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狩獵準備,小雞燉蘑菇

字數:4191   加入書籤

A+A-


    “好家夥,我這一頓吃了二斤餅一斤肉,這飯量都快趕上大宅門裏的趙老師了。”
    吃完飯,夏峰站起身,環顧四周,開始觀察山脈的走向。
    他想順著山脈的走向找到水源。夏峰找水源可不是為了喝水,而是想看看附近有沒有大型野生動物出沒。
    不管是豺狼虎豹,還是野豬、山羊、野鹿,不管體型大小,也不管是肉食性動物還是草食性動物,隻要是動物,就離不開水。
    水源附近的泥沙比較鬆軟,隻要有動物來喝水,就會留下痕跡。
    說不定順著這些痕跡,夏峰還能打到一些珍貴的野味呢。
    按照地形和山脈的走向規律,一般在山穀底部、幹涸的河床或者沙石地帶比較容易找到水源。
    因為這些地方特殊的地質構造,往往會成為地下水的出口。
    夏峰此時正好在兩山相連的地方,不用翻山越嶺,他覺得水源離自己應該不遠。
    半個小時後,憑借著強化的聽覺和嗅覺,夏峰終於找到了一條流動的小河。
    這條小河水流很急,河水清澈透明,波光粼粼的水麵下,隱隱約約能看到魚兒在遊動。
    小河寬度在兩米到三米之間,最寬的地方大概有三米,看水流方向,應該是從兩山之間的某一處水脈流出來的。
    在那個年代,工業化程度不高,環境汙染也少。
    像這種山裏的小河,水質都特別好。
    毫不誇張地說,就連四九城裏麵的甜水井,水質都比不上它。
    夏峰沿著河邊走了一會兒,果然在河邊的沙土地上發現了各種各樣動物的腳印。
    有野豬、狐狸、山貓、狼、野山羊、鹿等動物留下的腳印。
    突然,一個梅花形狀的腳印引起了夏峰的注意。
    夏峰蹲下身,伸出手掌和腳印比了比。
    看著比自己手掌還大的腳印,夏峰臉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他確定這是老虎的腳印。
    自從五十年代打虎隊成立之後,這幾年在四九城周邊的山脈裏,已經很難看到老虎的蹤影了。尤其是在這種周邊有好幾個村子的山裏,幾乎見不到老虎出沒。
    燕山山脈這一帶的老虎,應該是華南虎,體型比東北虎要小一些。
    在 40 年代末到 50 年代後期這段時間,全國各地經常傳出老虎傷人、襲擊耕牛等惡性事件。
    因此,在五十年代初期,高層下令成立打虎隊,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一場打虎行動。
    在這十年間,隨著各地的快速發展,很多老虎都在這場行動中被獵殺了。
    作為一名獵手,夏峰看到這種和自己實力差不多的獵物留下的蹤跡,一時間,心裏湧起一股興奮勁兒。
    夏峰抬頭看了看天空,天色漸漸暗了下來,他意識到得找個地方宿營了。
    夏峰沿著河灘往高處走,終於在距離河邊三十多米的地方,找到了一處視野不錯的山坡。
    他拿出工兵鏟,清理出一塊平整的空地,然後把係統簽到獲得的防寒四季帳篷組裝起來。
    他打算把這兒當作未來幾天的狩獵營地。
    帳篷組裝好後,夏峰又找了一些樹枝,圍成圍欄,還在樹枝上掛了幾個鈴鐺,用來警示可能出現的危險。
    安排好宿營地後,夏峰開始沿著河邊的腳印,尋找獸道,準備把空間裏剩下的幾個捕獸夾都布置在周圍。
    在這次狩獵行動中,夏峰把目標主要定在了野山羊、野鹿、麅子等動物身上。
    這些獵物在野味裏可都是高檔貨,要是能打幾頭帶回去當禮物送人,很多事情都能輕鬆解決。
    就拿李懷德來說,他是個十足的吃貨,夏峰要是帶著這些高端野味去找他,肯定能從他那兒換到不少好東西。
    如今的夏大少,雖說手裏的武器火力很猛,可生活條件卻不怎麽樣,連當時流行的 “三轉一響”自行車、縫紉機、手表和收音機)都還沒湊齊,簡直就是個土氣的人。
    為了以後能過上好日子,夏大少覺得自己在這方麵還得再加把勁。
    要知道,現在是 1958 年,1958 年的茅台酒在後世那可是拍出了天價,一瓶就能賣 300 萬。
    前世的夏峰也就隻能在電視上看看,現在老天爺給了他重生的機會,他可得好好享受享受。
    畢竟他都苦了兩輩子了,偶爾享受一下也沒什麽錯。
    說幹就幹,夏峰先把捕獸夾布置好,接著又拿出 30 副鋼絲套。
    他把其中 20 副套在樹枝和灌木叢的頂端,剩下的 10 副則布置在草叢裏和樹底下。
    布置在下麵的鋼絲套主要是為了抓野兔和獾子這類中小型動物。
    現在正值春夏之交,是野兔的繁殖期,夏峰也有點不忍心,沒在地上布置太多鋼絲套。
    畢竟要是能獵到野豬這種大型獵物,野兔子這種小家夥,夏天的時候身上沒多少肉,還柴柴的,他根本瞧不上。
    要不是想著套兩隻獾子,熬點獾子油,他才懶得在地上費勁下套子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過這個時候的野雞和秋天的野雞味道都很棒,夏峰打算趁這個機會多抓幾隻。
    等回家後,把野雞收拾幹淨,用麻椒、花椒和精鹽一起炒成花椒鹽,把野雞醃製半天,然後掛在陰涼的地方風幹。
    每天再噴上一遍高度白酒,像現在這種天氣,三四天野雞就能徹底風幹。
    吃的時候,放上蔥薑,用大火蒸上半個小時,那味道,簡直絕了。
    想到這兒,夏峰不禁想起虎子來。要是這小家夥沒因為誤食什麽東西昏迷過去,現在就能帶著它去掏野雞窩了。
    抓幾隻小雞崽放到自己的空間裏養著,這樣一年四季都有野雞吃了。
    說到野雞的吃法,就不得不提東北的一道名菜 —— 小雞燉蘑菇。
    其實早些年,根本沒有這道菜。那時候東北菜裏有名的除了蘭花熊掌、生拌麅子肝、火烤鹿肉,還有一道叫飛龍煨猴頭的名菜。
    飛龍的學名是花尾榛雞,這道菜就是用飛龍和野生猴頭蘑,小火慢煨三個小時。
    後來飛龍成了保護動物,不能吃了,這道菜就改成了野雞燉榛蘑。
    再後來野雞也成了保護動物,就變成現在的小雞燉蘑菇了。
    還有一道叫地三仙的菜,原來的用料是虎、熊、鹿。
    後來老虎不好獵了,就改成熊肉、鹿肉、野豬肉。
    到現在,地三仙變成了地三鮮,食材也從虎、熊、鹿變成了茄子、土豆、大辣椒。
    喜歡四合院:重生六零,我打獵致富請大家收藏:()四合院:重生六零,我打獵致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