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朝堂爭執
字數:4064 加入書籤
就在這時,隻見戶部左侍郎王淵突然站了出來,他麵色凝重地看著眾人,然後對著孫大人說道:“孫大人啊,您剛才說的話可是有些不妥啊!如今雲、永二州正遭受著兵禍之苦,那裏的百姓們四處逃亡,流離失所,這實在是讓人痛心不已啊!而相比之下,閩國目前暫時還沒有什麽大的爭端,局勢相對穩定。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從實際情況出發,權衡利弊。這十萬兵馬調往雲、永二州,不僅可以解那裏的燃眉之急,更能避免二州淪陷。如果因為您的一句話而耽誤了戰機,導致二州失守,那這個責任你可擔待得起嗎!”
王淵的這番話可謂是字字誅心,他直接指出將來可能產生的嚴重後果都歸咎於孫大人。這無疑是在警告孫大人,如果他不同意調這十萬人去雲、永二州,那麽一旦二州真的丟失,這個黑鍋他就背定了,到時候這孫光遠丟官罷職都是輕的,直接砍頭都有可能。
與此同時,王淵的這番話不僅是說給孫光遠的,也是給那些持反對意見的人聽的。這是一種嚴重的警告和威脅。他的言下之意再明顯不過:誰敢對調兵之事提出異議,誰就得承擔起相應的責任,並且還要承受來自世家勳貴們的集體憤怒與指責,這誰能頂的住。
王淵的話音剛落,原本喧鬧的朝堂瞬間變得鴉雀無聲,所有人都被他的話震懾住了。劉堅的眉頭也緊緊地皺了起來,他顯然意識到王淵這是在公然威脅他,讓他在眾人麵前下不來台。
然而,就在這緊張的氣氛中,戶部侍郎周謙突然站了出來,打破了沉默。他向劉堅躬身行禮後,說道:“啟稟陛下,微臣對於軍事方麵實在是一竅不通,所以也不敢妄加評論。不過,剛才王大人提到因戰爭而受災的百姓們的慘狀時,微臣的內心確實感到非常不安。所以,微臣這裏倒是有一個小小的建議,不知是否可行。”
劉堅見有人出來打圓場,趕忙說道:“哦?原來是周愛卿啊,有什麽話快快講來,不必拘謹。”
周謙一臉凝重地說道:“陛下,以微臣之見,之前的戰爭持續時間,短則半年,長則一年有餘。若是時間較短,百姓們咬緊牙關堅持一下倒也無妨。然而,如今三國聯軍來犯,其兵力更是多達六十萬之眾!如此大規模的戰爭,恐怕會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他稍稍停頓了一下,接著說道:“為了避免百姓在這漫長的戰爭期間遭受兵災之苦,微臣認為可以將雲、永二州的百姓遷往遼、吉二州。這兩地目前地廣人稀,尚有大片肥沃的土地等待開墾。而且,其周邊並無敵人,百姓們可以在此安心暫居。待戰爭完全結束後,再將那些願意返回故土的百姓遷回雲、永二州。
如此一來,不僅能幫助百姓安然度過難關,同時也能在戰爭期間為國家開墾出大量的良田,實乃一舉兩得之良策啊!還望陛下三思。”
劉堅聽完周謙的話,沉默片刻,若有所思地問道:“諸位愛卿,你們覺得周愛卿的這個計策是否可行呢?”
此話一出,朝堂之上頓時炸開了鍋,眾臣們開始紛紛議論起來。要知道,遷移人口可是一件大事啊!俗話說得好,“故土難離”,誰會願意輕易地離開自己的家鄉呢?尤其是雲、永二州的百姓,他們之前的生活雖然不算富裕,但也還過得去,總比其他一些州要好一些。
然而,現在情況卻發生了變化。前方有兵禍降臨,百姓們首先要考慮的自然是自己的性命安全。在這種情況下,遷移之事就顯得尤為重要了。畢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嘛!所以,百姓們對於遷移並沒有太多的抵觸情緒,甚至很有可能會積極地響應。
王淵聽到這些議論後,心裏那個氣啊!他原本的計劃是讓這些百姓充當兵馬,去幫助世家打仗。而提到受災的百姓,也不過是他為了增加籌碼而隨口一說罷了。可他萬萬沒有想到,這周謙竟然會提出這樣一個提案!
這可讓王淵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他若是在這個時候提出反對意見,那不就等於自己打自己的臉嗎?畢竟,他之前也說過因兵災百姓受苦的話。可要是不說話,任由周謙的提案通過,那他的計劃豈不是要落空了?
王淵站在一旁,氣得直跺腳,卻又無可奈何。他隻能眼睜睜地看著眾臣們對周謙的提案表示讚同,心中的鬱悶簡直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吏部尚書劉仲安畢竟為官多年,心中仔細這一思忖,便看透了這真實意圖。這些人根本就沒有好意,他們所策劃的一切都是為了讓世家陷入絕境。
這戰爭即使最終取得了勝利,世家也將遭受巨大的損失。不僅如此,由於遷徙,大量勞動力的流失,世家甚至連足夠的人手來耕種土地都成了問題。到那時,又能去哪裏找到如此眾多的人呢?
而那些被遷移的百姓,一旦在新的地方落地生根,又有多少人會願意再回到原來的地方呢?這一計策實在是陰險至極,它不僅僅是在動搖世家的根基,更是在徹底摧毀世家的生存基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然而,如果在這個時候站出來表示反對,那麽自己的動機又會被如何解讀呢?難道是眼睜睜地看著百姓在戰火紛飛中飽受苦難,卻阻止他們遷徙以尋求安寧的生活嗎?這樣的消息一旦傳到民間,恐怕連自家的祖墳都可能會被那些憤怒的百姓給掘了!
可是,如果這時候不說話的話,那後果也是不堪設想的啊!畢竟,世家們可都在看著呢。要是在這關鍵時刻,自己都無法替他們說話,那以後還有誰會支持他呢?他又還有什麽存在的價值呢?恐怕到時候,自己怎麽死的都不知道吧!
思來想去,劉仲安最終還是決定硬著頭皮站出來,出班說道:“啟稟陛下,臣認為此事萬萬不可啊!一旦動員百姓遷徙,所涉及的方麵實在太多了。且不說一路上的糧食供應如何保障,單就地方上的規劃和分配這一項,就需要牽扯到無數的官員,這無疑是一個極其龐大的工程啊!而且,這其中所花費的錢財,恐怕也是一個天文數字吧!然而,結果呢?沒過多久,百姓們又得遷徙回來,這豈不是勞民傷財嗎?依微臣之見,倒不如將這些錢財拿來擴充軍隊,讓我們的將士們能夠全力以赴地抵禦外敵,如此一來,方為上策啊!”
話音未落,那些得到世家支持的大臣們便紛紛站出來,異口同聲地附和道:“臣等附議!”
就這樣,因為遷徙百姓的事情,朝堂之上的氣氛為之一變,眾朝臣們再次分成了兩派,針鋒相對地展開了激烈的語言攻擊。一時間,朝堂上唇槍舌劍,吵得不可開交。
就在這緊張的時刻,突然有一名太監急匆匆地跑了進來,他高聲喊道:“啟稟陛下,陸少保回來了,正在殿外等待召見!”劉堅聽到這個消息,心中稍稍安定了一些,他轉頭看向黃錦,點了點頭。
黃錦見狀,立刻高聲喊道:“宣,陸少保覲見!”
隨著黃錦的話音落下,殿門緩緩打開,隻見陸肖邁著大步走了進來。他步伐穩健,進入大殿後,立刻躬身行禮,朗聲道:“兒臣,參見陛下!”
劉堅臉上露出了笑容,他連忙說道:“賢婿不必多禮。快快起身。”
陸肖站起身來,劉堅眼中閃過一絲欣慰之色。他微笑著問道:“賢婿,如今你剛剛占據閩國,理應在那裏處理政務,為何如此匆忙趕回上京呢?”
陸肖深吸一口氣,答道:“啟稟陛下,實在是閩國那邊的情況有些棘手。如今閩國境內兵力空虛,不少人竟然跑到了海上,做起了海盜。東海艦隊為了剿滅這些海盜,不得已要全部抽調走。如此一來,兒臣手中的兵力已經不足兩萬人馬。而南部地區又突然興起了多股叛軍,兒臣實在是有些捉襟見肘啊!不趁機將他們扼殺在搖籃裏,將來必然成為心腹大患。兒臣擔心信上的描述不夠詳細,所以隻得星夜兼程,趕回來麵見父皇,當麵稟報這些情況。”
劉堅深深地歎了一口氣,緩緩開口說道:“朕也正因這件事而感到煩惱啊!如今朕正在與諸位大臣商議此事,但現在有人提議讓那十萬人前往雲、永二州,去抵禦三國聯軍的進攻。然而,朕對此實在是難以決斷啊。這十萬人不知是該給你,還是該派去二州。正巧你回來了,就來說說你的看法吧。朕也想聽聽你的意見。”
陸肖聞聽此言,臉色驟然一變,他當即大聲說道:“究竟是誰提出的這一提議?”說話間,他猛地轉身,目光如炬,掃視著在場的眾大臣,身上的威壓瞬間釋放出來。
喜歡穿梭異界之我來自現代請大家收藏:()穿梭異界之我來自現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