 是武媚娘宮中的李弘。
    李治的目光柔和了一瞬,又很快冷下來。
    他想起昨日蹴鞠時,王皇後假肚子落地的狼狽模樣,以及武媚娘撿簪子時,後頸露出的那道淡色妊娠紋。
    “傳旨,”
    他將鞠殘片扔進香爐,火焰騰起的瞬間,焦糊味混著龍腦香撲麵而來,
    “禁宗室及五品以上官員玩擊鞠,違者罰俸一年。”
    “陛下,這……” 諫議大夫魏征族孫魏元忠忍不住開口
    “擊鞠乃軍中常戲,可練騎射,若一概禁止……”
    “軍中自可練騎射,”
    李治打斷道
    “但朕要的是禁奢靡、正風俗。”
    他望向魏元忠年輕的麵孔,忽然想起魏征曾在朝堂上直諫太宗,
    “戒奢以儉”,而眼前這年輕人,倒有幾分先祖風骨
    “你若覺得朕做得不妥,可上疏言事。” 魏元忠伏地叩首
    “陛下納諫如流,乃大唐之福。”
    退朝後,李治獨留長孫無忌在殿內。
    “舅舅可知。” 他盯著香爐中漸漸冷卻的鞠灰
    “昨日擊鞠時,朕看見武昭儀眼中有光。”
    那道光,曾在她馴獅子驄時閃過,在她抱著李弘笑時閃過,此刻想起,竟讓他胸口發悶。
    長孫無忌捋須的手頓了頓:
    “陛下當以江山為重。”
    他故意忽略李治眼底的掙紮
    “王皇後無子,武昭儀有子,此乃陛下家事,亦是國事。”
    李治捏了捏眉心,想起昨夜在蓬萊宮,武媚娘解開衣襟喂李弘時,露出的腹部妊娠紋。她當時說:
    “弘兒將來若學擊鞠,臣妾必叫他先讀《貞觀政要》。”
    此刻想來,竟像是預防針。
    “明日你帶李忠來見朕。”
    他突然開口
    “該讓這孩子多接觸些政務了。”
    長孫無忌心下了然,躬身應下。
    走出太極殿時,他看見王德順正指揮宮人清掃鞠灰,忽然想起李治登基前,曾在感業寺對武媚娘說
    “不相見爭如不見”
    如今卻因一個鞠,牽出這許多心思 ,
    帝王家的情與權,果然比長安的棋盤街還要錯綜複雜。
    酉時三刻,武媚娘坐在蓬萊宮廊下,看著乳母抱著李弘在庭院裏逗弄鸚鵡。
    孩子忽然伸手去抓鸚鵡尾羽,奶聲奶氣地笑起來。
    她摸了摸袖中藏著的鞠殘片,想起今早王德順來傳旨時,特意多留了一句:
    “聖人說,焚鞠非為絕樂,乃戒己身。”
    “殿下,陛下讓您教小皇子讀《貞觀政要》。”
    貼身宮女捧著書卷走來。
    武媚娘翻開書頁,目光落在 “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 幾句上,忽然輕笑出聲。
    她轉頭望向太極殿方向,夕陽的餘暉正為那座巍峨宮殿鍍上金邊,卻照不穿深宮裏的重重人心。
    永徽三年的這個二月,就在焚燒的鞠灰與朝臣的叩首中,悄然走向尾聲。
    李治在禦書房批閱奏疏時,忽然聞到遠處飄來的乳香是李弘身上的味道。
    他摸出懷中珍藏的武媚娘舊帕,帕角繡著的並蒂蓮已有些褪色,卻比殿內任何一件珍寶都要珍貴。
    他輕輕地將那塊素淨的帕子放在了《貞觀政要》的下方,仿佛它是一件珍貴的寶物,需要被小心翼翼地保護起來。
    然後,他緩緩地提起筆,蘸飽了墨汁,在潔白的宣紙上落下了第一筆。
    “朕非亡國之君,然守成之責,重於泰山。”
    這一行字,如同一股清泉,從他的筆尖流淌而出,字跡清晰而有力。
    他的筆觸間透露出一種沉穩和堅定,似乎在向世人宣告著他的決心和信念。
    喜歡大唐:實習生穿越竟成臨川公主!請大家收藏:()大唐:實習生穿越竟成臨川公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