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隨朕一戰
字數:3962 加入書籤
朱清穀更是笑得厲害,像隻狐狸一樣,馬上就開始推太極了,“我不會打仗啊,專業的事應該專業的人來,這方麵還是要聽李先生的。”
曆朝曆代一看天幕打開,就有這麽喜劇的一幕,一早上的心情就舒暢了,也在天幕之上嘻嘻哈哈的。
有門神去,那不是保佑嗎?)
哈哈哈,越說鄂國公就越幽怨了。)
唐朝的名將不滅一國不算,有可多可用之人了。)
應該也在點檢軍用。)
能看太宗領兵打仗,那可真是三生有幸。)
太宗,別忘了把小島和後世那些棒國人的祖先都打一頓!)
說到島國,李世民的神情也完完全全的嚴肅起來,從天幕隱約猜到後來一些曆史。
不過太宗先生換了一種玩法,他直接就冊封了幾個都督、刺史,如果他們臣服,或者是上貢,那麽不管是什麽勢力都冊封。
多扶持新勢力,打擊舊勢力,等新勢力變舊了,就又該扶持下一輪新勢力了。
亂,可以將一個地方的文明打得七零八落,亂,可以讓他們無暇發展。
不戰而屈人之兵為上策。
這裏的笑鬧,不過是片刻,他們始終還是要上朝的。
昨日忙碌也不怎麽看得真切,現在天邊微光,這座比現代西安古都規劃還要大十倍的長安城就這樣展露在他們麵前。
進入皇城當中,裏麵的氣魄遠甚明清二朝的紫禁城。
天幕中其他時空的人不免感歎,這天底下有多少人是能夠去過皇宮的呢?
更不用說見識唐朝的皇城了。
太極殿前兩側有雙臂環繞式的翔鸞棲鳳,所有的殿閣均建立在高台之上,皇家的尊嚴便展露無疑了。
果真有王維詩中‘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的雄渾氣魄了。
茅鶴軒和白琴、王夢夢的他們都感歎這樣華麗的宮殿。
茅鶴軒感慨道,“考古發掘中統計,太液池畔的興慶宮留下的蓮花瓦當都有七十三種,再怎麽複原,怎麽模擬,都不如現實中看到的富麗堂皇。”
上階梯之時,一些官員也看到一個短頭發,穿著羽絨服的幹瘦老頭,手裏拿著放大鏡在看著欄杆。
他們也看天幕,自然知道這是那位後世的茅老,七十多歲了,還在鑽研,換做是現在,就是一代大儒,他們豈敢小看?
而朱清穀因為係統時不時的將畫麵反哺回來讓她看看這些古人的反應,也偶爾能夠看到他們身後的建築物,該吃驚完的都吃驚完了。
別說這些了,就連後妃居住的掖庭宮都很大,是明清宮殿中妃嬪居住地方的數倍大小。
從明朝紫禁城中也不免看出他們對隋唐宮殿的模仿,但是已經沒有那樣的雄渾氣魄了。
茅鶴軒畢竟不是專門研究建築的,而且現在也研究不完,他們在很角落的地方等待上朝,不會跪拜,也不打算打擾秩序。
今日上朝異常的隆重,他們也知道還有曆朝曆代的目光在看著呢。
有些站於末尾的臣子有些緊張,因為他們知道天幕下有許許多多的人在看他們呢。
但是李世民卻很放鬆,他是天可汗,是這唐朝天下的執掌者,這裏是他的主場。
茅鶴軒以及屏幕前應對大組的一些曆史學家已經開始拿出小本本記錄起來了,就連廖明也頗感興趣的拿出了一個錄像機拍攝。
他對於古文化也是很感興趣的。
唐朝臣子行跪拜禮,以頭接觸地麵的時間稍長,更顯恭敬,在‘再拜’之後,行了稽首禮,一邊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一邊行拜舞。
他們還看見末尾的幾個官員不會跳,很是生澀的模仿著他們的上司手舞足蹈,模樣頗為搞笑。
就連五大三粗的幾個將領,現在好像也變成了靈活的舞蹈家,舞動得十分有力。
茅鶴軒小聲的說,“這種拜舞第一次出現在隋朝的史書當中,後來在唐朝很流行,不過一般都是很隆重的場合,比如說上朝或者是祭祀的時候,當然也不是每一次上朝都這麽隆重的。”
朱清穀一下子就明白了,這是給他們看的。
這個時候也有了‘皇上’和‘萬歲’的稱呼,這種稱呼一般都是書麵語,後者也是比較隆重正式的場合才說。
之後的臣子上報,他們也是聽得津津有味的。
比如說某某地的民生,又或者某地發生災害,需要多少物資,戶部官員會討論合理預算,刑部官員匯報重大案件的判決,關於邊疆問題該如何。
還有某某官員推薦人才。
茅鶴軒在旁邊小聲科普著一些早年的事情。
比如說貞觀二年的時候,房玄齡和杜如晦因為公文太多,無法協助李世民處理國事,李世民就對他們說,你們應該為我分憂,這些瑣碎事情應該交給左右丞處理,你們要為我尋求賢士。
而當時的宰相封德彝沒有為他尋訪人才,還被李世民點名批評。
所以現在舉薦人才已經成為了上朝的重要事情之一。
朱清穀和廖明他們都聽得津津有味,有些不明白的地方,茅鶴軒也都梳理給他們聽。
就連天幕之下的人以他們的視角看過去,又可以聽見上朝,可以聽見那位天子和朝臣的話,也可以聽到茅鶴軒的分析。
甚至茅鶴軒也是引經據典,對於初唐的這些名人事跡記得門兒清。
他是研究曆史,可曆史浩如煙海,他窮盡一生也研究不盡,所以還是有主研的,那就是唐史。
而他的話語也讓天幕下不少研究曆史的古人想要交流一番。
比如說司馬光、歐陽修、王世貞、顧炎武、趙翼等人。
話語當中,就已經談到了出兵之事。
所有人都知道他們此行要出兵安西,已經做好了萬全之策。
此時,李世民已經讓人請他們一行人上朝。
“朱姑娘,不知何日動身?朕一想到他們仍在等待,就不願他們念想落空,所以心急如焚。”李世民臉上滿是動容。
朱清穀也堅定了眼神,“明日,明日辰時。”
李世民站力起身,雙手複立,心中鏗鏘,看向自己的文臣武將,“諸位,可願隨朕一戰?”
“臣願!”
“臣願!”
“臣願!”
喜歡直播通古代後,我把係統上交國家請大家收藏:()直播通古代後,我把係統上交國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