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楚國再出兵

字數:4072   加入書籤

A+A-


    暮色如血,將楚軍大營浸染得一片肅殺。畢雲舟佇立在帥帳前,望著遠處夏軍營地閃爍的燈火,眉頭緊鎖,心中滿是焦慮與不甘。連日來,楚軍如同被困在牢籠中的猛獸,一次次向夏軍發起攻擊,卻總是铩羽而歸。每一次衝鋒,都像海浪拍打在堅硬的礁石上,除了濺起一些水花,最終都歸於沉寂。楚軍將士們甚至連夏軍的衣角都未能觸及,這讓畢雲舟感到無比的沮喪和無奈。
    畢雲舟不甘心就此認輸,他決定孤注一擲,發動夜襲。當夜幕徹底籠罩大地,四野寂靜得隻能聽見夜風嗚咽。楚軍將士們裹緊戰甲,刀刃上纏裹著布條,防止反光,如同潛行的黑豹,悄無聲息地朝著夏軍陣地摸去。
    然而,當他們距離敵營還有百丈之遙時,夏軍營地突然亮起刺目的白光,如同白晝。配備夜視儀的哨兵早已像幽靈般潛伏在暗處,一聲令下,密集的機槍火舌瞬間撕裂夜空。子彈如暴雨傾盆,楚軍士兵們紛紛中彈倒地,慘叫聲在夜空中回蕩。鮮血浸透了腳下的土地,在月光下泛著詭異的幽光,宛如一幅人間地獄的慘烈畫卷。
    畢雲舟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士兵們紛紛倒下,心中充滿了痛苦和絕望。他無奈地命令軍隊撤回山上的軍營,這次夜襲以慘敗收場。
    回到帥帳後,畢雲舟的眉頭緊緊皺起,眼中布滿血絲,臉色更是陰沉得可怕,心中的焦慮和不安讓他無法平靜。他在帳中來回踱步,腳步顯得有些淩亂。
    就在這時,副將張純芳走進了帥帳。他躬身行禮,畢恭畢敬地對畢雲舟說道:“大帥,這幾次出兵都以失敗告終,我們已經損失了三萬多人啊!現在軍心不穩,士兵們士氣低落,如果再繼續出兵,恐怕後果不堪設想啊!”
    畢雲舟停下腳步,長歎一聲,他的聲音中透露出無盡的疲憊和無奈:“我又何嚐不想停止進攻呢?可是,你看看我們現在的處境,糧草隻夠支撐半月之用。如果不突圍,我們很有可能會被夏軍困死在這裏啊!”
    張純芳聽了畢雲舟的話後,稍稍停頓了一下,思考了片刻,然後說道:“大帥,我認為與其坐以待斃,困死在這裏,倒不如嚐試求援。”
    畢雲舟麵露難色地回應道:“可是,我們才剛剛出兵半個月,就已經被困在這裏了。即使現在立刻求援,後續的援軍最快也要一個月的時間才能集結完畢。然而,我們這次出兵足足有二十萬之眾,再加上之前損失的十五萬兵馬,楚國恐怕已經沒有多少可用之兵了。除非臨時招募,但那也需要時間啊。到那個時候,我們恐怕就算不被餓死,也離死不遠了。”
    張純芳聽後,不禁一愣,他顯然沒有考慮到這一點。他沉默了一會兒,繼續思索著,過了片刻,他緩緩說道:“大帥,依我之見,我們目前可以先減少糧食的配給,將每日三餐改為一日兩餐。同時,發動士兵們在山上尋找野菜,這樣或許還能勉強支撐兩個多月。如果實在到了萬不得已的地步,就隻能殺馬充饑了,這樣應該還能再堅持一段時間。隻是,我擔心的是,我們不知道夏軍會在何時發動進攻,而且到了後期,我們是否還能夠抵擋住他們的攻擊呢?”
    畢雲舟緩緩地點了點頭,思緒漸漸飄回到了往昔。那時的他,率領著千軍萬馬,意氣風發,豪情萬丈,堅信憑借自己的才能和勇氣,必定能夠在戰場上所向披靡,凱旋而歸。
    然而,殘酷的現實卻給了他一記沉重的耳光。剛剛出兵,他的軍隊就被敵軍重重圍困,陷入了進退維穀的絕境。麵對強大的敵人,他的軍隊雖奮力抵抗,卻始終難以突破重圍;想要突圍逃跑,卻又發現無路可走。
    畢雲舟深知,一旦戰爭結束,等待他的恐怕隻有死路一條。他遲遲不肯向其他軍隊求援,並非是因為他驕傲自大,而是因為他仍心存僥幸,希望能夠找到其他方法來化解這場危機。
    可是,經過長時間的苦苦思索,他終於意識到,已經別無他法了。無奈之下,他隻得長歎一聲,說道:“好吧,就按你說的辦吧。”話音未落,他仿佛全身的力氣都被抽走了一般,頹然地坐在了椅子上,雙眼空洞無神,滿臉都是絕望和無奈。
    盡管楚軍被圍困得水泄不通,傳令兵根本無法突圍出去傳遞消息,但他們還有一種特殊的通訊方式——訓練有素的鴿子。這些鴿子數量有限,僅有十隻而已。為了以防萬一,這次他們放飛了四隻鴿子,希望其中至少有一隻能夠成功將求救信息送達。
    張純芳站在一旁,眼睜睜地看著那四隻鴿子振翅高飛,直衝向雲霄。她的心也仿佛隨著鴿子一同飛走了,久久不能平靜。過了好一會兒,她才回過神來,轉身緩緩走向軍需處,心中默默祈禱著那幾隻鴿子能夠順利完成任務,為楚軍帶來一線生機。
    兩天的時間轉瞬即逝,當消息最終傳到蕭冼麵前時,他的心情瞬間沉重起來。他緊緊握著手中的信件,仿佛那是整個世界的重量。信中的內容讓他震驚不已——二十萬兵馬竟然被敵人包圍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可是整整二十萬的兵力啊!蕭冼心中一陣劇痛,他無法接受這個殘酷的事實。這些士兵們都是楚國的精銳,他們的生命和安全如今都懸於一線。他不禁生出疑問,當初是否真的應該聽取,莫翊之言呢。
    然而,現實已經如此,蕭冼必須麵對。他深知這二十萬人馬恐怕是難以保全了,但他又不能坐視不管。如果不去救援,不僅會讓楚國的百姓失望,更會讓那些忠誠的士卒們心寒。他不能讓他們覺得自己被拋棄了,這對士氣的打擊將是毀滅性的。
    在經過一夜的深思熟慮後,蕭冼終於做出了決定。第二天,他在朝堂上鄭重地頒布了一道聖旨:全國範圍內開始征兵三十萬!這是一個緊急的任務,必須在一個半月的時間內完成。時間緊迫,任務艱巨,但蕭冼別無選擇。
    他知道這樣的征兵令會給國家帶來巨大的壓力,但為了拯救那二十萬被困的士兵,為了維護楚國的尊嚴和百姓的信任,他必須這麽做。蕭冼相信,隻要楚國上下齊心協力,一定能夠克服這個難關。
    這可讓下麵的官員們犯了愁,按照正常的情況,要想招募到足夠的士兵,至少需要三個月的時間才行。然而現在時間緊迫,隻剩下一半的時間了,這可如何是好呢?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官員們最終決定按照戶籍來抽調男丁入伍。於是,各個府庫紛紛打開,將之前留存的武器全部拿出來,以裝備這些新招募的軍隊。
    與此同時,那些原本負責鍛造兵器和鎧甲的工匠們,也不得不再次加班加點地繼續工作。他們日夜不停地忙碌著,隻為了能夠盡快為新軍提供足夠的裝備。
    西京城外的軍營裏,原本已經有些冷清,但隨著各地趕來的新兵不斷湧入,這裏又重新變得熱鬧起來。隻是,這些新兵們大多都是沒有經過訓練的農民,他們對於軍隊的生活和紀律還很陌生,導致軍營裏一片混亂,就像菜市場一樣嘈雜不堪。
    麵對這種情況,蕭冼無奈之下,隻得從禁軍中抽調出五萬精銳士兵,前往軍營對這些新軍進行訓練。希望通過嚴格的訓練,能夠讓這些新兵們盡快適應軍隊的生活,成為一支真正有戰鬥力的軍隊。
    然而,在朝堂之上,關於這次出征由誰來擔任主帥的問題,卻引發了一場激烈的爭吵。令人驚訝的是,這場爭論並非源於有人積極爭搶這個職位,而是根本沒有人願意主動承擔這個責任。
    畢竟,要率領一群未經訓練的農民去戰場上與裝備先進武器的夏軍對抗,這無疑就是去送死,幾乎沒有人認為能取得勝利。為此許多官員都選擇了逃避,他們紛紛以各種理由請假,甚至有些人不惜自殘身體,隻為了能夠避免被派往前線。
    無奈之下,蕭冼別無他法,隻能任命禁軍將領王之功擔任領兵元帥。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經過長達一個多月的征召,最終也僅僅隻召集到了二十二萬多新軍。麵對如此困境,蕭冼不得不采取緊急措施,又增派兩萬多禁軍加上之前的五萬禁軍,加入這支新軍,這才勉強湊齊了三十萬人馬。
    王之功立於陣前,望著身後三十萬參差不齊的援軍。新兵們衣甲不整,大多都是剛剛褪去泥漬的農民,這支臨時拚湊的隊伍緩緩挪動,如同一條傷痕累累的巨蟒。馬蹄踏碎晨霜,車轍碾過殘月。每一步前行,都似在丈量生死。
    經過整整半個月的艱苦跋涉,這支援軍抵達到,距離畢雲舟所在山峰三十裏的地方。
    喜歡穿梭異界之我來自現代請大家收藏:()穿梭異界之我來自現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