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步步驚心2
字數:7213 加入書籤
禦前奉茶
清晨的陽光透過雕花窗欞灑進屋內,若曦盯著銅鏡中那張陌生的臉龐出神。一個月過去了,她仍不習慣這張小巧的瓜子臉和那雙杏眼。丫鬟巧慧正熟練地為她梳著把子頭,嘴裏不停地念叨著今日的安排。
\"小姐,聽說今兒個乾清宮缺個抄寫文書的女官,福晉推薦了您去呢。\"
若曦手中的玉簪一頓。乾清宮?那可是康熙處理朝政的地方!她強壓下心頭悸動,故作平靜地問道:\"什麽時候去?\"
\"巳時就得過去。\"巧慧將最後一支珠花插好,\"小姐的字寫得漂亮,福晉說萬歲爺最欣賞字好的人。\"
若曦暗喜。在現代,她曾癡迷書法,師從名家學習過董其昌的行楷。沒想到這項技能竟成了她在清朝安身立命的資本。
乾清宮偏殿內,檀香嫋嫋。若曦跪坐在案幾前,小心翼翼地抄寫著文書。她的毛筆字娟秀中帶著幾分瀟灑,在一眾工整刻板的字跡中格外醒目。
\"這字倒有幾分董其昌的神韻。\"
一個威嚴的聲音在背後響起,若曦手一抖,一滴墨汁落在宣紙上,暈開一片黑漬。她慌忙轉身跪拜:\"奴婢參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康熙皇帝已年過五旬,兩鬢微霜,但雙目炯炯有神,不怒自威。他拿起若曦抄寫的紙張細細端詳,\"你叫什麽名字?師從何人?\"
\"回皇上話,奴婢馬爾泰·若曦,家父馬爾泰·尉青。奴婢的字是...是跟著家中收藏的董其昌字帖學的。\"若曦心跳如鼓,額頭幾乎貼地。
\"馬爾泰家的女兒?\"康熙微微頷首,\"西北總兵的女兒竟有如此文采,難得。起來說話。\"
若曦謝恩起身,仍不敢直視天顏。
\"你既通文墨,可懂滿漢全席的規製?\"康熙突然問道。
若曦一怔。滿漢全席?她在現代曾讀過相關研究,知道這是清代宮廷盛宴。她謹慎回答:\"奴婢略知一二。滿漢全席應分滿席與漢席,滿席以餑餑為主,分六等;漢席則分五等,有葷有素,山珍海味俱全。\"
康熙眼中閃過一絲訝異:\"你竟知道得如此詳細?\"
\"奴婢...喜好讀書,曾在家父藏書中見過相關記載。\"若曦暗叫僥幸。
\"好,好。\"康熙龍顏大悅,\"李德全,這丫頭不錯,明日調到禦前奉茶。\"
總管太監李德全躬身應是,向若曦投來意味深長的一瞥。
待康熙離去,若曦才長舒一口氣,後背已是一片冰涼。她知道自己剛剛跨過了一道重要門檻——獲得了接近權力核心的機會。
當晚,若曦輾轉難側。禦前奉茶看似榮耀,實則危機四伏。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複。她必須更加小心,不能讓人發現她的真實來曆。
翌日清晨,若曦早早來到茶房學習宮廷茶道。正當她專心記著各種茶葉的衝泡方法時,一陣清越的笛聲從遠處傳來。那旋律悠揚灑脫,竟隱約有幾分現代音樂的韻味。
\"好聽嗎?\"一個清朗的男聲在身後響起。
若曦轉身,見一位身著月白長袍的年輕男子倚在門邊,手中把玩著一支白玉笛。他約莫二十出頭,劍眉星目,氣質灑脫不羈。
\"十三阿哥吉祥!\"茶房眾人慌忙行禮。
十三阿哥胤祥隨意地揮揮手:\"免禮。\"他看向若曦,\"你就是皇阿瑪新調來的奉茶宮女?聽說你的字寫得極好。\"
若曦福身行禮:\"奴婢馬爾泰·若曦,見過十三阿哥。阿哥謬讚了。\"
\"我昨兒個看了你抄的《蘭亭集序》,確實有幾分王羲之的風骨。\"胤祥眼中閃爍著興趣的光芒,\"你懂音律嗎?\"
若曦猶豫了一下:\"略知一二。\"
\"那你說說,我剛才吹的是什麽調?\"
若曦回想那旋律,忽然想起這分明是《陽關三疊》的變奏!她脫口而出:\"可是《陽關三疊》?隻是阿哥吹得更為灑脫些。\"
胤祥眼中閃過驚喜:\"你竟能聽出來!我確實在原調上加了些自己的理解。\"他興致勃勃地湊近,\"那你可會作詩?\"
若曦心頭一動。在現代她雖不擅詩詞,但背過不少名篇。她故作羞澀:\"奴婢偶爾胡謅幾句,難登大雅之堂。\"
\"無妨,以眼前景致為題,作一首如何?\"胤祥指向窗外一株盛開的海棠。
若曦思索片刻,輕聲吟道:\"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隻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這是蘇軾的《海棠》,在此情此景下再合適不過。
胤祥呆立片刻,突然拍案叫絕:\"好詩!好一個"隻恐夜深花睡去"!若曦,你真是...真是...\"他激動得語無倫次,\"這詩可有名字?\"
\"《海棠》。\"若曦心虛地回答。
\"妙極!\"胤祥從袖中掏出紙筆,\"勞煩你再念一遍,我要記下來。\"
看著胤祥專注記錄的樣子,若曦既愧疚又竊喜。愧疚的是剽竊了蘇軾的大作,竊喜的是成功贏得了十三阿哥的好感。在九子奪嫡的曆史中,胤祥可是四阿哥最堅定的支持者。
\"若曦,明日我府上有詩會,你一定要來!\"胤祥熱切地說,\"我要讓那些自詡才子的家夥見識見識什麽是真正的詩才!\"
若曦正欲婉拒,一個溫和的聲音從門外傳來:\"十三弟,你又在這裏強人所難了?\"
八阿哥胤禩含笑走入,身後跟著十阿哥胤?。今日的八阿哥一襲靛藍長衫,溫潤如玉,與那日禦花園中判若兩人。
\"八哥!\"胤祥笑嘻嘻地行禮,\"我正邀請若曦參加明日的詩會呢。\"
八阿哥看向若曦,眼中含著若有似無的笑意:\"馬爾泰小姐若有興趣,不妨一同前往。十弟一直念叨著要向你請教醫術。\"
十阿哥胤?連連點頭:\"是啊是啊,上次你救人的手法我從未見過,太神奇了!\"
麵對三位阿哥的邀請,若曦知道自己無法拒絕。她盈盈一拜:\"奴婢榮幸之至。\"
八阿哥滿意地頷首:\"明日未時,我派馬車來接你。\"
待三位阿哥離去,茶房老嬤嬤湊過來低聲道:\"姑娘好福氣,能得八阿哥青眼。他可是...\"
\"嬤嬤,\"若曦輕聲打斷,\"我隻是個奉茶宮女,不敢有非分之想。\"
老嬤嬤意味深長地笑了笑,沒再說什麽。
傍晚,若曦捧著茶盤步入乾清宮。康熙正在批閱奏折,四阿哥胤禛垂手立於一側,神情肅穆。
\"皇上,請用茶。\"若曦輕聲道,將茶盞放在案幾一角。
康熙頭也不抬地\"嗯\"了一聲。若曦正欲退下,忽聽四阿哥開口道:\"皇阿瑪,浙江巡撫上奏,今夏雨水過多,恐有澇災。\"
康熙皺眉:\"去年才撥了款修堤,怎麽又出問題?\"
若曦腳步一頓。她記得曾在史書中讀到過,康熙四十三年的浙江水災因官員貪汙治河款項而格外嚴重。她下意識輕歎一聲,隨即意識到失態,慌忙加快腳步。
\"站住。\"四阿哥冷冽的聲音傳來。
若曦渾身一僵,緩緩轉身跪下:\"奴婢失禮,請皇上、四阿哥恕罪。\"
\"你方才為何歎息?\"四阿哥目光如刀。
若曦心跳如擂鼓,額頭滲出細密汗珠。她急中生智:\"回四阿哥話,奴婢...奴婢家鄉也在江南,聽聞水患,不免憂心親人...\"
\"哦?你是江南人?\"康熙抬起頭,\"馬爾泰尉青不是西北總兵嗎?\"
\"奴婢幼時隨母親在杭州外祖家長大。\"若曦硬著頭皮編造。
四阿哥眯起眼睛:\"你既在江南生活過,可知治水關鍵何在?\"
這是一個試探。若曦深吸一口氣,決定冒險一搏:\"奴婢不懂朝政大事,隻記得外祖父說過,治水如治病,堵不如疏。浙江水患,根源在於太湖出水不暢,若能在吳淞江、瀏河等處深挖河道,分流泄洪,或可緩解。\"
殿內一片寂靜。若曦能聽見自己急促的心跳聲。
\"有意思。\"康熙放下朱筆,\"這丫頭說得有幾分道理。胤禛,你怎麽看?\"
四阿哥深深看了若曦一眼:\"兒臣以為,不妨命人勘察後再做決斷。\"
康熙點點頭:\"就依你所言。這丫頭倒有幾分見識,賞。\"
若曦叩首謝恩,退出殿外時,雙腿已軟得幾乎站不穩。她剛走到回廊,一隻骨節分明的手突然抓住她的手腕,將她拉到柱子後。
四阿哥胤禛居高臨下地注視著她,目光銳利如鷹:\"馬爾泰·若曦,你到底是什麽人?\"
若曦強自鎮定:\"奴婢不明白四阿哥的意思...\"
\"一個深閨女子,怎會懂得治水之道?\"胤禛聲音低沉,\"還有你那手字,分明是苦練多年的成果,絕非閨閣消遣所能達到。\"
若曦心跳幾乎停止。她該如何解釋?說自己是穿越來的未來人?那恐怕會被當成瘋子關起來。
\"四哥!\"十三阿哥的聲音遠遠傳來,\"原來你在這兒!皇阿瑪找你呢。\"
胤禛鬆開手,但目光仍鎖定若曦:\"我們改日再談。\"說完轉身離去。
若曦靠在柱子上,大口喘息。她意識到自己已經引起了這位未來雍正皇帝的懷疑。更糟的是,她可能已經改變了曆史——那項治水建議本該是四阿哥在幾個月後才提出的。
次日,八阿哥府邸張燈結彩,賓客如雲。若曦穿著八阿哥派人送來的淡紫色旗裝,忐忑不安地步入花園。十阿哥眼尖,第一個發現了她,高聲招呼著把她引薦給一眾貴族子弟。
\"這就是我跟你們說的若曦姑娘!醫術了得,詩才更是一絕!\"
眾人好奇地打量著這個傳聞中的奇女子。若曦強作鎮定,一一見禮。
\"若曦!\"十三阿哥興衝衝地跑來,\"快來看,我譜了新曲,就等你來填詞了!\"
八阿哥含笑走近:\"十三弟,別嚇著若曦姑娘。\"他轉向若曦,\"歡迎蒞臨寒舍,若有招待不周,還請見諒。\"
若曦福身行禮:\"八阿哥言重了,能受邀是奴婢的榮幸。\"
\"在這裏不必拘禮。\"八阿哥溫聲道,\"今日隻談風月,不論尊卑。\"
詩會開始後,眾人才子輪番上陣,吟詩作對。輪到若曦時,她借用了李清照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詞句一出,滿座寂然。八阿哥手中的酒杯停在半空,眼中閃爍著異樣的光彩。
\"好一個"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十三阿哥擊節讚歎,\"若曦,你真是...真是...\"他激動得找不到合適的詞。
八阿哥緩緩放下酒杯:\"詞句清麗脫俗,情思婉轉纏綿。馬爾泰小姐,這首詞可有名字?\"
\"《一剪梅》。\"若曦輕聲回答,心中對李清照連聲道歉。
\"妙極。\"八阿哥目光深邃,\"不知小姐可願將詞寫下來?我想收藏。\"
在眾人豔羨的目光中,若曦提筆揮毫,將詞句寫在八阿哥遞來的灑金箋上。她注意到八阿哥的手指修長白皙,骨節分明,與四阿哥的剛勁有力截然不同。
\"若曦姑娘的字果然名不虛傳。\"八阿哥讚歎道,\"這手行楷,頗有董其昌遺風。\"
詩會持續到黃昏。臨別時,八阿哥親自將若曦送到馬車前,遞給她一個錦盒:\"小小禮物,不成敬意。\"
若曦推辭不得,隻得收下。回宮後打開,竟是一方上好的端硯和一支狼毫筆,價值不菲。
\"八阿哥對姑娘可真上心。\"巧慧驚歎道。
若曦合上錦盒,心緒複雜。她知道八阿哥的結局,也知道他對自己的關注絕非單純欣賞。更讓她不安的是四阿哥的懷疑和十三阿哥的熱情。她已不知不覺陷入了九子奪嫡的漩渦中。
夜深人靜,若曦取出偷偷藏起的紙筆,開始記錄自己記得的曆史事件。她必須小心行事,既不能改變曆史走向,又要保全自己。但今日的治水建議已經開了危險的先例。
\"我到底該怎麽做?\"她對著燭光喃喃自語。
窗外,一輪明月高懸,紫禁城的飛簷翹角在月光下勾勒出森冷的輪廓。在這權力與欲望交織的深宮裏,一個來自未來的靈魂,正悄然改變著曆史的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