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文遊唐與李白在潼關之家客棧吃飯

字數:2460   加入書籤

A+A-


    店小二上的這兩盤菜是一盤油潑鯉魚,和一盤炒花生米。
    李白說:“我不知道你喜歡吃什麽 ,就隻點了兩盤菜。你想吃什麽菜再去點吧。”
    “嗯,好吧,我們旅途很勞累啊,應該再加兩盤菜。”
    我起身去吧台跟那個胖乎乎的四十多歲,穿白色衣袍的掌櫃的說,再來一盤炒雞塊,一盤木耳炒雞蛋。他讓另一個矮一點的店小二,去後廚吩咐廚師炒這兩道菜了。
    我又回到飯桌前時,李白已經給我麵前的酒杯裏斟滿了酒。這酒杯是店小二拿來的,比茶杯還大一些,像高一點的茶碗一樣。
    “文遊唐,吃菜,喝酒。”
    “太白先生,我酒量不行啊。”
    “這酒的酒勁不大,我剛才喝了一口,甘醇可口。”
    “那我就少喝一點吧。”
    我和李白開始喝酒吃菜了。每次吃完一口菜飲酒時,李白都是將杯中酒一飲而盡,我總是抿一小口。
    “文遊唐,我之前遇到的崤山以東的大多數人挺能喝啊。”
    “是啊,沂州、齊州、兗州、淄州、青州等地的男人,平均酒量還可以,也有像我一樣酒量小的。”
    “我二十多歲時,曾在魯國故地遊曆居住,與魯中的文士孔巢父、裴政、韓沔、陶沔、張叔明隱居於徂徠山,豪放吟詩,暢飲美酒,人們稱我們為"竹溪六逸"。現在想來,那時候如果早點來長安拜見宋璟,張說,得到他們的舉薦後,或許能有被皇上麵試的機會。”
    “是啊,聽說那時候隻要是有真才實學,談吐不凡,得到朝廷重臣的認可舉薦,就會有機會被皇上麵試,從而進入仕途。”
    “不過我並不後悔,我十八歲時從家鄉綿州昌隆,前往戴天大匡山,師從空靈法師學劍術,師從趙蕤學縱橫術,與俠客道士交往。後出巴蜀去魯地,入吳楚,一路遊曆,結交了除了孔巢父等人以外的一些文人,像孟浩然,汪倫等人,都與我是好朋友。雖然我年過而立之年還未步入仕途,但是我結交了一些隱世高人和文人雅士,仔細想想,我對現狀就沒有什麽好抱怨的了。”
    “人生就是這樣啊,可能有得也有失。”
    我們兩人暫停了說話,開始吃菜了,店小二把我點的兩盤菜也端上來了。
    在棕褐色壇子裏的那一壇酒,在李白右手邊,他已經喝了好幾杯了,也可以說好幾小碗了,那瓷杯子比小碗高,比酒杯直徑大。
    我第一杯酒還沒喝完,他也不勸我多喝。我問道:“太白先生,有說您是肴山以東人的,有說您是巴蜀人的,有說您是隴西成紀人的,還有說您是西域碎葉人的,哪一種說法是對的啊。”
    李白的臉略微有些紅潤了,他望著我說:“隴西成紀是我祖籍,涼武昭王李暠是我九世祖。我的祖上在隋朝時期,因為一些緣故徙居西域碎葉,我的父親在武周末年,拖家帶口從西域遷到蜀郡綿陽昌隆縣。我是在昌隆出生的,我認為我是蜀郡人。我祖上到西域後,通過絲綢之路,將中原的物品販賣到西域,以此謀生,成為了商人。我家到了蜀地後,我父親和我兄長們,在巴蜀與吳楚間做茶葉、食鹽、香料等貿易。”
    “太白先生這樣一說我就明白了,您沒有考取功名的原因是您家人是商人啊。”
    “是啊,大唐律令規定商人以及商人子弟不得參加科舉考試。”
    “以您的才華,如果參加科舉考試,會像王維一樣金榜題名啊。”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唐初詩人陳子昂,科舉考試屢次不中,他特意花重金買了一把好琴,在眾人前彈奏出美妙的音樂,引起關注後,他將琴摔砸壞,眾人愕然時,他將事先寫好的詩發給圍觀的精英名流們。他因此名聲大噪,再次考試時金榜題名了。王維在書法、音樂、詩歌等方麵天賦極高,但若不是受到玉真公主賞識,想要考成狀元是很難的。”
    “您說的對啊,如果一個考生不引起名流精英,王公貴族們的注意,在激烈的科舉競爭中,在很多都不錯的答卷裏,他的答卷很難被閱卷官員和皇上高看一眼,不用說考中狀元了,就連進士都可能考不上。”
    我們兩人一邊吃飯一邊聊天,李白有些醉意了,他說他有治國才能,隻可惜英雄沒有用武之地。我連忙隨聲附和,表示讚同他的觀點。我喊店小二過來,把茶壺裏的水換成熱的了。我給李白倒了一杯茶水:“太白先生,您不要喝大了啊,喝一杯茶水吧。”
    李白右手在我麵前擺手道:“潼關之家對驛站,車馬行人眾紛紜。不似金陵美酒肆,離別尚有勸酒人。”
    喜歡盛唐風雲記請大家收藏:()盛唐風雲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