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文遊唐給永王講撈鐵牛的故事

字數:3006   加入書籤

A+A-


    李亨年幼的兒子和更幼小的女兒,由一位奶媽帶著,住在西寢室裏。小豫已經一歲多了,能吃一些雞蛋羹和小米粥了,奶媽基本不怎麽喂他奶了,隻是喂他妹妹小甜甜奶。
    李璘住進忠王府以後,與李亨在東寢室裏睡覺。宮女小潔、小菊、小嫣、小淼、小若,和李璘帶過來的小繡、小妝等四位宮女,協助奶媽照顧李亨一雙年幼的兒女,也負責伺候李亨和李璘。
    我們在忠王府前站崗也已經是七護衛站崗了,因為李璘來了,增加了兩位護衛。大門外站崗的衛兵也增加了四名。東廂樓二樓的寢室,除了李輔國還是自己一個房間,其餘都是兩人一個房間了。我搬到了六號寢室和衛兵陳月梢一間寢室。一樓南端靠近樓梯口的一間房,也布置成了寢室,小康子和一位新來的衛兵住在裏麵。
    大年初二的早晨,我們七位護衛吃過早飯後,站在堂屋門口站崗。堂屋門吱呀開了,永王李璘穿著一襲白色厚衣袍,腰間紮著銀色腰帶,頭戴筒狀白銀束發冠走了出來。
    李璘走到我麵前,對著我說:“文遊唐,你會講故事嗎?”
    李璘這一問話比較突然,我沉思片刻後說:“我會講的故事不多啊,再說了我也沒有時間給你講故事啊。”
    李璘斜視的毛病好多了,隻是看我時他的臉還稍微偏向右一點。他俏皮地說:“你是不是怕我三哥不讓你給我講故事啊?”
    “是的,我還真是怕你三哥不讓我給你講故事。再過幾天忠王府裏會來一位王府參軍,和一位王友,他們會監督我們這些護衛和衛兵,除非你三哥允許我給你講故事,否則我不能輕易給你講故事。”
    李璘微笑著說:“你放心,我會讓我三哥安排時間,讓你給我講故事的,我一看你就是一位會講故事的人。”
    “好吧,隻要你三哥同意我給你講故事,我就給你講故事。”
    這時候一身暗黃色厚衣袍的李亨開門出來了,他問李璘:“十六弟,你和文遊唐在討論什麽啊?”
    李璘轉身望著李亨說:“三哥,我想讓文遊唐給我講故事聽,他說需要你同意才行。你允許他給我講故事好嗎?”
    李亨說:“好吧,我答應你這個要求。”
    李璘高興地說:“謝謝三哥了。”
    李亨望向我說:“文遊唐,以後我十六弟要求你講故事時,你就把佩刀取下來,讓其他護衛代你暫管,然後到堂屋裏或者寢室裏給他講故事。”
    我向李亨略低頭行抱拳禮:“在下遵命。”我想李亨也知道我會講故事啊,否則他會問我會不會講故事的。
    李璘說:“三哥,我現在就想讓文遊唐到堂屋給我講故事聽。”
    李亨說:“文遊唐,你準備一下到堂屋給我十六弟講故事聽吧,你不要講"孟母三遷"那樣的故事,你明白了嗎?”
    我說:“在下明白了。”我是真的明白,他是怕這故事裏孟母對孟子的慈愛和教導,會勾起李璘對剛去世不久的郭順儀的思念。
    我把佩刀取下來遞給了宋老實,然後跟著李璘進入了堂屋。李亨沒有進入堂屋,他獨自向西麵的亭子走去了,大概是想找尋吳灩遺落給他的一些回憶。
    我跟著李璘進入堂屋以後,李璘坐到靠著後牆的八仙桌東側的椅子上了。我坐在李璘對麵的矮凳子上。
    我說:“永王殿下,你夜裏是和你三哥在一間寢室睡覺的嗎?”
    李璘說:“我三哥摟著我睡。我喜歡聽故事,這三天,我三哥在我睡前都給我講了一個故事。”
    “是不是你三哥的故事講完了,你才讓我給你講故事的?”
    “我不想讓我三哥為了給我講故事,而勞心費神。他摟著我睡覺我就很感激了,你可知道我母妃去世後,我在我母妃的殿住著有多難過嗎?我夜裏總是睡不著,總是想著我母妃被病痛折磨時的樣子。自從除夕那天夜裏,我三哥把我領到這裏,並摟著我睡覺,我才不怎麽想母妃病重時的痛苦樣子了。我四五年前就經常到三哥府上讓三哥講故事,他會講的故事確實也不多了,我不想讓他費神為我想一些故事講。”
    “噢,原來如此啊。我給你講一個撈鐵牛的故事吧。”
    李璘高興地說:“可以啊。”
    接下來我講了撈鐵牛的故事。我講得很細致,李璘聽得很入迷。這個故事的梗概就是:古時候黃河上有一座浮橋,由八隻巨大的鐵牛當做錨定,在河兩岸拉著。有一年河水暴漲將鐵牛衝入河底。皇上尋找能人誌士打撈這八隻鐵牛。有一個叫懷丙的和尚,指揮人們用兩隻大船填充或減少泥沙,用繩索翹杆等工具,利用浮力將八隻鐵牛移動上岸邊了。
    李璘用詫異的眼神望著我說:“我聽三哥講,我父皇在六年前,讓工匠門在黃河浦津渡,鑄造了八隻巨大的鐵牛,當做錨定固定建成的浦津懸索橋。你故事裏講的這座懸索橋,和我父皇令工匠們建設的懸索橋是一樣的嗎?”
    “差不多吧。”
    “撈鐵牛”的故事發生在北宋宋英宗時期,當時打撈的鐵牛正是三百多年前,李隆基令工匠們鑄造,並固定浦津懸索橋的八隻巨大鐵牛。
    公元七三一年正月十三日,唐玄宗頒發了《貶王毛仲詔》,指出王毛仲對他不忠誠,並且有怨恨情緒,驕橫無理,因此貶為瀼州別駕。
    禁軍將領葛福順、唐地文、李守德、王景耀、高廣濟,因與王毛仲私結朋黨,都貶任幾個偏遠州的別駕了。王毛仲的四個兒子,都貶為偏遠各州的參軍了。受王毛仲一黨牽連的人達到了幾十人。王毛仲在赴任瀼州別駕的路上,到了永州時,被李隆基派去在那裏等候的使者,將他賜死了。
    喜歡盛唐風雲記請大家收藏:()盛唐風雲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