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東幸洛陽行

字數:3816   加入書籤

A+A-


    顯慶二年潤正月廿一,長安的積雪在暖陽的照耀下,剛剛融化了一半。
    然而,紫宸殿的台階前,卻已經鋪滿了新抽出的柳芽,嫩綠嫩綠的,仿佛在向人們宣告春天的到來。
    李治坐在龍椅上,將一份來自西域的軍報輕輕推到了案幾的一側。
    他抬起頭,看著侍立在一旁的武媚娘,微笑著說道:
    “蘇海政在涼州呈上了折子,說他已經與阿史那兄弟會合,哥邏祿部的都督府也已經建立起來了。”
    武媚娘此時正親自為李治續上一杯熱茶,聽到他的話後,柔聲笑道:
    “陛下前些日子還為西域的局勢擔憂不已,如今總算是可以鬆一口氣了。”
    她小心翼翼地將青瓷茶盞放在案麵上,然後伸出手指,輕輕地掠過輿圖上標注的陰山和大漠兩個地方。
    “隻是這兩個地方剛剛建立起來,恐怕還需要朝廷派遣一些有能力的官員去鎮守才行。”
    武媚娘若有所思地說道。
    李治點了點頭,他的目光落在了武媚娘的手上,隻見她的手指纖細而修長,如白玉般溫潤。
    他伸出手,緊緊握住了武媚娘的手,感受著她掌心傳來的暖爐餘溫。
    “朕已經讓吏部擬定了一份名單,過幾日就會派遣他們前往哥邏祿部。
    ”李治說道,“不過,洛陽那邊的春闈考試,考官的人選也該定下來了。”
    他的視線從武媚娘的手上移開,望向窗外那逐漸濃鬱的春意。
    突然間,他像是下定了決心一般,站起身來,對武媚娘說道:
    “去準備車駕吧,今日我們就啟程前往東都洛陽。”
    內侍們匆忙奔走,傳遞著聖旨。半個時辰後,朱雀大街上突然響起了清脆而響亮的金鉦聲,那是禁軍開道的信號。
    武媚娘迅速換上了一身素雅的常服,在宮女們的簇擁下登上了華麗的鳳輦。
    透過輕薄的紗簾,她遠遠地望見李治的龍輿正緩緩地駛出承天門,那輛巨大的車駕在陽光下閃耀著金色的光芒,顯得格外威嚴莊重。
    街道兩旁,百姓們早已跪伏在地,他們低著頭,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然而,那些天真無邪的孩童們卻難以抑製內心的好奇,盡管被父母緊緊地按著腦袋,還是忍不住偷偷地抬起眼睛,打量著這支浩浩蕩蕩的隊伍。
    車駕一路前行,終於來到了灞橋。李治突然下令,讓人傳話給武媚娘,要她前來與自己一同立於橋頭。
    武媚娘急忙下了鳳輦,快步走到李治身邊。
    兩人並肩而立,一同眺望著橋下的渭水。
    渭水在陽光的照耀下泛著粼粼波光,宛如一條銀色的綢帶蜿蜒流淌。
    李治凝視著遠方,不禁感歎道:
    “去年的這個時候,朕還在這裏送別程知節西征,如今卻要往東去了。”
    他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絲淡淡的惆悵。
    武媚娘輕輕地接過宮人遞來的披風,溫柔地為李治披上。
    然後,她輕聲說道:
    “聖人此次東行,是為了東都的漕運能夠更加便利,同時也是為了兼顧山東的災情。這並非是貪圖安逸,而是出於對國家和百姓的關心。”
    就在他們交談之時,隻見內侍省少監腳步匆匆地趕來,一臉焦急地稟報:
    “聖人,洛陽宮使派人來報,西苑的梅花已經盛開得如詩如畫,美不勝收。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洛水沿岸的棧道目前仍在修繕之中,恐怕需要繞行邙山。”
    李治微微頷首,表示知曉,然後吩咐道:
    “告訴他們不必匆忙完工,朕此次出行本就是為了舒緩行程,順便體察一下民情。”
    武媚娘在一旁輕聲附和道:
    “陛下如此仁慈寬厚,沿途的百姓必定會對陛下感恩戴德。”
    當車駕緩緩駛入河南地界時,忽然遇到了一隊正朝著長安方向行進的漕運官船。
    李治見狀,隨即下令讓船隻停靠岸邊,並召見了漕運使,詢問起今年的糧運狀況。
    那位漕運官員趕忙跪在船頭,恭敬地回話:
    “回稟聖人,東都的糧倉已經儲備了足夠三個月的糧草。不過,由於黃河淩汛剛剛過去,部分河道還需要進行清淤工作。”
    李治略作思考,然後沉穩地說道:
    “傳朕旨意,讓戶部撥出一些銀兩,務必確保在春耕之前完成清淤工程。”
    隨著暮色漸漸降臨,李治的隊伍最終抵達了偃師行宮,決定在此處駐蹕過夜。
    晚膳過後,李治與武媚娘攜手漫步在宮廊之下。
    微風輕拂,月色如水,兩人的身影在月光下顯得格外和諧。
    走著走著,李治忽見前方有幾名宮人正忙碌地收拾行囊,他心生好奇,便開口問道:
    “明日便能抵達洛陽了吧?”
    武媚娘聞言,抬頭望向天邊那彎彎的新月,若有所思地回答道:
    “按行程安排,理應是後日清晨抵達洛陽。不過,沿途百姓夾道迎送,想必行程會稍有耽擱。”
    她微微一笑,繼續說道:
    “妾身方才路過時,偶然聽到幾個老丈閑聊,他們說陛下比先帝時來得更為頻繁,東都的商鋪都殷切盼望著陛下的駕臨呢。”
    李治聽後,嘴角也不禁泛起一絲微笑,他緊緊握住武媚娘的手腕,腳步也隨之慢了下來。
    稍作停頓,李治感慨地說道:
    “先帝在位時,長安與洛陽地位相當,並無偏頗。然而如今西域局勢動蕩不安,東都的漕運對於接濟河西軍餉至關重要,朕不得不時常前來洛陽。”
    說到此處,李治忽然像是想起了什麽似的,他的聲音不自覺地壓低了一些,似乎有些顧慮地對武媚娘說道:
    “隻是長安的那些老臣們,總是念叨著東幸勞民傷財,媚娘,你覺得他們是否認為朕過於貪圖享樂呢?”
    武媚娘微微一笑,她抬起手來,輕輕地為李治整理了一下他的衣襟,溫柔地說道:
    “聖人是為江山社稷著想,那些酸腐之言又何必放在心上呢?明日過鞏縣時,媚娘願陪陛下一同去看看那洛口倉,也好讓百姓們知道陛下此番東幸,乃是為了糧草轉運之事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