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外號——司馬牛和拗相公

字數:3442   加入書籤

A+A-


    各個時空的皇帝,尤其是宋仁宗之前的皇帝都十分驚異,還有如此仁慈的皇帝?
    大臣拽著衣服噴口水,都不發火的?
    趙匡胤聽到盤點到宋朝的皇帝,以為也是如同什麽神醫棋聖之流,不免緊皺眉頭,到了此刻才漸漸鬆開。
    仁君啊,出了如此多的名臣能將,想必也是盛景氣象,隻是為何後世人的彈幕總是讓他覺察出一絲陰陽怪氣的味道,為何要叫做‘大送’而不是‘大宋’?
    “仁嗎?過仁且懦,分明是‘宋’,卻被稱為‘送’,難道這位仁宗也予外敵一味寬仁?”李世民有些不解。
    “父皇,天幕上說同時代的遼國皇帝都為其哭喪,想來這位仁宗也讓敵人欽佩才對。”李泰出聲道。
    一邊的李承乾卻有不同的見解,“這後世之人說的負麵評價應當也是和‘送’字有關係,應當是和父皇說的那樣,仁且懦。”
    “先看天幕之上那些彈幕如何說。”李世民沒有馬上下定論,而是又看著天幕。
    朱清穀繼續說,“許多宋代名臣,都是在仁宗一朝科考,然後漸漸聲名顯揚,以至於名垂千古。”
    “比如說馮夢龍的偶像蘇軾,以及蘇軾的弟弟蘇澈,文壇巨星王安石、歐陽修、司馬光、曾鞏等等,不是在本朝科舉上岸,但在本朝也開始揚名的也有晏殊、範仲淹、狄青、種世衡等等,或名臣或名將。”
    “後世出名的唐宋八大家,除了唐代的韓愈、柳宗元,王安石、司馬光、歐陽修、曾鞏、蘇洵、蘇軾、蘇轍六人,全部出自仁宗朝。”
    “不討論大送骨頭軟,對外輸出永遠都是忍一時風平浪靜的主要政策,他對士大夫關懷備至,對身邊的人仁慈博愛,才讓這一朝噴湧出如此多的人才,在華夏曆史上的文化成就極高,明代文學家李贄便認為宋仁宗一朝中‘钜公輩出,尤千載一時也’。”
    [宋吧,你說吧,我對他是又愛又恨,怒其不爭哀其不幸。]
    [是在說大送啊,那我走了。]
    [主要還是因為大佬們出現在語文書上曆史書上,我對他們持有濾鏡,但你祛魅之後再看看這些名臣,司馬光把將士們好不容易打下來的地送回去,我???]
    [王安石也是,改革太激進了,而且脫離現實,改得人心惶惶。]
    [那些士大夫個個都是蝗蟲,你一改,那是要從他們手裏搶蛋糕搶錢,誰會願意?]
    本來還在說名臣能將,不知道多少人高興自己也位列其中,之前還有些羨慕包拯直諫之名傳遍天下,現在被點到的人也有點美滋滋的。
    但是一聽後麵陰陽怪氣的話也感覺不對頭了,尤其是說‘士大夫都是蝗蟲’,簡直就是戳了肺管子,點燃了煙花倉庫了。
    不少人就朝著天幕上麵罵——
    “爾等後世子孫懂什麽?西夏貧瘠苦寒,又是趁人之危,留下這些地方不過是無謂的浪費。”
    “沒有士大夫,皇帝如何治理天下?優待士人,乃是自古有之!”
    “青苗貸貽害無窮,又有人用新法從中謀利,他王介甫為了改革,難道不是弄得百姓怨聲載道嗎?”
    ……
    “骨頭軟?也的確骨頭軟!所以才有靖康恥,帝王南逃!”朱元璋冷哼一聲,“所以咱就是要撥亂反正,驅除韃虜,恢複中華,要是讓咱知道哪個後世子孫軟骨頭,咱就是變成鬼,也要去找你!”
    說著這話的時候,都是幽幽的看著朱棣。
    朱棣頭皮發麻的趕緊躲到了朱標身後去,然後朱元璋又幽幽的掃視過朱樉朱棢,“你們也是,最好不要讓咱抓到什麽小尾巴。”
    朱樉朱棢馬上就一個激靈,趕緊說道,“沒有,沒有,爹保證沒有。”
    ……
    “大宋有好也有不好的地方,每一個朝代都是一樣,不過取決於好的地方有沒有值得稱道之處……既然都說到宋了,我們把話題聊得輕鬆一些,也提一提宋朝文人們的外號。”
    “比如說司馬光的外號就是司馬牛!”
    “這個外號來自於蘇軾,在討論役法問題的時候,蘇軾認為役法利弊參半,不一定要完全廢棄,但是司馬光堅持要完全廢棄,蘇軾就覺得司馬光很是固執,下朝之後氣衝衝的回到家裏徘徊了好幾步,生氣的說‘司馬牛!司馬牛!’”
    “這裏就是說司馬光脾氣如同強牛一樣,不懂變通。”
    [哈哈哈,這我有畫麵感了,把咱們蘇大大氣得胡子都要翹起來了。]
    [的確挺牛的,但凡出名的人多多少少都有點執拗的。]
    [如果不是《資治通鑒》保他,就憑他為了全盤否定王安石變法而送土這件事情,我真的能罵人,將士的命不是命?]
    [還說因為西夏政變的時候偷襲得到的土地不道德,所以要把地給送回去,真的是氣死人了,大送倒是仁慈了,也沒見得把遼國西夏這些狼給喂熟]
    朝堂之上,又不少人聽到司馬光的這個外號,有些憋笑,但還是偷偷的瞄看著司馬光。
    司馬光倒是麵色無畏,哪怕是被後世人這麽點評。
    但隻要是人就做不到心中毫無波瀾。
    為何後世人會對這些苦寒之地如此執著,況且大國氣度,又何須趁虛而入?
    而這個時候蘇軾已經不在朝堂之上,看著天幕,還是不免想到以前曾經說的‘司馬牛’,那個時候自己的確氣得不行,現在倒也很好,到處都有風景可看,無需受氣。
    朱清穀原來的計劃有些被打亂,主要是現在看在線觀眾一下子多了起來,幹脆也繼續講講宋朝的文人。
    “除了司馬牛之外,還有一位‘拗相公’——王安石。”
    “王安石執拗和倔強的個性也是他被稱作是‘拗相公’的原因之一,他在生活中不拘小節,想怎麽樣就怎麽樣,根本不管別人的目光,也就是這樣子性格人,才能無所畏懼的推動變法,並且說出了那句話——‘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喜歡直播通古代後,我把係統上交國家請大家收藏:()直播通古代後,我把係統上交國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