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蜀漢的浪漫

字數:6030   加入書籤

A+A-


    【彼時天下三國鼎立,曹魏最強,劉備次之,最後是東吳!荊州之事,呂蒙白衣渡江,斬殺關羽!此時,蜀漢勢力急劇壓縮,再加上曹魏強大,應當是兩弱對一強,繼續三國鼎立的局麵才是上上策!】
    【但關羽之死,卻是一道難題!若是大軍討伐東吳,無論誰贏,都是曹魏坐收漁翁之利,甚至是滅國之危,但若不討伐東吳,那兄弟之仇隻能忍下!若此時你是劉備,這殺弟之仇你是報還是不報?】
    而在年代久遠的朝代,
    有皇帝冷哼了一聲,
    “殺兄殺弟乃是小仇,何至於為了一兄弟失了天下大勢!”
    兄弟之情有但不多,在天下麵前不足掛齒!
    何故為了兄弟,失了天下大勢,落得下風!
    至於有異心者,道朕的做法失了仁道,
    殺了就是,一道陪朕那兄弟,以免在地下孤苦!
    狡兔死走狗烹一貫如此!
    ……
    某位皇帝斬釘截鐵,毅然選擇天下,
    “不必選擇!帝王之道,為的是天下,朕乃是為天下萬民計!”
    兄弟之情,為了天下可作次一等!
    兄弟跟著我打天下雖說功勞赫赫,
    但朕早已不同往日,朕乃是皇帝,他們都是臣子,
    就算是往日的兄弟,也得稱朕一句主君!
    臣為君死乃是理所應當!
    ……
    有人稍作沉思,
    “當以大局為重,兄弟之仇待來日再報!”
    切不可為區區兄弟之情就罔顧天下!
    若是心有不忍,封官加爵賜予兄弟之子罷了,
    這朝中哪個不稱朕為仁義之君?
    至於兄弟之情,為了皇圖帝業一切皆可拋!
    ……
    也有許多人已然明白這是說的何人,不免五味雜陳,
    是感歎、是歎息,亦或是不屑、惋惜,
    但皆承認,這自古以來多為美人失江山的,
    這是唯一一個為兄弟失江山的!
    就連同父同母的嫡親兄弟也沒有哇!
    【三弟張飛望著你:大哥今日做了皇帝,早忘了桃園結義盟誓,二哥之仇,為何不報?他們哪裏知道我們弟兄昔日之盟?】
    【若陛下不肯發兵,臣拚的一死,定與二哥報仇!此仇不報,臣寧死不見陛下!】
    【三弟張飛從稱大哥到陛下,聲聲啼血,滿是質問!】
    【你是要這天下還是兄弟?你要如何選擇?此題何解?】
    麵對這個問題,在之前的朝代,眾人皆議論紛紛,
    “哼,竟敢質問當今皇帝?應拉下去斬了!”
    “竟以往日情誼相脅,對著皇帝步步相逼?這是要造反嗎?”
    “庸才!此刻定不能輕舉妄動啊!”
    “既然這劉備已為主君,應當不會為一己之私失了天下大勢吧!”
    “那劉備定不會失了理智吧,畢竟這可是天下啊! ”
    “不會的,百官定會勸阻!肯定是以天下為重!私怨算什麽!”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不急一時!”
    ……
    而在之後的朝代,無數人歎了一聲,
    這個問題,有人做出了一個異於常人的選擇!
    是說他意氣用事,還是說他不是一個合適的主公,
    亦或是感歎一句成也仁義、敗也仁義!
    成就大事者必須心狠手辣、無婦人之仁,
    意氣用事,豈能一統天下焉?
    身為帝王,過於感情用事,不是明智之舉!
    但卻圓了千古兄弟之情誼!
    寧可不要江山,也要全了兄弟之義!
    天下萬世千代唯玄德公方如此啊!
    【而就在張飛眼露失望,扭頭就走的那一刻,劉備喚住了這個一向魯莽的弟弟,此刻的他不是陛下,隻是兄長!】
    【他說:三弟,兄與弟同往!】
    【他說:朕雖有萬裏江山,但若不能為弟報仇,何足為貴矣!】
    【為江山棄兄弟者比比皆是,為兄弟舍江山者唯此一人!】
    得到這個與自己猜想並不相同的答案,很多人麵色一僵,
    隨後長袖一甩,語氣不屑,
    “此人,不足為謀!衝動行事,沒有帝王之資!”
    “天下必敗於他手!”
    “什麽為了兄弟之情,肯定是有其他思量所在,假仁假義!”
    “此人肯定會後悔!定是!”
    “耗費國力!慈不掌兵豈不知!”
    ……
    也有人持不同的想法,萬萬沒想到竟是那個最不可能的答案,
    “這這……何等情誼!何等氣魄!”
    “劉備不負兄弟之情,此乃真丈夫也!”
    “可憐了一代英雄!”
    “若是有兄弟待我如此,死而無憾也!”
    “也不知後來如何,如此重情重義之君,方是明君啊!”
    “對待兄弟如此,對待百姓……定也是仁德吧……”
    ……
    而在後來的朝代,
    “萬世君王,可棄江山,不負兄弟之情,唯有一人!”
    “從古至今要兄弟不要江山的唯有漢昭烈帝一人啊!”
    自古以來多為皇權不擇手段、殘害兄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唯有玄德公不是親生兄弟,勝過親兄弟!
    可惜,最後終究是遺憾!
    天時地利人和,無一可占!
    ……
    而在那個時期,
    正處於迷茫狀態的劉備,望著天幕神情悵然,
    這,說的是我嗎?
    自己的父親早逝,與母親相依為命,
    每日編些草鞋和席子,扛到集市上去賣,如此勉強糊口!
    如今門閥林列,極度講究家世,
    自己身上沒一點名號,出門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捫心自問,“我,我這等人,真的能成大業嗎?”
    ……
    【一個人究竟要做到何種地步,才能讓百姓拋家舍業追隨,】
    【讓兄弟不顧生死相伴左右,令下屬鞠躬盡瘁奉獻一生,】
    【讓史書留下弘毅寬厚四字,這個在草鞋堆裏打滾的失敗者,】
    【把不可能的事兒幹成了傳奇,當他帶著10萬百姓在鐵騎下逃亡,】
    【當他三顧茅廬在雪地裏等一介書生,當他成帝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為二弟報仇,】
    【最後把整個江山都托付給了諸葛亮,誠懇的說道:若吾兒不成器,君可自取!】
    【他輸光了徐州、荊州、夷陵,輸掉了兄弟性命,就連複國夢都化為了泡影,可那又怎樣呢?】
    【曹操視他為唯一對手,百姓心甘情願跟他流浪,關張至死喊他大哥,】
    【千年之後,人們不記得他輸過多少仗,】
    【隻記得他是曆史上,唯一一個願意為兄弟放棄江山的帝王!】
    【他就是其德昭昭,其誌烈烈的漢昭烈帝劉備!】
    【他的出現,給煌煌400年大漢的落幕,留下了最後的尊嚴和體麵!】
    聽到此,眾人嘩然,後世竟對此人如此高的評價嗎?
    有人冷嗤,“一介販夫走卒,終不成大器!”
    “亂世仁慈,終會作繭自縛!”
    此言一出立刻引起周邊之人怒目而視,
    “劉備白手起家,攜民渡江,古今無二!”
    “情勢危急而攜民渡江實為仁,舉全國之力為弟報仇實為義!”
    “此一生,雖未有完成再興大漢之誌,卻也不負昭烈二字!實至名歸!”
    彼時在巴蜀之地的劉備遺憾的歎了一聲,
    昭烈這個諡號,實在過譽了!
    回想起自己曾經漂泊半生,櫛風沐雨,
    未得尺寸之地,年近半百依舊寄人籬下!庸庸碌碌,歲月蹉跎!
    複國之路崎嶇險阻,自己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自己日夜難寐,多想北上中原、還於舊都啊!
    若是能興複漢室,死而無憾!可惜可惜!
    喜歡刷視頻給老祖宗們看新時代請大家收藏:()刷視頻給老祖宗們看新時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