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再次創業

字數:3330   加入書籤

A+A-


    一個月後,林場場址的地麵平整好了,施工隊進來以後,林場場部和職工住房同時開建。工人們又投入到緊張的修路之中,那時候還沒有大型修路設備,工人們都是用土籃裝著沙石,挑到路基上,一點點的往前鋪。
    這裏是原始森林,除原住民的鄂溫克族外,還從來沒進過人,野生動物非常多,林業局給林場工人發了幾支七.六二步槍,一來給工人們防身,二來讓工人打幾隻野生動物來補充營養,這樣的話,工人們每天都能吃到麅子肉、兔子肉了。
    父親是個上過戰場的軍人,他的槍法不容置疑,理所當然的得了一支槍。每當在工作中碰到大型動物野生要傷人的時候,他會毫不猶豫的給它一槍。有時候也會打幾隻飛龍、棒雞來嚐嚐。
    工人們的工作強度很大,每天挑著沙石墊路,每隔幾天就換個土籃。晚上下班以後都腰酸背痛的,吃的也不好,都是些大碴子粥、高粱米飯和苞米麵窩頭。菜也隻有大白菜土豆之類的東西。
    自從五八年大躍進和三年自然災害後,國家的經濟始終沒有緩過來,工人的條件也迅速下滑,除糧食不夠吃,工人的工資也一落再落,從前每個月都能拿上一兩百塊錢的工資,現在每個月才拿三四十塊錢。
    每個工人的家庭生活都很難,工人的工作熱情也減弱了,他們不知道國家怎麽會變成這個樣子了?
    轉眼間一年過去了,林場辦公室和工人住房也建好了。共建了十多棟的紅磚房。
    林區的房子沒有別的樣式,屋子裏無非就是火牆火炕。
    父親和先來的工人都分了一間,房子不大,有三十來平米。林場也沒有個市場,也買不到米麵糧油和菜之類的東西,所以人們還是在食堂吃飯,晚上下班就回自己屋裏睡覺。
    工人們還是每天修路架橋,由於都是人力幹,所以進度很慢。林業局領導也著急,就向上級領導匯報這樣幹進度太慢了,公路沒時候修完,是不是能弄一些大型的修路設備?那樣就會快的多。
    上級領導也考慮了實際情況,就給林業局弄來一輛大型推土機和幾輛翻鬥車。這些老舊的車輛還是中蘇關係沒破裂時,蘇聯援助中國的。現在也有些年頭了,幹起活來老是出故障,但也比人幹快的多。
    這時候上級派來了專業修路隊,準備先把林場的火車專運線修起來,父親等人配合著修路隊修了鐵路專運線,然後又在專運線兩側修了貯木場,並把裝火車的台子都搭建好了。
    林業局命令工人們都下來準備采伐工作。經過森林調查員的勘探,準備在離林場兩公裏的地方先設兩個采伐區,由林場成立兩個小工隊,進行采集裝一條龍作業。
    梁育才是林場一把手,張虛若是林場副主任,馬行遠是第一小隊隊長,父親和海生等老夥計都分到第一小隊了。
    現在是十月份,還沒到采伐的時候,眾人又開始修通往楞場的簡易路,簡易路修完,接著又打楞場,一切準備就緒,也到了冬天。
    由於施業區距林業局僅兩公裏左右的路程,小工隊的工人沒有選擇在山場住,每天早上走著去,晚上下班再走回來,一走一回大概需要一個多小時的時間。
    父親和海生還有齊玉勝、馬勝武幾人還是在裝車組,負責裝運材車。現在林場是創業時期,工作都在摸索中,所以工作效率沒那麽快高,每天隻裝五六個運材車。
    父親每個月發工資都會給母親寄錢,並附信囑咐母親一定要照顧好孩子,等這邊學校建好就馬上把她們接到這裏來生活。
    由於木材產量太低,工人的工資也不高,每個月才拿三四十元錢,父親留下幾塊錢買一些生活用品,剩下的全部給母親寄去。
    母親也回信讓父親工作的時候一定注意安全,別惦記她和孩子,孩子們一切都好,讓他安心工作。
    此時父親不知道的是,母親為了補貼家用,她也出去工作了。她參加了林業局家屬隊,每天去火車站卸羊草。卸羊草的工作辛苦又遭罪,把整捆的羊草卸下車,背到火車站外。再把羊草裝到小拉車上,然後拉到一公裏外的馬號。到了馬號還得卸下車,把羊草碼上垛。背羊草的時候,碎草沫子直往脖子裏鑽,弄的身上很癢,忍不住用手去撓,撓的上身都破了皮。
    母親每天出去幹活的時候,就把不到兩歲的小兒子交給大一點的孩子看管,並把院門鎖好,不讓他們出門。
    就這樣,母親在家屬隊卸了一冬天的羊草,家裏的生活也有所改善。
    開春以後,小工隊撤回林場,在貯木場上楞裝大火車。此時的林場,建設的也初具規模,已經有百十戶人家了,中學小學也建好了,正在招有文化的人來當老師。林場又開了商店,賣一些日用品和生活用品。
    八月份的時候,學校招夠了老師,開始招收學生,準備九月份開學。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是林區生產的淡季,林場給所有工人放了幾天假,讓他們回去把家屬都接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圖拉河林業局離父親工作的林場不太遠,隻坐四五個小時的火車。
    父親下了火車回到家,見大門緊鎖著,以為家裏出了什麽事情,忙去鄰居家問了情況。得知母親出去工作了,他才放下心,同時又感到一陣心酸。
    鄰居的院子幾乎都是相通的,以前都是用木板障子隔開的,後來鄰居之間相處的都不錯,都互相串個門,為了方便走動,把木板障子扒個小門,這樣不用出大門就能互相走動了。
    父親進了屋,隻有四個孩子在屋裏,他知道兩個大的在上學。孩子們都在地上玩呢,最小的孩子在地下坐著,拿著一個小板凳在玩兒,他弄的滿身是土,小臉也是黑不溜秋的,看起來很好玩兒。
    父親見了又好氣又好笑,他忙把小孩子抱起來,父親走了一年多沒回家,他已經不認識父親了,他在父親懷裏打著撲棱要下地。幾個大一點的孩子卻很高興,都說“爸爸,你回來了,這下可好了,我們不用被媽媽天天鎖在家裏了。”
    父親聽了一陣心酸,他打開帆布包,拿出他給孩子們買的糖塊兒,給每個孩子都分了幾塊。晚上,兩個大一點的孩子放學回來,此時大兒子已十四五歲了,大女兒也十二三了,他們看見父親回來了,也很高興,趕快張羅著給父親做飯。
    父親哪裏肯讓他們做飯,忙對他們說“你們好好看家,我出去給你們買點好吃的。”幾個孩子一聽有好吃的,高興的又蹦又跳。
    喜歡林海人家請大家收藏:()林海人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