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出師表
字數:3955 加入書籤
劉備著令人把劉禪提過來,然後怎麽看都不順眼,然而這個時候的劉禪就已經知道抱諸葛亮的大腿了。
“相父,相父,救命!”
諸葛亮把人護在身後,對劉備說,“大王,王太子還小。”
劉備怒氣衝天,“過來!”
劉禪把自己藏得嚴嚴實實的,“不過!”
“過來!”
“不過!”
“過來!”
這一對父子還在這裏較勁,蜀漢陣營裏不免也有人起了想要動歪心思的想法。
天幕之上還沒有結束。
而是逐漸浮現出了一道帶著滄桑的聲音,他一字一句的念著《出師表》,那就是一個長輩對於一個小輩的殷切關懷。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一直到末尾,大家才發現,劉禪用的那幾個人全部都是諸葛亮在出師表當中提到過的。
估計諸葛亮自己也想不到劉禪比這些人能活多了。
而後世人也是用大白話來解讀出師表,於是天幕下更多的人也就明白了。
許多人平民百姓識字的途徑都是通過天幕,他們沒學過曆史,不知道諸葛亮是什麽人,就是聽著天幕說,覺得他是一個很厲害的人。
可是天幕一把出師表用大白話說出來之後,他們一下子就知道了。
總結一下出師表就是——
[你爸走得早,現在也不太平,你要多學學你爸,不要寒了老兄弟的心,你長大了要自己想一想。]
[老人們都是風裏雨裏一起過來的,要信任他們。小郭、老費、董哥都有經驗,你要和他們多學學,看看他們怎麽做事,怎麽說話的。]
……
[你爸走了之後,叔叔我愁啊,就怕對不起你爸留下來的基業,叔叔要去開拓市場了,你要對家裏大小事情多上點心……]
[不知不覺話就說這麽多了,小子保重!]
光是看完這一些話,劉備也不自覺丟下了手中的鞭子,流下眼淚。
這一刻劉備父子兩個淚水漣漣。
“孔明——”
“相父——”
兩張麵孔一下子看向他,諸葛亮搖頭無奈歎笑,“唉……”
“為何孤營中就沒有這等……”曹操嫉妒劉大耳,關羽也不願意留下,諸葛亮這等人才也在他那邊,而自己這邊,奉孝早死,文若也和自己離心離德!
“該死的劉大耳!”
別說曹操嫉妒,孫權也嫉妒,他想到周瑜,但又有點說不清楚道不明的感覺,也是長歎一口氣。
最誇張的還要屬李世民,看到出師表也是淚水漣漣,想到了自己的幾個孩子,這樣的殷切囑托,他也想要對自己的子女說說。
沒有什麽是比老父親更加感同身受的了。
朱元璋也想到了朱標,如果天幕沒有出現,朱標英年早逝,也是自己一輩子的痛,現在一切都改變了,自己絕對不會讓標兒這麽早走!
永樂朱棣想了想自己那三個好大兒,些微的感動馬上收回來了。
憂愁他們還不如憂愁自己。
“劉禪投降之後,後主劉禪以及一些蜀漢大臣被遷往洛陽居住,司馬昭為了試探他有沒有複國之心,就設宴款待,並且安排了蜀地的歌舞表演,在場的蜀漢舊臣都看得觸景生情,隻有劉禪看得津津有味,嬉笑自若。”
“司馬昭問劉禪,‘頗思蜀否?’劉禪回答道,‘此間樂,不思蜀。’”
“舊臣郤正知道後,悄悄教他怎麽應答,結果下一回司馬昭又問,劉禪就按照郤正教的說話,司馬昭就說這怎麽像是郤正說的話,劉禪說就是郤正教的。”
“司馬昭左右的人聽了之後,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後來的人用‘樂不思蜀’來諷刺那些忘掉自己國家或者根本的人。”
“但是現代的人也覺得劉禪這是大智若愚,如果他流露出一點心思,估計他或者這些蜀漢舊臣都有性命之憂,但也有人批判他說,明明還有薑維等人有一搏之力,為何要投降,妥妥的昏君無疑!”
“後來的人對於劉禪也多有褒貶,諸葛亮、張溫對劉禪有溢美之詞,蜀漢孟達、孫吳薛珝、曹魏司馬昭就覺得他庸碌,晉朝一些人覺得他是被宦官黃皓所惑,所以誤國,一些人也認為他本性忠厚,無害賢之心。”
“宋元一些學者覺得他昏庸無能,清初一些人又認為蜀漢亡乃是漢室氣數已經盡了,並不是劉禪的過錯。”
“我們來看一看那個時候的情況。”
“司馬昭伐蜀的時候,鍾會十多萬大軍伐漢中,鄧艾三萬多人,蜀漢的兵力十多萬人,又要分守各地,兵力處於劣勢。”
“後來漢中防線被鍾會突破,薑維在劍閣擋住,但是鄧艾偷渡陰平,奇襲江油,擊敗諸葛瞻,兵臨成都,蜀漢都城直接暴露在敵軍之下。”
“還有就是蜀漢內部派係鬥爭十分激烈,益州勢力和外來勢力存在矛盾,他們對蜀漢政權忠誠度不高。”
“再一個也確確實實和劉禪脫不了幹係,那就是劉禪平庸,寵幸黃皓,導致政治腐敗。”
“還有蜀漢的地狹民少,長期作戰百姓生活困苦,和曹魏相比,劣勢實在是太多了。”
朱清穀就是從各個方麵分析,也不全是劉禪的原因,但劉禪也有原因,隻能說天予漢室亡。
而漢朝的許多皇帝也有些微歎,其實他們倒是不怪劉禪了。
漢室能夠興盛幾百年,到了後麵其實已經沒有真正的漢了,到後麵幾十年,還有那個人聲稱食過漢祿?念漢恩?
其實從被董卓逼迫遷都開始,大漢就已經亡了。
後麵的蜀漢更像是微弱的燭火,依舊能夠吸引來不少的人忠誠,他們還記得大漢,後麵還有漢族,還記得漢武鑄漢魂,就已經夠了。
其實大漢死了,大漢也沒有死!
蜀漢已經讓大漢足夠體麵了。
現在的漢朝帝王都沒有發彈幕,都隻是在靜靜的看著。
劉備重重的把手蓋在劉禪的頭上,濃重的歎了一口氣。
對於這種情況多多少少有些預料。
他知道這孩子的資質的,隻能夠當一個守成之君,或許在平和之時,還頗有賢名,就像是那宋朝的仁宗一樣,但是現在需要的不是這樣的君主。
喜歡直播通古代後,我把係統上交國家請大家收藏:()直播通古代後,我把係統上交國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