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東市門口二十多人“飆馬”而過
字數:2769 加入書籤
第二日,玄宗在王皇後的陪同下用了早膳。
玄宗用了早膳後,王皇後坐在飯桌西麵,玄宗坐在飯桌東麵。王皇後輕輕地說:“陛下,時間過得好快啊,記得那年陛下和臣妾都18歲,您在興慶坊迎娶了臣妾。那時候您做臨淄王,喜歡交友,樂善好施,經常接濟下屬。我父親那時候,隻是左衛中郎將,我兄長隻是尚乘奉禦,他們的俸祿也不太高。臣妾常懷念那些與陛下相濡以沫的日子。”
玄宗心裏稍微有點煩了,他預感到王皇後又將要說一件舊事。那件舊事,王皇後已經提過幾次了。玄宗與王皇後結婚時,以臨淄王的封爵,任親衛府右衛郎將。他雖是皇室成員,俸祿不算太低,但常結交有各種能力的人,且樂善好施,因此時常過“月光族”的日子。那年玄宗過生日,居然連做一碗長壽麵的麵粉都沒有了。王有容正在發愁時,恰巧其父王仁皎來做客,得知女兒的愁事,他把衣袍外套著的紫色短袖褂子,脫下來拿著,騎馬到皇城南麵的東市換了一鬥麵。王仁皎回來,把麵交給王有容,王有容和麵,幹麵皮,切成一條條麵條,用蔥花和花生油爆鍋後,倒入水煮沸,再放入麵條煮熟。臨淄王那次過生日,吃上了一碗香噴噴的長壽麵。
玄宗第一次聽到王皇後提起這件事時,感動得眼睛濕潤,第二次聽到王皇後提起這件事時,就沒有多少感動了,他登基後,對嶽父王仁皎和國舅駙馬王守一並不薄。
玄宗起身說:“朕要去宣政殿上早朝。”
王皇後還有一些往事沒提,玄宗就要走,所以她覺得有些不舍,她起身說:“陛下,臣妾心裏的話,隻有日後再跟您說了。臣妾送陛下去宣政殿吧。”
玄宗說:“不必了,你送到門口即可。”
玄宗出了中宮,在護衛們的陪伴下,朝大明宮宣政殿走去。這一天的早朝,無非是商討各地送來的一些疑難問題的奏章。由姚崇在朝堂上宣讀,然後各位官員當庭討論,最後在玄宗的監聽參與下,一錘定音。
玄宗這幾天,去太極宮東宮明德殿,視察了太子李瑛的學習情況。然後又去了崇文館視察了李琮、李亨、王忠嗣的學習情況。
玄宗已經跟高力士,王守一說了,今年五月端午以後,讓李琰、李瑤、李琬三位皇子,到興寧坊的學堂接受啟蒙教育。屆時,他會再聘用一位老師,教這三位皇子。
唐玄宗在視察三個年長的兒子,和幹兒殿下王忠嗣的學習情況時,得知他們對皇城外的熱鬧情景很憧憬,就令賀知章和潘肅,找高力士要五十名高手護衛,抽時間帶著他們在皇城朱雀門外的東西大街上走一走,不要到別的街道去。
到了正月二十三日早晨,天氣晴朗,也不太冷。賀知章和潘肅商定好了,今天在正午之前,帶著太子李瑛,皇子李琮,李亨,幹殿下王忠嗣,一起在皇城朱雀門外的東西街道走一走。
太子李瑛和潘肅走在前麵,賀知章和皇子李亨,李琮,幹殿下王忠嗣走在後麵。他們一行人有五十位高手護衛保護,另外還有兩名太監伺候。這一行人出了朱雀門,就到了皇城外的東西大街了。朱雀門正對著的南北大道,是整個長安城的中軸線,非常熱鬧繁華,與他們所在的東西大街在朱雀門前垂直相交。李瑛說要沿著朱雀大街往南走,賀知章以皇上不讓離開麵前的東西大街為由,拒絕了他的請求。
李亨說:“麵前這條東西大街,已經很熱鬧很繁華了,我們何必再違背父皇的意思,去更遠的地方呢?”
他們麵前的這條東西大街,北邊是華麗宮殿建築群,南邊也是飛簷鬥拱的各種坊。道路中間有馬車東西穿梭,也有各種四人抬的轎子,和八抬大轎東來西去地經過。這些轎子有些是烏黑的布料圍著轎廂的,有些則是花花綠綠的大花轎。有騎馬的武士慢騎經過,也有騎馬的兵卒快馬騎來。有提著鳥籠散步的公子哥,也有由書童和丫鬟陪伴左右的富家少爺,人來人往,還有人趁著沒有馬車經過快速穿過馬路。
潘肅說:“我們往東麵走,到東市門前看一看,那裏可熱鬧了。”
賀知章說:“好吧,到時候太子和皇子,如果喜歡什麽小商品,我可以買了給他們。”
潘肅說:“好吧,買回來後,可以到高公公那裏報銷費用。”
他們一行人到了路的南麵,開始朝東麵走。李亨、李琮、李瑛、王忠嗣,剛感覺到有點累,東市就在前麵的路南側了。
賀知章說:“回去的時候讓高力士安排馬車來迎接。”
太子,皇子們都很高興,潘肅讓一位護衛到宮中,去跟高力士要馬車,一個時辰後來東市門前接人。
當他們還有五十米就到東市門口的時候,東麵騎馬過來二十多人。為首的人穿著淺紅色官服,帶領二十多人騎馬飛奔在大道中間。大道兩側的行人,馬車,都提前躲避,生怕被他們撞著。
李亨說:“賀大人,來者何人?這陣勢怎麽這麽大?”
賀知章說:“這對人馬,前麵兩人,是王皇後的妹夫長孫昕,另一位好像是長孫昕妻子的表兄。”
李亨說:“這麽說他們是皇親國戚啊,怎麽這麽橫衝直撞啊?”
賀知章忙說:“陝王殿下,這是大人們的事,你還是小孩子,就不要問了。”
潘肅也忙說:“賀大人說得對,你和太子,還有郯王和王忠嗣,現在是以學習為主,大人的事情不要多問。”
喜歡盛唐風雲記請大家收藏:()盛唐風雲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