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群臣求情

字數:3779   加入書籤

A+A-


    西岐之地,在姬昌一族長達數萬年的治理與經營下,已然成為一個實力不容小覷的強大勢力。
    若姬昌一死,西岐必然會陷入混亂無序的局麵。
    畢竟西岐之地也不是鐵板一塊,境內各方勢力勢必會為了爭奪資源而陷入激烈的紛爭,境外異族也會趁此機會衝擊。
    如此一來,帝辛想要順利掌控西岐境內的資源、人力等,無疑將變得極為困難。
    即便強行派遣軍隊入駐,也會遭遇西岐各方勢力的頑強抵抗,陷入戰爭泥潭之中,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這顯然是帝辛極不願看到的局麵。
    可若將姬昌囚禁在都城,以他為人質,情況則將截然不同。
    西岐的一眾臣子與百姓,大多對姬昌忠心耿耿。
    這些人大概率會為了姬昌的安危,對帝辛言聽計從。
    帝辛此次饒姬昌一命,便可借此絕佳機會,名正言順地插手西岐的事務。
    甚至比之前預想的以信服自己的質子承襲諸侯之位更加順暢,畢竟質子還有著自己的心思,
    現在他帝辛可以隨意為之,調遣西岐的兵力為大商征戰四方,征收西岐的賦稅以充實大商國庫,將西岐的財富與力量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大商的核心統治區域,
    這樣的話,西岐之地雖是諸侯之地,但卻是完全歸屬帝辛統轄。
    如同被帝辛牢牢攥在手中的一顆棋子,可任由他隨意擺布。
    要知道,整個大商如姬昌這般位高權重、手握一方大權的諸侯,總共才隻有四個。
    四方諸侯各據一方,在各自的領地內擁有相對獨立的行政、軍事和財政大權,宛如國中之國,極大地分散了王權,對帝辛的統治構成了潛在的威脅。
    若是能把西岐成功收入麾下,帝辛謀劃已久的集權之舉,就幾近完成了四分之一。
    其他諸侯眼見西岐被帝辛成功掌控,為求自保,也可能會主動向帝辛靠攏,接受更多中央的管製與約束。
    如此一來,帝辛的集權大業將快速達成,或可成為名正言順的當世人皇。
    而且留著姬昌,帝辛還能向天下諸侯展示自己的 “仁慈”,彰顯自己作為君王的寬廣胸懷。
    姬昌在諸侯之中素有威望,聲名遠揚。
    若貿然將其處死,難免會讓其他諸侯心生兔死狐悲之感,加深他們對帝辛的忌憚與反感。
    相反則可以讓諸侯們在敬畏之餘,也能感受到自己的寬厚與包容,從而減少因處置伯邑考父子可能引發的諸侯反感與不安,進一步鞏固大商的統治根基。
    如此一舉多得的絕妙計劃,帝辛又怎會不心動。
    想到這裏,帝辛微微眯起雙眼,目光深邃而銳利,仿佛已經看到了大商在自己的統治下,王權高度集中,國勢蒸蒸日上,走向更加輝煌的美好景象。
    隨後就聽帝辛開口,聲音低沉而威嚴,在寬敞的大殿內久久回蕩:
    “爾等可有決議?”
    聽到帝辛的話,殿中瞬間一靜,原本熱烈的議論之聲戛然而止,
    群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中滿是猶豫與思索。
    方才還爭得麵紅耳赤、互不相讓的場麵,此刻已全然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片令人窒息的寂靜。
    過了半晌,才有一位身著緋色朝服的中年大臣,定了定神,率先走出隊列。
    就見他微微躬身,雙手抱拳,對著殿上的帝辛恭敬地說道:
    “啟奏王上,臣以為,西伯侯姬昌雖罪責難逃,但其為大商兢兢業業數十載,南征北戰,功勳赫赫,此次姬昌或許管教失職,但罪不至死,懇請王上開恩,饒他一命,以彰王上之仁慈,亦能安撫西岐民心。”
    中年大臣說罷,之前說話的老臣也顫顫巍巍地邁出幾步,走出群臣之列,對著殿上帝辛躬身行禮:
    “王上,老臣附議,姬昌在諸侯間素有威望,若驟然將其處死,恐諸侯們心生不安,以為王上苛責,不利於大商的安穩,留姬昌一條性命,既能讓他戴罪立功,也能向天下昭示王上的寬宏大量,穩固我大商根基。”
    隨著這兩位大臣表態,殿中其他臣子們也紛紛交頭接耳起來,低聲的議論聲再次在殿內彌漫開來。
    不一會兒,便有更多的臣子站出來,懇請饒姬昌死罪。
    當然,殿中群臣之所以會有這般反應,除了少數確實與姬昌關係匪淺,因而真心希望他能免死外,
    更多的則是擔心西伯侯處死,會影響大商穩定的局勢。
    畢竟西岐作為邊陲之地,戰略位置極為重要,一旦陷入混亂,影響的可不僅僅是一地的安寧,更有可能引發周邊地區的連鎖反應。
    周邊的一些小部落和附屬國,可能會趁機蠢蠢欲動,邊境防線將麵臨巨大壓力。
    而大商內部,其他諸侯也可能會因局勢不明朗而心生異誌,導致整個國家陷入內憂外患的困境。
    帝辛聽著群臣的請求,心中暗自得意,麵上卻不動聲色,如同一尊雕像,端坐在王座之上,眼神平靜地掃視著殿中眾人。
    這一切也正如帝辛所預料的那般發展,群臣的反應盡在他的預料之中。
    姬昌的生死,本就是他手中的一枚棋子,如今群臣主動為姬昌求情,恰好給了帝辛一個絕佳的機會。
    接著,帝辛便決定順水推舟,展現出自己的 “英明決斷”。
    隨後就見帝辛微微抬起頭,目光仿若一道閃電,緩緩掃過殿下的群臣,然後緩緩開口說道:
    “這便是爾等決議?”
    此刻能在殿中之人,都是大商重臣,多年來在朝堂摸爬滾打,曆經無數風雨,對於帝辛的脾性和說話習慣格外熟悉。
    所以聽到帝辛話中的語氣,眾人瞬間心領神會,知曉帝辛有意留姬昌一命。
    畢竟若帝辛鐵了心要處死姬昌,以他平日裏殺伐果斷、雷厲風行的性子,絕不會這般詢問,而是直接下達詔令,讓姬昌即刻伏法。
    想明白這些,殿中群臣暗暗鬆了一口氣,原本緊繃的神經也終於有了些許放鬆。
    隨後,眾人紛紛出言,聲音此起彼伏,響徹大殿:
    “請王上開恩!”
    “請王上開恩!”
    ......
    喜歡洪荒,從道門首徒開始請大家收藏:()洪荒,從道門首徒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