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李瑛向李璬借兩千套鎧甲的事東窗事發

字數:2789   加入書籤

A+A-


    李亨說:“你說得對啊,王忠嗣還年輕,被貶為果毅還會有東山再起的時候。本王現在應該做的是保持與皇甫惟明的聯係,而不是單純地指責他。與皇甫惟明保持聯係,可以通過他與王昱等高官拉近距離。”
    王延祚說:“忠王殿下雖然隻想安心做忠王,但是多幾個朋友在關鍵時刻,還是能用得著的。”
    李亨和王延祚在那個涼風習習的亭子裏,又聊了一會兒,李亨就送王延祚離開了忠王府。
    這一天接下來的時間,忠王府也沒啥重要事,李亨像往常一樣在主樓一樓堂屋裏,和兒子李係、李倓、李佖、李僅,以及女兒小甜甜,一起玩跳繩等遊戲。韋曉媚和李亨的妻子張宮人,在一邊照顧一歲多的兒子李僴。李亨的另外三名妻子,有的在指導宮女們打掃廚房,有的在宮女幫助下,親手給孩子們縫製漂亮的衣服。
    忠王府主樓的堂屋裏,洋溢著歡樂祥和的氛圍,而此時上陽宮化成院的中堂裏,李隆基正坐在書桌北麵的椅子上怒火中燒。穎王李璬寫的奏表已經以密信的形式,由衫子收到後交到他手裏了,他已經打開閱讀完了。李隆基剛讀完的時候,右手掌拍了一下桌子,大聲罵道:“混賬東西!”
    當時衫子在李隆基坐的椅子東麵站著,被李隆基拍桌子加怒罵的陣勢嚇得一哆嗦。李隆基嚴肅地說:“衫子,你去把太子叫來,就說朕要召見他。”
    衫子躬身行拱手禮道:“奴才遵命。”
    衫子走後,李隆基滿腔怒火地坐在化成院中堂,等待李瑛的到來。
    李瑛來後經過門口的護衛通報,被李隆基允許進入後,進入了化成院中堂。
    一身明黃色衣袍的李瑛,走到了李隆基麵前的書桌南麵,躬身行拱手禮道:“兒臣拜見父皇。”
    李隆基從書桌北麵的椅子上站起來,右手抓起桌子上的那份奏表,扔在太子李瑛的頭上:“你自己讀讀吧!”
    那奏表落在李瑛頭上,李瑛慌忙用兩手接住了奏表。他心情忐忑地展開奏表讀了起來。他讀到一半時撲通跪在地上了。
    他右手握著那份奏表,跪在地上誠惶誠恐地說:“兒臣知錯。兒臣春天時向十三弟提出借兩千套鎧甲,隻是想要增強皇城內的禁軍,以及衛兵們的防禦能力啊。父皇您帶著絕大部分禁軍來到東都後,皇城萬一被歹人攻擊,留守皇城的禁軍、護衛、金吾和太監,總共不過兩千人,如果沒有軍中的高級鎧甲,無法保證有勝算啊。”
    李隆基瞪著眼睛指著跪在書桌南麵的李瑛:“強詞奪理!長安城還有幾千守著各大城門的士兵,怎麽像你說的隻有兩千人守皇城呢!”
    李瑛跪在地上低著頭說:“兒臣怕萬一守城的士兵,和城外的叛亂者裏應外合,一起攻打皇城。”
    李隆基伸著右手臂,明黃色龍袍的肥大袖口輕微抖動著,他用右手指著李瑛繼續厲聲指責:“京畿地區,周邊的州縣,還有幾萬部隊,長安皇城裏的烽火台一旦冒起狼煙,他們就會迅速支援長安。你不會又要說怕萬一他們也反了吧?”
    李瑛本來還真想說怕京畿地區,長安周邊各州縣的部隊叛亂,然後對長安發起攻擊,他父皇先這樣反問一句,他就不敢這樣說了。他跪著說:“是兒臣一時糊塗,沒有想那麽多,犯下這個有違大唐律令的錯誤,請求父皇給兒臣改過自新的機會。”
    李隆基聽到李瑛跪在麵前不敢看自己,低著頭說得如此誠懇,就脾氣緩和了一些:“你起來吧。”
    李瑛跪著說:“謝謝父皇原諒兒臣的這次錯誤。”他說完起身了。
    李隆基嚴肅地說:“朕將會派一位宦官到長安,負責搜查東宮承恩殿內的倉庫,待到那三十套鎧甲搜查出來後,再考慮怎麽懲處你。”
    李瑛以為他父皇原諒了他,聽到此話心裏一陣涼意加驚恐。他低著頭行拱手禮:“兒臣犯此錯誤,真的是沒有其他想法,隻是想在您帶朝廷和絕大部分禁軍到東都後,增加一下長安皇城的防禦能力。”
    李隆基嚴肅地說:“你知道大唐律令怎麽規定的嗎?私藏鎧甲超過三套者斬。你私藏了三十套鎧甲,朕即便是斬了你,也是符合大唐律令的!”
    李瑛又撲通一下跪在地上了,他情急之下給李隆基磕頭道:“兒臣還要照顧您的四個皇孫,兩個皇孫女,還要陪著他們成長,望父皇看在他們的份上,給兒臣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
    李隆基轉過身去,兩手放在背後,背對著李瑛說:“你起來吧,父皇不會斬你,隻是會對此事做出懲處的。”
    李瑛又向著李隆基的背影磕頭道:“兒臣謝謝父皇不殺之恩。”他說完後站起身來了。
    李隆基說:“你應該冷靜一下了。”
    他說完跟化成院中堂四個牆角處的護衛說:“本中堂內的四護衛,你們押著李瑛去東夾城,將他押送到東夾城東北角的那處簡陋宮殿內。”
    四大護衛向李隆基低頭行拱手禮道:“在下遵命。”
    李瑛向他父皇低頭行拱手禮:“兒臣謝謝父皇給兒臣一處僻靜的住處,讓兒臣反省自己的錯誤。兒臣一定會好好反省,不會辜負父皇的期望。”
    李隆基沒有轉身看李瑛,而是向右轉九十度,又向南轉九十度,徑直朝化成院南麵的門走去了。
    喜歡盛唐風雲記請大家收藏:()盛唐風雲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