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七世紀最強碳基生物

字數:3845   加入書籤

A+A-


    【七世紀最強碳基生物,當世戰力天花板,亞洲州長,東半球話事人】
    【他就是節製天下兵馬,大唐太尉,司徒,尚書令,中書令,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益州道行台尚書令,雍州牧,涼州總管,左右武侯大將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上柱國,秦王,天策上將,天可汗,大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是也!】
    天幕下眾人看的是瞠目結舌,無論是知道還是不知道太宗皇帝的,都被震懾在原地,這位皇帝似乎非同一般!那什麽碳基生物、亞洲州長,雖然聽不懂!但感覺好厲害的樣子!星星眼!
    此時的未央宮正舉行國宴,李世民命令頡利可汗當眾跳舞,又命南蠻酋長馮智戴寫詩。
    看到當年在大漠之中揮斥方遒、所向披靡的頡利可汗,竟然在眾目睽睽之下為大夥兒獻舞,撫掌大笑起來,望著天幕,更是暢意笑起來,一臉的驕傲,向著殿中眾人道,胡、越一家,自古未有也。
    ········
    而在貞觀四年,唐王朝擊敗東突厥,諸蕃君長奉上“天可汗”稱號。
    李世民坐在龍椅上,二十九國番屬叩首,端的是龍章鳳姿、天日之表,又有氣吞山河之勢,通身的威嚴震懾得眾人不敢直視,太宗皇帝仰頭遙望天幕,煌煌大唐,當名留青史哉!
    ······
    晚年的李世民,聽到兒子病死黔州,心中盡是悲痛,顧不得看一眼天幕,痛徹心扉,顫抖著寫下一首《秋日即目》。
    朕見秋菊點綴花叢的寂寞冷清,又見別鶴、離猿的哀愁,我的心中無限的哀思,觀音婢,我錯了,那是我們的承乾啊,他再也不會回來了····
    長安太極宮內,傳來一聲深深的哀歎,似乎是一句承乾······
    ·······
    晚年的李世民望著天幕,陷入了回憶,回顧自己這一生,居位以來,不善多矣.錦繡珠玉不絕於前.宮室台榭屢有興作,犬馬鷹隼無遠不致.行遊四方,供頓勞。
    追求奢華的生活享受,頻繁建造宮殿園林,搜羅奇珍異獸,四處巡遊導致百姓負擔加重。蓋不過於“益多損少,故人不怨;功大過微,故業不墮。”朕深知有愧啊。
    ······
    司馬光向來崇拜太宗皇帝,他認為高祖之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李淵不過一因人成事的平庸之輩,全靠有個好兒子李世民打江山,他才得以坐享其成。
    忽必烈對這個同樣帶有少數民族血脈,同樣有著雄才大略的太宗皇帝誇讚不已,他和我何其相似啊。
    想想成吉思汗的陰影,忽必烈對李世民更是讚許,他並非唐朝的開國皇帝,卻最終在曆史上留下了唐朝第一人的形象,我也自是可以!
    ········
    宋太宗看到這位唐太宗如此威嚴,問自己的近臣,“朕何如唐太宗?”
    近臣擦擦額頭的冷汗,“唐太宗有十敗,陛下有十勝,唐太宗不如陛下遠矣!.”
    在聽了近臣所說的哪十敗哪十勝後,得意笑了起來,自己繼承皇位的方式比唐太宗更為合理。唐太宗通過“玄武門之變”逼父篡位,而自己則是通過“金匱之盟”合法繼位。
    唐太宗在治理國家方麵存在不足,例如唐太宗時期出現了多次反臣,而自己則能夠保持君臣一心。自己在軍事方麵也勝過唐太宗。唐太宗雖然擅長弓馬,但常常依賴兵力優勢,而我則能夠在高粱河一役中憑借車技通神,親自突圍。
    還有文化方麵,唐太宗雖然善於納諫,但自己則有更多的文化成就,如《緣識》等作品,定會千古留名!唐太宗不及我也!
    ·······
    天幕下有多人目露向往,那可是唐太宗!那可是盛唐!唐朝立國以來,不但統一了中國,還先後平定了突厥、薜延陀、回紇、高昌、焉耆、龜茲、吐穀渾等,重創了高句麗,設立了安西四鎮!
    大唐的國土麵積最廣達1237萬平方公裏,是漢朝的兩倍多,是隋朝的近3倍,是秦朝的近4倍。大唐之盛,我等皆向往之!
    ······
    唐朝的少數民族們,與榮有焉,對唐太宗一片尊敬之心,他是如此的強大又仁慈,那位天可汗說,“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
    他說我們華夷一家,愛之如一,尊重保護我們的民族文化和風俗習慣,我們和漢人雜居和睦,不被歧視,其中有能力的人還能加官進爵得以重用!
    ·······
    唐朝末期,本是商討投降事宜,正在宴請敵軍使者的大唐將士,忽然聽到宴會上的奏樂,瞪大了眼睛,又望著天幕人人默言,流流滿麵,那是太宗陛下,那是陛下的秦王破陣樂啊!
    憶了太宗陛下,憶起了我盛世大唐,我等豈能投降!臣有罪啊!一位將領大吼一聲,抽刀力斬來使。
    眾人皆願與外城之敵決一死戰,將士們提振士氣,大破敵軍。這是秦王破陣樂最後一次庇護大唐,為大唐續命三十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
    天幕下了解這位太宗皇帝事跡的,無不讚不絕口,那位陛下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
    那位太宗皇帝24歲時便平定了天下,確立了唐朝的大部分版圖。在長達幾十年的軍事生涯中,參與和指揮了一係列重大戰役,如虎牢關之戰、滅薛延陀之戰等,均取得了勝利。
    在位期間,唐朝的疆域得到了極大的擴張,尤其是在東北、西北和西南方向。擅長運用包圍殲滅的戰術,以五六倍於敵一路之兵力,四麵包圍,聚而殲之。當的是千古一帝也!
    ·······
    偉人讚道,“自古能兵者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朱元璋耳。”李世民的軍事才能超越了其他所有曆史上的帝王!
    【臣朱元璋,叩告天穹,日月山川,以及曆代皇祖靈寢,自宋運告終,天命真人於沙漠,入主中原,百有餘年,今運也終,微臣上承天道,下順臣民,驅除百年之患,勘定南北梟雄,於正月四日,設社稷於紫金山巔,昭告天地皇祗,立國大明,建元洪武】
    【大運昌隆,吾道不孤】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固】
    【 驅逐胡虜,恢複中華。】
    【 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予本淮右布衣,天下於我何加焉】
    【千百年來,曆代帝王之中,得位最正者,為漢與明】
    【華夏五千年,出身最為低微,卻得國最正】
    喜歡刷視頻給老祖宗們看新時代請大家收藏:()刷視頻給老祖宗們看新時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