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再次回鄉

字數:3200   加入書籤

A+A-


    在老藍的葬禮上,人們把老藍放在棺材裏,剛要扣上棺蓋。一個年輕婦女帶著三四個孩子來了。
    人們都認識她,她叫秀華,是老藍的鄰居,丈夫兩年前采伐的時候,被倒下的大樹砸死了,留下四個年幼的孩子。老藍可憐她們孤兒寡母,時常就會給她們送些吃的用的,也會幫助她們幹些體力活,劈劈柴,弄弄水啥的,慢慢的兩人就走的近了。當人們都以為兩個人能走到一起的時候,老藍卻遭此橫禍,大家都覺得惋惜。
    秀華來到老藍的棺木旁,對幾個孩子說“給你們的藍大爺跪下磕頭。”
    幾個孩子很聽話的跪下磕頭,秀華輕輕撫摸著老藍的臉龐,聲音哽咽著說:“藍大哥,你怎麽能就這樣走了呢?你答應過我們要過上好日子的,還答應說帶孩子們去鎮上看大戲的呀,可你怎麽就走了呢?”說著,眼淚滴落在老藍的臉上。人們看了都覺得心酸。
    高遠山走到秀華身邊說“秀華同誌,你是狗剩子唯一放不下的人,他沒有別的親人,他早已把你們當做自己的親人了,他生前的遺產,和死後的喪葬費撫恤金都有你來繼承吧。”隨後又說“讓孩子們戴上孝,給他扛幡摔瓦吧?”秀華點頭同意。
    有人拿過幾塊白布,戴在了幾個孩子的頭上。秀華抹著眼淚說“也給我一塊白布。”有人遞給了她。她拿起白布係在自己腰間。看著老藍說“藍大哥,我和孩子就是你的親人,我讓孩子們給你扛幡摔瓦,上墳燒紙,你放心走吧。”說完放聲大哭,旁邊的人也都跟著流淚。
    高遠山看著老藍悲痛的說“狗剩子,你安心走吧,你如今也是有兒有女的人了,她們每年都會給你上墳燒紙,你去地下找你的戰友去吧,以後我也會下去找你們的,到時候咱們還在一起並肩戰鬥。”
    棺蓋緩緩的合上了,馬車拉著棺木向墓地走去,高遠山也要跟著去,被警衛員一把拉住,“首長,您幾天都沒有休息好了,就別跟著去了。”
    林業局其他幾位領導也勸說高遠山不要去了。高遠山也沒再堅持,就回招待所了。
    馬車載著老藍的棺木往墓地走去,秀華的大兒子扛著幡在前麵引路,另外三個孩子頭上戴著孝布跟在後麵。林業局很多人感念老藍的為人,也都自發的前來相送。
    送走老藍後,處理結果也下來了,兩個在電影院門口把門站崗的公安,開槍打死老藍的判了死刑,另一個被開除公安隊伍。林業局一把手被降職使用,被調到一個部門任閑職了。其他參與包場看電影的領導幹部都被一擼到底,當工人去了。
    楊文發副局長沒有參與包場看電影,他被提拔為林業局一把手,原三岔子林業局調來的林場李主任升任為林業局副局長,還是主管山場。
    梁育才也升了,他接替李主任當了林場主任,張虛若離開檢尺隊,接替了梁育才為副主任。從此,林業局在新領導的率領下,逐漸走向輝煌。
    自從老藍死後,父親不再經常去舞場了,每天除去上班,就去打打魚,沒事的時候就往茶館裏一坐,邊喝茶邊聽書。
    這天,父親像往常一樣在茶館聽書。台上的說書人正講著一段抗聯英雄打鬼子的故事,那慷慨激昂的語調竟讓父親想起了老藍,想起了崔長富,也想起了自己,想起了在那炮火紛飛的年代,無數的英烈奮勇殺敵的情景。可惜,老藍和崔長富都不在了,但他們為之奮鬥的目標已經實現,相信他們在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
    入秋十月份之後,到了林區生產的淡季,貯木場的原木基本都裝上大火車運往全國各地。林業局又給工人放假了,除少數本地人留下應急之外,外地人可以回家探親。此時的海生和張虛若等人已經在林業局安了家,不想回農村老家了。父親打算回老家看一看,順便幫著秋收。
    臨走前的兩天,父親去圖拉河裏下網打魚。圖拉河裏的魚比黃泥河的隻多不少,而且是冷水魚,魚的味道鮮美,收拾魚的時候刺都不會紮手。
    此時的梁育才才升了主任,他每天有忙不完的工作,哪裏還有時間打魚呀。
    父親已經不使用小木船下網了,他找鄰居運材車司機要了兩個破汽車內胎,又到修理自行車那裏,把內胎漏氣的地裏補了補。充滿氣後,用兩根兩米多長的小木杆,把兩個輪胎連起來綁在一起,背起魚具,扛著輪胎到了圖拉河。
    這次他很輕鬆的下了四片魚網,下完網後,他又扛著輪胎回家了。
    剛到家裏,海生來了,自從搬到圖拉河林業局工作,他已經很少回農村了,這次他托父親給他爸爸捎去幾十塊錢。
    海生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了,這幾年的生活還是很拮據,嶽父嶽母一直和他在一起。老兩口也不想給他們添麻煩,幾次提出要回農村老家生活,可海生死活不同意。海生是個孝子,也一直給父母寄錢,嶽父嶽母就小晴這一個孩子,而且年紀也大了,他怎麽能讓他們回農村自己生活呢?所以這麽多年還是在一起生活,老兩口很感激,他們沒有看錯海生,小時候沒白疼他。
    父親接過海生遞過來的錢,拍了拍他的肩膀,感慨道:“海生啊,你也是不容易。你這份孝心,大家都看在眼裏。”海生笑了笑,有些不好意思。
    第二天,父親帶著自己打的魚,踏上了回老家的路。一路上,他望著窗外熟悉又陌生的景色,心中滿是對老家秋收景象的期待。而海生這邊,他依舊忙碌於自己的家庭瑣事之中。
    當天晚上到了縣城,父親沒有再趕路,而是在縣城住了一夜。
    上午,父親到達了老家。村子裏的變化不大,熟悉的泥土氣息撲麵而來。他徑直走向自家田地,看到金黃一片的莊稼,一種親切感油然而生。
    大姑一家正在收割黃豆,他立刻投入到秋收勞作當中,和大姑一家人邊幹活邊聊天,話題自然少不了海生一家在林業局的生活。
    當天晚上,父親去了海生爸爸家,把海生給他們的錢交到海生爸爸手裏,並向他們說起海生這些年的不容易。
    老兩口都流淚了,他們讓父親轉告海生不要再給他們寄錢了,家裏有幾畝地盡夠老兩口生活的了。
    與此同時,海生在林業局的家中,妻子小晴正和孩子們一起準備晚餐。海生下班回來,看著溫馨的畫麵,疲憊感頓時消散了許多。雖然生活依然拮據,但一家人相互扶持,滿滿的都是幸福。
    喜歡林海人家請大家收藏:()林海人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