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太安公主大婚
字數:3287 加入書籤
毓慶殿內。
晏時敘從書房回到寢殿,此時已經過了亥時。
永泰默默上前,雙手恭敬的呈上了一張宣紙。
晏時敘疑惑。
“這是什麽?”
永泰道:“回殿下,這是溫奉儀寫給殿下的信。”
晏時敘挑眉。
信?同在東宮的他們還需要信來聯係?
他將宣紙拿了過來,展開。
上麵赫然寫著六個規整娟秀的字。
——騙人的,是小狗——
晏時敘輕笑一聲。
見永泰伸長腦袋要過來看,他忙將宣紙重新疊了起來,夾入了床頭一本看了一半的書裏。
這小奉儀倒是越來越大膽了,竟敢說他是小狗。
一旁的永泰見自家殿下眉宇間的笑意,在心裏連嘖了好幾聲。
那位溫奉儀,當真是了不得啊。
而關於溫梨兒肚中孩子之事,太後、太子妃便如同從未提及過般,之前的想法慢慢消失殆盡。
而太子妃對溫梨兒肚中孩子的態度明顯變了。
她不再像之前那般期待這個孩子的誕生,也不再頻繁的去關心溫梨兒的懷相如何。
溫梨兒對於太子妃這一轉變,心中微微鬆了一口氣。
沒人一直盯著自己的孩子,她高興還來不及。
雖不知道太子妃為何突然就轉變了態度,但這對於她來說,是一件好事。
……
轉眼的時間,太安公主的婚期便到了。
她嫁入承德侯府之事,楊貴妃心中有一百個不滿意。
如果這樁婚事是太後強行安排的,她拚死也要為女兒拒了。
但偏偏與之相反,是她女兒自己喜歡的不行!
為了這事,母女倆不知道來回拉鋸了多少回。
明日女兒就要成婚了,再反對也已經沒了意義。
加上皇帝為著這事,已經惱了她,楊貴妃總算是不再折騰。
她從自己的私庫裏挑出來了不少好東西,讓宮人送來了顏兮宮。
這段時間,晏時顏隻是在駙馬之事上與母妃產生了分歧。
但其實,她還是很喜歡親近自己母妃的。
兩人雙手交握在一起,互訴了一番衷腸,也就和好如初了。
翌日。
太安公主下嫁日。
朱雀街車馬塞途,珠翠墮地如雨,帝賜逾製。
承德侯府傾庫三日以饗民,自此侯府與國同休。
皇宮中紅綢滿布,宮女內侍穿梭忙碌。
外頭熱熱鬧鬧的場景,連瑤華殿都感覺到了幾分喜氣洋洋。
溫梨兒大著肚子,自然不可能去湊這份熱鬧。
但她並沒有拘著東殿裏的宮人,這種舉國歡慶的大喜之日,宮人去沾沾喜氣也沒什麽。
可秦嬤嬤和丁嬤嬤都沒去,宮女一個也沒去。
溫梨兒疑惑:“你們不想去觀摩公主大婚的壯觀場景嗎?”
秦嬤嬤失笑:“她們哪裏是不想?隻不過她們要是都去湊熱鬧了,誰來照顧主子啊。您的肚子這般大了,可馬虎不得絲毫。”
“那便輪流去看看好了。”
秦嬤嬤見主子都這般說了,便如了幾位宮女的意。
隻是,她千叮嚀萬囑咐,讓她們遠遠看上一眼就好。
別湊上前,為主子惹上是非。
幾位宮女歡歡喜喜應是。
公主的花轎以鎏金雕鳳為飾,十六匹雪色駿馬並轡而行,車頂垂落的珍珠流蘇與日光交映,沿途百姓皆焚香跪拜。
因承德侯府正門不及雕鳳高度,侯府連夜拆去東側院牆,鋪百尺紅綢為路,兩側槐樹上插滿鎏金火把,遠望如赤龍蜿蜒入府。
而太安公主頭戴九翬四翟冠,冠上嵌東海明珠三百顆,嫁衣以金絲繡百花紋,袖口綴孔雀羽撚成的絲線,行動時流光浮動,仿若霞帔加身。
在行天地之禮時,侯府前庭設漢白玉祭壇,太安公主與承德侯世子顧辭手持玄圭,共拜日月山河。
禮官高誦“乾坤合德,鸞鳳和鳴”。
話落時,百隻朱鹮自金籠中放飛,銜紅綢繞庭三周。
寓意“天賜良緣”。
皇帝特遣內侍監攜禮單宣詔,賜公主府田產千頃、嵌寶金器八十台,另贈西域血玉如意一對,喻“同心白首”。
承德侯府一眾人跪接聖旨時,侯府門前撒銅錢萬貫,引得市井歡騰如沸。
直到子時賓客散盡,侯府仍點千盞琉璃宮燈。
火光透窗而出,映得半城夜空泛金。
喜歡乖巧的女人最好命,太子欲罷不能請大家收藏:()乖巧的女人最好命,太子欲罷不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