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張九齡與李隆基談國事並聊天
字數:2159 加入書籤
張九齡說:“看來張守珪的軍事才能確實不一般啊。”
李隆基說:“薛楚玉在之前任幽州節度使時,派郭英傑率領一萬唐軍精銳騎兵,和一萬奚軍攻打契丹,結果是奚軍分兵據險自守,郭英傑和唐軍一萬精銳騎兵英勇奮戰為國捐軀。朕不會忘記郭英傑和這些英雄的將士的。那次唐軍戰敗後,朕撤了薛楚玉的職務,讓時任隴右節度使的張守珪擔任了幽州節度使。張守珪沒有令朕失望啊。希望他能殺死可突幹,可突幹給契丹、奚、大唐幽州等地,都帶來了禍亂,朕對他恨之入骨。”
張九齡說:“臣認為張守珪有希望捉住或者殲滅可突幹,從他年輕時在北庭與突厥的戰績,以及前幾年在河西、隴右與吐蕃的戰績,可以看出他是當下大唐的一員猛將。”
李隆基微笑著說:“是的,張愛卿分析得對。”
李隆基喝了一口茶,將茶杯放到茶桌上說:“朕曾帶人在西苑耕出一畝多地,去年深秋安排人種了小麥。前幾天朕令太子帶著十三歲以上的弟弟們,收割了那些麥子,現在已經曬幹了,收獲了足足有二百多斤幹麥子。這些麥子用於宗廟祭祀。長安皇城興慶宮東牆外,朕親自播種了一些小麥,現在也已經收獲了。朕在長安東北麵的禁苑還令人種了三畝麥子,現在也已經收割了。朕決定將那些麥子分給身邊的近臣。朕會令馬車夫將這些麥子從長安運到東都,你和裴耀卿、李林甫、蕭嵩每人將會分得一百斤幹麥子。”
張九齡說:“謝謝陛下賜給臣麥子。臣知道陛下在禁苑種麥子,除了一部分用於祭祀宗廟以外,還想親自計算畝產量,這樣能更準確地了解民間疾苦。”
李隆基說:“張愛卿說得對啊,朕以前派去民間了解小麥畝產量的使者,常常誇大了畝產量。高力士、楊思勖、牛仙童等宦官,倚仗著朕對他們的寵信,接受了各級各地官員的一些賄賂。朕也賞賜過他們金銀。他們在長安城和洛陽城郊區購買了一些田地,雇傭民工耕種,收獲了不少糧食。因此朕不會賜給他們麥子,而是賜給你們這些官居高位,兢兢業業工作,兩袖清風的宰相們糧食。朕在宮內的安全還指望這幾位高級宦官,尤其是高力士和楊思勖,因此隻要他們忠於朕,朕會對他們收受賄賂的事不予理會的。之前有剛正不阿的重臣向朕提醒過高力士、楊思勖等人受賄的事,朕都在權衡利弊後選擇了默許。”
張九齡知道李隆基這話的意思是告訴他,不要因受賄等問題彈劾高力士和楊思勖等高級別宦官。張九齡說:“陛下在宮中飲食起居,確實是離不開高力士、楊思勖等高級別宦官。臣看得出您對他們非常信任,他們跟隨陛下多年,對陛下的忠心已經經過了無數考驗。臣能理解陛下容忍他們所涉嫌的受賄問題,陛下在這件事上還是有底線的,他們必須一如既往地忠於陛下才行。”
李隆基微笑著說:“朕了解張愛卿,人人都讚美你剛正不阿,朕今天看到了你另一麵的優點。朕執掌大唐已經二十二年了,已經創造了比貞觀之治還富庶的盛世,也希望宰相們能認可朕的能力,該理解朕的時候理解朕,凡事不必過於執拗。”
張九齡聽出了李隆基這話裏有話,他說:“這二十二年來,陛下在姚崇、宋璟、張說、蕭嵩等賢明宰相的輔佐下,取得了持續輝煌的治國業績。這些宰相裏麵沒有很擅長阿諛奉承的。陛下雖然英明,但是宰相賢明,也是維持繁榮的保障之一。”
李隆基臉上沒有什麽微笑,也並不嚴肅。他說:“朕今天就和你聊到此吧,朕要回麟趾殿了。”
張九齡起身向李隆基躬身行禮道:“臣請告辭。”
張九齡走後,李隆基也起身離開了化成院,在八護衛一太監陪同下,去了麟趾殿。
此時已經快到正午了,忠王府內一大家子人坐在一張大的矮的方桌邊,等待禦膳房的宮女太監們送去美味佳肴。秋菊、小潔、小淼炒的五盤菜陸續端上了桌。
李亨另外四位妻妾抱著或者摟著自己的孩子,坐在方桌的東、西兩側,李璘、李豫、小甜甜則是坐在南側。李亨和摟著李僴的忠王妃韋曉媚坐在方桌北側。李亨在東,韋曉媚在西。
韋曉媚皺著眉頭說:“殿下,我聽大姐說五叔病得更重了。咱們下午去看望一下他吧。”
李亨帥眉微皺,輕輕地說:“咱們兩人等到明天早晨,吃早飯後出紫薇城到薛王府上看望五叔吧。我聽說上午看望病人更吉利。”
喜歡盛唐風雲記請大家收藏:()盛唐風雲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