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遏製曹操,布局北海

字數:4486   加入書籤

A+A-


    陳留。
    自從收服了甘寧,又讓劉羽得到了四匹汗血寶馬,以及數百匹西涼健馬,劉羽的實力,也小賺一波。
    與此同時,與陳留接壤的東郡太守橋瑁,雖說向劉羽遞交的投降書信。
    卻擔憂自己貿然的跑到了陳留郡,劉羽會怪罪自己。
    到時很有可能就是羊入虎口,有去無回了。
    因此隻是交上書信,並沒有主動前往投降的意思。
    劉羽上次就已經公告天下。
    一定時間之內,不來陳留負荊請罪,按照謀逆罪論處,應當誅其九族。
    為了實現自己的諾言,當即便讓黃忠領軍,攻打東郡。
    此時各路諸侯的情況。
    右北平太守公孫瓚退守右北平,正在與幽州牧劉虞掰扯,暫時沒有太大的動靜。
    嶽飛派遣楊再興為先鋒,主力大軍兵臨壺關,做出一副大舉進攻冀州的態勢。
    冀州牧韓馥與渤海太守袁紹,還在擔憂嶽飛是否進軍冀州,正在緊鑼密鼓做出一係列的防備。
    加之袁紹記著韓馥的冀州,這段時間以來,一直都在想盡一切辦法,逼著韓馥相讓冀州,自然無暇他顧。
    至於曹操,就更不用說,正在緊鑼密鼓地奪取青州。
    中原之地,也是亂成了一鍋粥。
    南陽太守袁術,以江東猛虎孫堅為先鋒,大規模進攻豫州。
    豫州刺史孔侑接連戰敗,損兵折將。
    中原其餘幾路諸侯被夾在袁術與劉羽之間,正瑟瑟發抖,壓根就沒有任何人前去營救東郡太守喬瑁。
    黃忠率大軍出擊,不過短短幾天時間,就已經奪取東郡全郡,並且擒獲東郡太守喬瑁。
    劉羽自然要履行諾言,當即便將喬瑁一家八百餘口,全部腰斬棄市。
    此舉既震懾了當地軍民百姓,也讓天下諸侯都為之震驚。
    他們也非常清楚,這位大漢天子是動了真格。
    一旦被抓,等待他們的,將會是死無葬身之地。
    然而從青州傳回來的一則消息,則是讓劉羽隱隱約約感覺到些許擔憂。
    根據錦衣衛傳回來的情報,曹操逃往青州之後,一戰消滅張繞又收服了平原卞喜。
    不過短短幾天時間,就已經得到了整個平原郡。
    不僅得了一郡之地,更是收降的近萬餘兵馬。
    讓其在短時間之內,實力大增不僅如此。
    曹操在得到平原之後,並不滿足,又急忙調兵遣將,攻打樂安、濟南。
    似乎想在短時間之內,攻取濟南二郡。
    劉羽非常清楚,曹操曆史起家的家底。
    便是由青州黃巾賊寇,改編而來的青州軍。
    也是曹操麾下戰鬥力最強的一支兵者。
    正是靠著這支兵馬,支持著曹操南征北戰,於官渡大敗袁紹。
    眼下青州群龍無首,大小數十支黃巾賊寇,不停的肆虐青州。
    倘若按照曆史軌跡下去,讓曹操將青州的黃巾折扣全部收拾一遍。
    不僅得到整個欽州,更是能從那些黃巾折扣青壯年當中,得到一支數萬人的軍隊。
    長此以往。將會成為劉羽的大敵。
    奈何輕舟距離劉羽的地盤,實在是過於遙遠。
    無論是從並州發兵,需經過冀州,方才能抵達欽州。
    還是從陳留發兵,需要跨越兗州、豫州之地。
    為了一個曹操,在內部內憂外患尚未完全解決的情況之下,勞師遠征,顯然是不現實的。
    恰在此時,一個人出現在劉羽的視野當中。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北海太守孔融。
    若說這些諸侯當中,最過識時務的莫過於北海太守孔融。
    孔融早就在劉羽登基之時,便親自前來洛陽,拜會劉羽。
    並且願意加入出北海的軍政大權,讓朝廷派人接收。
    隻是礙於劉羽剛剛稱帝,諸多局勢都不穩。
    即便派人強行接收北海,也無太大的作用。
    劉羽因此並未指派北海太守,隻是讓當地豪強,暫時管理北海。
    待到朝廷商定好北海太守的人選之後,再行安排。
    孔融擁有著足夠強大的名氣,又是主動來投靠的,為天下之表率。
    劉羽當即便給予孔融三公之位。
    也是為了讓天下諸侯看看,我劉羽是絕對不會虧待那些,效忠於我的人。
    能夠給的,我劉羽也絕對不會吝嗇的。
    但凡跟著我劉羽的,我吃肉必定有你們一口湯喝。
    現在看起來,還得任用孔融。
    當即便命人快馬,將孔融從洛陽請過來。
    經過一番商議之後,劉羽也做出了一係列的人事調動。
    由孔融擔任青州牧,在名義上掌管青州的一切軍政大權。
    曹操不是要奪取青州嗎。
    劉羽就將孔融安排為青州牧。
    無論是大義,還是其他曹操半點都得不到。
    頂著反賊的頭銜,曹操無論做何事都處於下乘。
    與此同時,由魏延擔任青州督尉,兼任北海太守,負責調動青州一切軍事。
    甘寧為靖海將軍,負責在北海組建一支海軍。
    至於。出征北海的軍隊。
    劉羽並沒有大規模的調兵遣將,除了魏延與甘寧的本部兵馬,並沒有給他們調撥任何一兵一卒。
    北海郡原本就有孔融的舊布約摸著七八千兵馬,再加之甘寧、魏延手中的千餘兵馬,也有了八千多兵馬。
    有了這支兵馬前往北海駐軍,不僅能夠遏製住曹操在青州的發展,還能夠在青州之地開辟一塊新的根據地。
    為劉羽日後平定中原以及北方之地,打下良好的基礎。
    可惜。
    劉羽在陳留等了好幾日,並沒有等到徐庶的到來。
    如若不然,將徐庶派過去充當軍師處理,北海的政事,倒是挺方便的。
    既然沒有等到徐庶,劉羽身旁又沒有合適的謀士派過去,就隻好將此事暫且擱下。
    必以魏延、甘寧的能力,縱然無法全力阻止曹操攻略青州,守衛北海之地,在曹操的大後方安下一顆釘子,還是綽綽有餘。
    此次派遣魏延出征,在青州戰場上,除了名義上的軍事老大孔融之外,魏延便相當於青州軍隊的一把手,可謂是大權在握。
    也是劉羽對魏延,有著絕對的信任。
    臨走之際,魏延找到了大橋,小橋特地前來拜見二人。
    喜歡三國:開局遭到陷害,請父皇退位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遭到陷害,請父皇退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