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 戰士半死生 6

字數:3082   加入書籤

A+A-


    三十六 戰士半死生 6
    一隊人馬快速奔下山,攔在大道前方,以巨木橫地擋住去路。身後傳來一片聲響,卻是有人從山上推下大石滾木,擋住山口通路。房營兵馬已被團團圍住。
    洪鍾卻仍是不慌不忙,腳步亦未停,仍緩緩前行,隻從馬上取下狼牙棒,穩穩攥在手中。看看後隊兵馬遠離了山口,不在身後伏兵弓弩射程之內,洪鍾才勒住馬,停住腳步。房營眾將士也漸漸停下,陣列卻已散開。
    鄭軍身處伏兵中央,四麵弓弩皆不能及,洪鍾這才傳令道:“擺陣。”
    軍令傳下,戰馬催動,頃刻間房營便已排成魚鱗陣。此陣以二十騎為一小陣,三千餘騎排成百五十餘小陣。每小陣之間相隔十餘步,眾小陣再結成一個大圓陣。待交戰之時,各小陣不停轉動,小陣間隔卻無變化,彼此相應。
    代軍原料鄭軍被圍,必要結陣突圍,見了鄭軍這般結陣,才知是要死守。便見兩側山上旗號揮動,亂哄哄喊聲中,兩邊伏兵一齊衝下山來。
    代軍步兵如此衝擊騎軍,鄭軍騎兵隻需反衝,立時便可衝亂代軍。但洪鍾卻知代軍此舉正為要他反衝,鄭軍若反衝,陣型必亂,那時燕騎驟出,便難以抵擋。是以洪鍾喝道:“眾將士不得妄動,不得亂了陣法。”
    兩邊代卒喊聲不絕,衝到百餘步時,後隊代軍放起箭來,前隊代軍仍衝殺而來。箭雨破空而來,其勢雖疾,卻不甚密。房營將士皆未帶盾,隻以鎧甲長矛抵擋,虧得代軍弓手不足,箭雨不密,才不致損傷過重。
    看看代卒漸近,陣內鄭兵取出騎兵弩,放箭迎擊。鄭軍箭矢卻不易抵擋,兩軍相距已近,弩力甚勁,代軍兵卒又無鎧甲,隻以圓盾護住頭臉。弩箭平射而來,前排代卒中箭倒地者不計其數,衝殺呐喊之聲已不能蓋住慘呼之聲。
    後排代卒生出懼意,腳步放緩,卻聽號角戰鼓之聲不絕,軍令嚴逼之下,隻得又奮命衝殺。
    箭雨漸息,兩軍相接,刀槍並舉,肉身相搏。
    洪鍾立於陣中,卻不急於廝殺,隻四望觀瞧。代軍盡是步卒,手持長槍,鄭軍兵器卻皆是丈八蛇矛,代軍全不能近身,隻在外圍遊走攻殺。
    看伏兵大約有五千之眾,那便是此處代軍傾巢而出了,那還有何處兵馬守住漳澤寨?或是遼州敗兵退到此處,料想漳澤寨中鄭軍無力出營,這才放心設伏。
    卻還有三千精銳燕騎藏身於此,才是心腹大患。若是如此,縱是箕營盡出,也是敵眾我寡。現下陣勢定不能亂,否則必為燕騎乘機殺入,其勢必危。陣勢不亂,拖延一個時辰當非難事。
    洪鍾忽地轉念又想,若是陣勢不亂,燕騎不動,一個時辰後,箕營殺出山來,敵軍之勢卻未衰,卻要如何取勝?
    心念至此,主意已定,遂傳令道:“賊子不敢近身,如何廝殺?傳令下去,以短刀殺賊。”
    軍令傳下,眾將士紛紛收回長矛,掛在馬上,取出腰間環首刀,以短刀對敵。如此一來,代軍得以近身,廝殺愈加慘烈。更有代軍小隊欺入鄭軍陣中,將鄭軍小陣隔開,這魚鱗陣轉動便見澀滯。
    代軍見了,隻道鄭軍已將力竭,號令聲下,後隊代卒盡數投入鄭軍陣中。兩軍將士拚死搏殺,鄭軍雖有鎧甲護身,卻已見死傷。
    又看一時,卻仍不見燕騎現身,洪鍾心生疑惑。因之四望,回身見到身後將旗,猛地省起,將旗未動,陣勢便未亂,燕人怎肯輕易來攻?
    遂回身喝命眾親隨道:“眾將士隨我殺敵,立功報國。”話音未落,便催動戰馬,衝了出去。
    將旗揮動,洪鍾身後隻餘二十親兵,緊隨洪鍾,一齊殺向代軍。
    洪鍾看準一處代卒人多,遂揮舞狼牙棒,直衝入代軍陣中。他狼牙棒十分沉重,又翻舞如飛,代卒肉身如何能擋?中者立時骨酥肉爛,魂飛魄散。
    隻頃刻間,洪鍾便已打倒十數個代卒。其餘代卒見他怒目虯髯,如鍾馗降世,天王臨凡,無不心膽俱裂,紛紛避之唯恐不及。代軍攻勢立減。
    洪鍾一人一馬一棒,在代軍叢中如入無人之境。此時唯有正麵攔截的千餘代軍壓陣,還未參戰,見此情勢,再顧不得原定之策,全數越過路障,向鄭軍殺來。
    至此,代軍伏兵五千兵馬已盡數投入戰場。
    洪鍾凜然不懼,縱馬在魚鱗小陣間穿梭,所到之處,圍攻之勢立解。鄭軍將士見了,士氣大振,奮起精神廝殺,代軍雖眾,卻是隻有招架之功,再不能撼動鄭軍陣勢。
    但這枝代軍卻也算得精兵,雖死傷甚重,卻仍死戰不退,將鄭軍死死圍住。洪鍾殺的興起,已忘了代軍還有伏兵未出,隻顧埋頭施棒。
    忽聽聞遠處一陣急促鼓聲,又有號角吹響,這才省悟,急勒馬抬頭四望,隻見兩邊山上又樹起黑色旗幟,隨即兩枝騎軍從山上疾速奔下,喊殺之聲四起,正是燕國騎兵殺出。
    兩邊燕騎一齊殺到,代軍步卒紛紛避讓,燕騎正從鄭軍魚鱗陣中路殺入陣中。兩軍騎兵相接,立時兵器相交之聲、呐喊廝殺之聲、慘呼倒地之聲不絕。
    燕軍騎兵多持長刀,劈砍極快,鄭軍也早換了長矛,或刺或掃。矛長刀短,鄭軍要在遠處禦敵,便將長矛架起,使燕軍近不得身;燕軍卻要欺身搏殺,便讓過長矛,近身揮刀。
    戰陣對壘,長兵器原本更強,但鄭軍是在陣中盤旋,燕軍卻是疾馳而來,其勢難擋,因此鄭軍兵陣接敵處便有些散亂,被燕軍衝入陣中。多有鄭兵被燕卒避過長矛,近得身來,便難以再避開燕卒長刀。所幸兩軍皆是具裝騎兵,那長刀雖利,卻也難以劈開鎧甲。
    但仍有鄭兵吃不住力,中刀落馬,立時便葬身於馬蹄之下。卻也有燕卒未能避開長矛,被長矛刺中,矛雖也不能刺穿鎧甲,但正麵刺中其力更難當,便也翻身落馬。更有兩軍兵士各自避開敵方兵器,兩馬相撞,人仰馬翻,同歸於盡者。
    喜歡興亡雲煙事請大家收藏:()興亡雲煙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