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李亨表現很一般

字數:3035   加入書籤

A+A-


    李瑛聽了妻兄薛鏽一番話後說:“你說得有道理,我會考慮你剛才說的與蕭嵩的親友交往的。”
    薛鏽說:“我聽說皇上近期比較欣賞榮王李琬,認為他性格剛毅。另外皇上對潁王李璬,也頗有好感。當然了,這兩位皇子得到的寵愛,遠不如武惠妃所生的壽王李瑁,就連她生的才七歲的李琦也很受皇上喜愛。李琬和李璬不會對你造成威脅,或許皇上隻是想讓他們得到一些鍛煉,將來成為鎮守一方的將軍。你需要和李琬、李璬搞好關係。”
    “照你這麽說,我父皇對忠王李亨的好感不如以前了?”
    “嗯,可能是這樣的。”
    “我知道是什麽原因了,李亨在不久前契丹大將可突幹反叛時,任河北道行軍元帥,遙領李朝隱、裴先,率軍討擊契丹和奚。那次他的表現,可能在我父皇看來並不是很好。後來我父皇讓他兼任河東道元帥,不知道什麽原因,他沒有去赴任,可能我父皇認為他不是很積極。”
    薛鏽給李瑛倒了一杯茶水,又給自己倒了一杯茶水。他放下茶壺說道:“張說是很看好忠王的,我聽說他曾經在集賢院幾位學士麵前,讚美他很像太宗。他的次子張垍娶了忠王的同母妹,如果張說沒有去世,忠王也會對你的地位有所撼動。張說去世了,沒人在皇上麵前誇讚忠王了,或許像你所說,皇上看到了忠王不是很積極,就漸漸想培養榮王和穎王為未來的大唐將軍了。”
    李瑛喝了一口茶水,放下茶杯說:“隻要我父皇給榮王和穎王的定位是鎮守一方的將軍,目前看就不會對我的儲君地位有所撼動。你提醒得好啊,我應該與他們兩人搞好關係,必要時,讓他們助我一臂之力。”
    “殿下思維敏銳,有很多事我們英雄所見略同啊。”
    “我還要仰仗你的幫助啊,我們是親戚,交往密切,你對我的幫助,我不會忘記的,將來我登基後,將會重用你。”
    “殿下,你說這話就見外了。我選擇站在你一方,於公於私,都是正義的選擇,大唐不能出現第二個武後了。”
    “你說得對,我安排宮女們炒幾道菜,我們兩人喝幾杯。我們在一樓喝酒,等禦膳房的菜來了,讓送菜的太監宮女們端到二樓,讓薛霞帶領我的家人在上麵吃飯。我們在一樓邊喝酒邊聊天。”
    “好吧,你這樣的安排很好,有些話題隻適合你我二人討論。”
    李瑛和麵前這位大舅哥,兼駙馬都尉,聊得很投機。李瑛起身去一樓北側的洗衣間,吩咐兩名宮女去東麵的小廚房炒菜了。
    一個歡樂祥和的年過去了,到了開元二十年正月初八,李隆基在東都上陽宮麟趾殿,與武惠妃和八歲的皇子李琦在聊天。
    這時候上午剛退朝,李隆基回來後,正坐在中堂東部書桌北麵的東邊,武惠妃坐在西邊,李琦坐在書桌南邊的高凳子上寫毛筆字。八位宮女在這書桌的前後左右不遠處站著。
    李隆基穿著赤黃色龍袍,武惠妃則是穿著紫紅色的厚衣袍,李琦穿的是明黃色衣袍。李隆基的龍袍上有騰雲駕霧的龍圖案,李琦的明黃色衣袍上,則主要是日月星辰,山、海、雲、麒麟等較複雜的圖案。
    李琦和哥哥李瑁是所有皇子裏,唯二經常穿明黃色衣袍的皇子,其他皇子包括太子,一般是比較低調,常穿暗黃色衣袍。
    李琦在書桌上鋪著的宣紙上,寫完了駱賓王的《詠鵝》這首詩歌。他把毛筆放在陶瓷筆架上,望向李隆基:“父皇,兒臣寫的字如何啊?”
    李隆基剛才和武惠妃正談論,到正月十五那天時,如何布置上陽宮和紫薇城的燈籠和花燈,所以剛才沒有關注到李琦寫的楷書很好。
    李隆基聽到李琦的問話後,看了李琦的字,然後微笑著說道:“朕沒想到啊,李琦才七歲,寫的楷書就很漂亮啊。”
    李琦說:“謝謝父皇誇獎了。”
    武惠妃說:“李瑁寫得更好,下次讓李瑁在陛下麵前,也寫一副書法字。”
    李琦說:“母妃說得對,我哥寫得楷書比我寫的還好。”
    李隆基說:“李琦知道謙虛了。李瑁寫的字我之前看到過,他比李琦大四歲,寫的字確實也蒼勁一點。”
    李琦繼續練字了,李隆基和武惠妃繼續聊天品茗。李隆基說:“朕想起來一件事。”
    武惠妃溫柔地問:“陛下您想起了什麽事啊?”
    “自前年可突幹叛亂以來,唐軍雖然挫敗了他帶領的契丹和奚對邊境的入侵,但是仍然沒有徹底打服契丹和奚。朕想任命朔方節度使信安王為河東、河北行軍副大總管,帶領軍隊討伐奚和契丹。朕還要任命戶部侍郎裴耀卿為副總管協助信安王。”
    “臣妾有所不解,您為何任命信安王為河東、河北行軍副大總管呢?為何不是任命他為大總管呢?”
    “朕在前年,曾任命忠王為河北道行軍大總管,河東行軍總管。朕當時希望他赴河東任職,雖然他由於家庭原因沒有出宮,但是朕還是沒有從名義上剝奪他的這兩職務。不瞞你說,朕有打算讓另外的皇子接替忠王,遙領北方邊境的一些軍隊。”
    李隆基前麵說的話武惠妃沒有在意,最後一句話,讓她感到有些緊張,她忙說:“臣妾不知陛下想讓哪位皇子接替忠王,遙領北方的一些軍隊啊?陛下如果要選擇光王李琚,臣妾會提醒您,他雖然有勇,但是謀略上是有所欠缺的。臣妾從不貶低別人,隻是實話實說而已。不瞞您說,光王李琚雖然已經十九歲了,但是見到長輩時,該有的禮數還不是很周全。”
    李隆基輕輕地說:“你說的情況朕相信是客觀事實,李琚年輕氣盛,朕希望你能多擔待一下他。朕比較看好老六榮王李琬,他和朕的長子李琮的母親都是劉華妃。他的性格比李亨多了幾分剛毅。朕有打算,讓他逐漸遙領北方的軍隊,起碼會先從理論上鍛煉他的軍事才能。”
    喜歡盛唐風雲記請大家收藏:()盛唐風雲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