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 將軍自橫行 3

字數:3067   加入書籤

A+A-


    代軍原本早已遣出斥候,探明此處有鄭軍攔截,隻因鄭軍兵少,此處又地勢平坦,料想鄭軍必取守勢,是以先遣一千兵馬來攻,卻不想鄭軍這些許兵馬竟敢主攻,勢頭又如此迅猛,便有些措手不及,弓弩也不及準備,鄭軍便已衝到近前。
    兩軍相接,鄭軍直插入代軍腹心,代軍陣型立時大亂。那代軍將領顧不得旗號,卻不敢就走,隻顧左右遮攔,又有親兵在身前護衛,才堪堪坐穩馬匹,卻已是狼狽不堪。
    代軍兵卒沒了旗號,便沒了號令,陣型散亂,更不能結陣抵禦。鄭軍勇猛,每數十人結成小陣廝殺,更難抵擋,代卒身中刀槍倒地者不可勝數。
    隻頃刻間,代軍兵卒便戰意全無,有許多兵卒再顧不得廝殺,舍棄兵器向後逃去。李汜躍馬挺槍,奮起精神,在代軍叢中左衝右殺,無人能擋。
    忽見代軍已無人抵擋,皆四散奔逃,乃抬頭觀望。見代軍潰不成軍,唯有中央一小隊兵馬結成小圓陣,緩緩向後退卻。雖無旗號,料想便是代軍將領所在,乃呼喝一聲,集起三十餘兵士,一齊向那隊代軍殺去。
    那代軍將領見數十個如狼似虎鄭兵向他殺來,再顧不得威儀,也顧不得左右親兵,舍了眾人,策馬向後方狂奔。眾親兵見了,也無心再戰,隨著那將領向後奔去。
    李汜等人一路砍殺,卻終不及追趕那將領,被他逃回本陣。
    若是鄭、燕兩國兵馬,前方交戰,後方定有督戰兵馬。若是交戰兵馬不奉號令私自逃回,督戰者立時便將逃兵斬於刀下。主將不逃兵士逃回者,立斬兵士;主將逃回,兵士跟隨者,兵士不問,立斬主將。因此其時天下唯鄭、燕兩國兵馬號令最嚴,戰力最強。代軍卻無人督戰,隻任由眾將士逃回,將自家陣勢衝散。
    先時代軍先鋒見前隊交戰不利,立時便傳令剩餘四千兵馬排成鶴翼陣,接應前隊兵馬。但前隊兵馬兵敗隻是頃刻間事,陣還未結成,前隊兵馬便逃回本陣,陣型又被衝亂,這陣勢便未能結成。
    鄭軍卻兵少,又操練純熟,李汜見代軍前隊退去,立時便號令兵士結陣,片刻便結成鋒矢陣,又向代軍先鋒大隊兵馬殺去。
    代軍陣未結成,眼見自家將士才退入本陣,後方鄭軍兵馬便已殺到,立時便又亂了,便有人要隨著潰兵向後逃。
    然代軍先鋒畢竟是邊軍,也是竟日操練,並非烏合之眾,主將號令之下,後隊將潰兵攔住,漸漸穩住陣勢。但後方雖穩住,前陣兵馬卻已被鄭軍衝入,立時又是人仰馬翻,陣型大亂。
    那代軍先鋒主將乃是李敢重用之人,並非無能之輩,見此情形,忙集起數百將士,結成小陣,他親自統領,衝上前去接住李汜兵馬廝殺。
    李汜兵馬雖精悍,卻畢竟隻八百人,代軍雖有折損,卻仍有四千餘眾,遂被代軍漸漸穩住陣勢,圍在垓心廝殺。
    張羽在坡上看得分明,嘴角露出一絲獰笑,從馬上取下陌刀。那陌刀在夕陽下閃出寒光,天地頓失其色。
    突地陌刀前指,坡上二百騎兵齊聲呐喊,戰馬嘶鳴,一齊衝向代軍。
    蹄聲隆隆,雖隻二百騎,卻勢如奔雷,瞬間卷入代軍陣中。代軍騎兵步兵雜在一處,不能抵禦,立時便如枯木敗草一般被戰馬踏倒,鬼哭狼嚎之聲盈於天地。
    張羽並未分兵,二百騎聚於一處,從代軍陣型中路殺入,直透右翼。代軍無人能擋,避之唯恐不及,任由鄭軍在陣中肆虐。
    張羽一馬當先,陌刀如天降銀練,刀光閃處,血光四濺,肢體橫飛。坐下那匹烏騅馬腳步絲毫未受阻滯,如風般席卷代軍兵陣。
    有張羽在前,二百騎也未受阻擋,緊隨張羽身後,頃刻間,一隊騎兵便從代軍陣首直殺透陣尾,將代軍陣勢撕扯得淩亂不堪。
    殺出代陣,張羽又撥轉馬頭,聚齊麾下兵士,從代軍左翼又殺入陣中。這二百騎竟不曾折損一人。
    李汜兵馬原本被圍甚急,張羽率眾這兩番衝殺,代兵紛紛避讓,李汜之圍登時緩解,一鎮兵馬竟回過力來反攻代軍。
    代軍雖不成陣,已無力再攻,但主將未退,兵士們便不敢退,隻遠遠圍著鄭軍,虛張聲勢而已。
    張羽率二百騎又從陣首殺出,回首見代軍已現敗像,卻仍勉力支撐,料想必是他後隊中軍相距不遠,代軍先鋒主將有意拖延,要等大軍接應。
    張羽揚起陌刀,左右揮動,麾下二百親兵分作兩隊,又從左右兩翼殺入代軍之中。
    張羽抬頭看去,見代軍先鋒將旗在人叢之中,便不隨親兵一同衝殺,他一人一刀一馬,從中路殺入陣中,認清代軍將旗,直取其地。
    馬如龍,刀如電,人如太歲神,在代軍兵卒之中一閃而過,許多人還未看清是何人,便已身首異處。
    轉瞬之間,張羽便已衝到代軍先鋒主將近前,代將親兵皆大驚,急忙結隊攔截,怎奈張羽馬快刀也快,還未成陣,馬便到了,刀也到了。隻眨眼間,便有十數人倒地,眼前也不見了張羽身影。
    張羽已衝過代將親兵,刀光閃動,直取代將。
    那代將大驚失色,卻也算得身手迅捷,急往後閃身,陌刀從麵前落下,竟堪堪避過這一刀。但人雖避過,馬卻不能避過,這一刀正從馬頸劈入,齊齊將馬頭切下。
    馬頭落地,鮮血狂噴,馬身向前傾倒,那代將不及落馬,身子也隨馬身前傾。但那陌刀卻竟自下而上掠了上來。
    原來陌刀雙刃,張羽不必翻轉刀身,刀甫落下,便又使力撩起。電光火石之間,兩馬錯蹬之際,那代將再不及躲閃,被陌刀從下頜砍入,將頭顱帶著兜鍪高高揚起,在空中俯瞰戰場。
    兩馬交錯,那代將身後便是掌旗力士,此時卻早已目瞪口呆,僵立當地。張羽隨手回刀,將那力士頭顱與旗杆一齊砍斷。頭顱落地,將旗也搖搖墜地。
    喜歡興亡雲煙事請大家收藏:()興亡雲煙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