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遷都洛陽(一)

字數:4408   加入書籤

A+A-


    車駕緩緩地駛出了鄭州城,李治坐在馬車裏,心情有些沉重。
    他透過車窗,回望城外那片廣袤的田野,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感慨。
    “新鄭講武是為了強兵,鄭州施恩是為了安民。
    文武相輔,才能讓天下安定啊。”李治轉頭對身旁的宰相說道。
    宰相微微點頭,表示讚同。李治接著說
    “往後各州巡查,都要如此,既要查刑獄、看農桑,也要不忘體恤百姓、優撫舊臣。隻有這樣,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十二月乙卯日,天還未亮,洛陽宮的內侍們就已經在城外迎候了。
    李治的車駕剛過汜水關,遠遠地,他便望見了洛陽城的朱雀門輪廓。那高大的門樓在晨曦中顯得格外莊嚴。
    隨行的禮部官員趕忙上前稟報
    “聖人,洛陽宮已按規製布置妥當,百官將於明日在應天門朝見。”
    李治聽後,滿意地點點頭,心中對這次巡查充滿了期待。
    李治輕輕掀起車簾,目光投向車窗外。隻見道路兩旁,百姓們夾道歡迎,臉上洋溢著欣喜和期待。
    他轉頭看向身旁的武媚娘,微笑著說道
    “洛陽自古以來便是王都,此次前來,定要讓百姓們知曉朝廷撫治關東的決心和誠意。”
    車駕緩緩駛入洛陽城,城中張燈結彩,熱鬧非凡。
    洛陽縣令薛任敬早已率領一眾鄉紳在街道兩側跪地迎接。
    李治見狀,連忙下令車駕稍作停留,然後對著薛任敬說道
    “諸位免禮吧。”
    薛任敬趕忙起身,恭敬地回答道
    “謝聖人隆恩。”
    李治接著問道“今年秋收情況如何?百姓們過冬的糧草是否充足?”
    薛任敬略作思索,隨即答道
    “回聖人,托聖人洪福,今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官倉已經備足了足夠的過冬糧食,而那些貧困的人家,也都領到了相應的救濟。”
    李治聽後,滿意地點了點頭
    “如此甚好。民生之事,切不可有絲毫懈怠。若有困難,務必即刻上報。”
    次日清晨,李治入住洛陽宮後,便在太極殿召見了河南府的各級官員。
    眾人皆身著朝服,早早地在殿內等候。李治端坐於龍椅之上,威嚴而莊重。
    待眾人參拜完畢,他開口問道“
    朕想了解一下關中與關東的漕運情況,諸位愛卿可有奏報?”
    轉運使趕忙出列,跪地奏道
    “啟稟陛下,近年來關中地區收成欠佳,糧米大多需要從洛陽調運。然而,由於路途遙遠,沿途損耗頗大。若是能將洛陽設為都城,便可省去一半的轉運費用。”
    李治低頭沉思了一會兒,然後抬起頭來,目光掃過朝堂上的眾臣,緩緩說道
    “這件事情關係到國家的根本,不能倉促決定,需要再仔細商議一下。目前,先把洛陽宮的衙署修繕好,讓各個司官署按照長安的規製分別設立。”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就到了丁卯日。
    這天清晨,李治早早地來到了乾元殿,準備上朝。
    在朝堂上,李治鄭重地提出了遷都的議題
    “長安地處關西,位置偏遠,對於關東和河北地區的治理存在諸多不便。而洛陽位於天下的中心,交通便利,特別是漕運非常發達。所以,朕打算將首都遷往洛陽,各位愛卿對此有什麽看法呢?”
    李治的話音剛落,朝堂上頓時一片嘩然。
    禦史們紛紛站出來表示反對,其中一位禦史高聲說道
    “長安是我們祖宗的基業,遷都恐怕會動搖國家的根本啊!”
    這時,武媚娘在簾子後麵輕聲對李治說
    “聖人,您可以問問諸位大臣關於關東賑災的事情。”
    李治聽了武媚娘的話,微微點頭,表示明白
    “去年河南遭遇嚴重水災,為了賑濟災民,朝廷緊急從長安調運賑災糧草。
    然而,由於路途遙遠,這批糧草竟然耗時長達半月之久才最終抵達災區。麵對如此艱難的運輸狀況,有人提出了一個關鍵問題若以洛陽為都,三日便可運達,這兩者相比,孰優孰劣呢?”
    戶部尚書郝運聞聽此言,趕忙上前奏道
    “陛下,臣以為您所言極是。洛陽不僅倉儲充足,而且水路交通十分便利,確實比長安更適宜作為都城啊。”
    緊接著,幾位德高望重的老臣也紛紛附和,表示讚同遷都洛陽的提議。
    他們認為,遷都不僅有利於兼顧關東地區的民生問題,還能更好地加強邊防防禦。
    就在當日午時,唐高宗李治經過深思熟慮後,正式下達了一道聖旨
    “自今日起,大唐的首都將遷至洛陽,並將洛陽改稱為神都,而長安則被定為西京。同時,命令相關部門立刻著手進行遷都事宜,六部衙署必須在三個月內完成搬遷工作。此外,宗室親王府邸也將按照品級分配到洛陽的宅第。”
    這道聖旨一下,洛陽宮的官吏們頓時忙碌起來。
    吏部下派的官員迅速行動,開始詳細登記各部門需要搬遷的文書和物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而工部的官員們則馬不停蹄地開始修繕官署,以確保新的都城能夠順利運轉。
    午後,陽光正好,李治與武媚娘一同登上了洛陽宮的則天門。
    站在城樓上,他們俯瞰著城中的繁華景象,心中湧起一股豪邁之情。
    武媚娘指著城中的街道和建築
    “聖人,此次遷都洛陽,實乃英明之舉。洛陽地處中原,交通便利,漕運通江淮,可保中樞無缺糧之憂;北望河北,能快速調度兵馬,如此一來,國家便可長治久安。”
    李治聽後,微笑著點頭,表示讚同
    “朕亦有此意。洛陽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且氣候宜人,物產豐富,實乃建都之良地。”
    接著,李治下令傳旨下去,遷都期間,洛陽城內商戶免稅半年,以鼓勵商業發展;
    工匠服役者給雙倍工錢,以保障工程順利進行;同時,嚴禁官員擾民,確保百姓生活不受影響。
    三日後,遷都的細則文書正式發往各州。
    文書中詳細規定了各項事宜,其中包括
    長安的太廟將予以保留,四時祭祀依舊進行;
    洛陽新建的太廟則需供奉曆代先帝神位,以彰顯皇家威嚴;
    官員家屬隨遷者,由官府統一安排臨時住所,以解決他們的居住問題;
    科舉考試自明年起將在洛陽舉行,以方便各地學子前來應試。
    河南府接到文書後,不敢怠慢,立刻組織人手清理閑置官宅,為即將遷來的官員們做好準備。
    一時間,洛陽城內熱鬧非凡,人們都在為遷都之事忙碌著。
    喜歡大唐實習生穿越竟成臨川公主!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唐實習生穿越竟成臨川公主!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