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弄個文憑

字數:3519   加入書籤

A+A-


    一天中班,在井下工作閑暇時,一位外單位的老工人和餘良聊天,問餘良啥學曆,餘良回答是高中。
    “高中?哎,可惜了,如果你要大學生,哪怕是個中專生也就好了,來礦就能弄了技術員,就不用當工人了,你單位的技術員侯文科就是中專。”老工人說道。
    對於侯文科是中專生的事情,餘良來單位不久就聽有人說過,這事他是知道的,當時還感覺侯文科比自己命好。
    “咱大礦長也是中專畢業分配到咱礦的,靠著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從小技術員升到了大礦長。”老工人又補充說。
    “大礦長也是中專生?”聽著老工人的話,餘良有些心動。他再次感受到,即使在煤礦,學曆也是很重要的。
    其實,對於上高中好還是中專好,不同的人或許有不同的看法。
    如果從文憑含金量來看,高中的文憑含金量相對較高。高中畢業生通過高考可以進入高等院校繼續深造,獲得更高的學曆和知識水平。而中專畢業生雖然也可以通過考試進入大專或本科院校學習,但由於其教育內容和職業導向不同,與普通高中畢業生相比,其文憑含金量和競爭力可能稍遜一籌。
    如果從就業角度來說,中專生屬於國家計劃統一招生的普通中等專業學校培養出來的合格畢業生,?這部分學生的分配工作主要由主管分配工作的部門根據國家規定的方針、?政策和方法,?以及國家的需要和畢業生本人的情況,?將其分配到適當的地區、?部門和崗位上去工作,進了單位一般就能獲得幹部身份。而高中生卻要參加高考,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競爭十分激烈,高中生一旦落榜,就會一切從零開始,城裏的回家待業,農村的回鄉種田,那心中的痛苦、巨大的失落可想而知。
    雖然人們常說不以成敗論英雄,但殘酷的現實卻會告訴你成王敗寇的道理。就如自己和侯文科一樣,同樣都是上了十一年學,但因為自己沒有考上大學,結果卻是同樣都是在煤礦,人家是技術員,自己是窮工人,人家分來就是幹部身份管理崗,自己分到單位卻是一個普通的操作崗,人家住的職工宿舍是一個清清靜靜的單間,自己住的職工宿舍卻是一個亂哄哄的三人間,這就是差距,巨大的差距。雖然自己從來沒有嫉妒過侯文科,但見到人家,還是隱隱感到自慚形穢的。
    “哎,看來我也要抓緊弄個文憑了。”餘良下了決心。
    本來剛上班時,餘良也有從礦上考學走的打算,來礦時還把所有的高中課本和學習資料都帶過來了,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圓自己那大學夢。
    可上班兩三個月後,餘良的心就漸漸涼了。一是宿舍實在太亂,有時剛拿起課本,還沒翻了幾頁,就有人進來和你聊天兒說事兒,你還得虛以應付,很難靜下心來;二是學費問題。如果自己去上大學,學費能湊夠嗎?靠家裏肯定是不行的,家裏比這裏更困難。靠自己也不行,自己剛剛上班,掙不了幾個錢,更攢不了幾個錢,等錢攢夠不知到何時了;三是前幾天那封來信,讓他深深感受到父親的辛苦,進一步產生了盡自己所能去貼補一下家裏的念頭,甚至滋生了去井下生產單位掙大錢的想法,隻是在張叔的點撥下才最終放棄。
    下班後,餘良躺在床上,甚感煩躁,隨手拿起一張舊報紙,漫無目的地看了起來。
    看著看著,一則廣告映入餘良的眼簾,上麵寫著某個大學在招函授生,不用上學就可拿到畢業證,國家承認學曆。
    餘良為之一動,又仔細看了幾遍,一股衝動立刻湧上心頭。
    “明天報名!”他沒有細想,第一次這麽快就下了決心。
    第二天,餘良去了路邊的郵局,按照廣告上的地址,把自己的照片郵了過去,把一百多元的學費打了過去,完成了所有的報名手續。
    十幾天後的一個上午,樓館長通知餘良去他那兒領東西,說是郵遞員送過來的。
    餘良把東西領回來,拆開一看,是那個學校寄來的函授教材、輔導書和招生簡章,還有一個蓋著鋼印的學生證,上麵貼著自己的照片。細看一下招生簡章,才知道是參加國家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並不像廣告中說得那麽輕鬆容易。
    “哎,衝動是魔鬼,看來一些廣告千萬不要盲目相信啊。”餘良第一次有了這樣的體會,而且是切身體會。
    餘良內心有些惱火,本想把這些東西束之高閣,但轉念一想,掙錢不容易,既然把錢花了,就應該發揮它最大的效用,況且各種費用都交了,急也沒用。
    “明天開始學!”餘良暗下決心。今天是沒有心情了。
    人們常說,有壓力才會有動力,為了讓錢沒有白花,在離開校門後,餘良又重新拿起了書本。
    餘良報的是中文專業,對於上學時語文成績就非常好的他來說,學起來並不是十分吃力。
    學習中,遇到實在弄不懂的,餘良就寫封信向函授學校的老師請教一下,人家倒是有問必答,服務態度還蠻不錯的,有時在回信中還會說幾句鼓勵的話,讓餘良頗為感動,原先的怨氣也一掃而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有位名人曾經這樣說。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自己進沒有進步餘良不知道,但是覺得自己比以前充實多了,再也沒有了以前那種無所事事甚感無聊的感覺。
    人常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但在現實生活中,實際有些好事也是傳的蠻快的。這不,剛開始自學沒幾天,單位的馬支書就知道了,把餘良叫到支部辦公室,說了幾句鼓勵的話,態度很是熱情。
    不知是自己的行為值得肯定,還是具有一定的宣傳價值,還是與馬支書的工作性質相符,餘良沒有多想。因為他的主要心思已放在了學習上,其他的自然考慮就少了。
    俗話說物以類聚,沒幾天,餘良又迎來了一位“新同學”。
    “新同學”瘦高個,文文靜靜的,戴個眼鏡,他也是參加高教自考的,學的是英語專業。
    雖然專業不同,倆人還是談得很投機。“新同學”姓宋,是農轉非過來的,在礦上的企業科上班。
    說實話,煤礦尤其是井下單位,粗人很多,身在其中,多多少少會受些影響,但在內心深處,餘良還是喜歡與文化人打交道的。畢竟這些人文質彬彬,談吐不俗,有一定的知識量,不像那些粗人除了有力氣還是有力氣能喝酒還是能喝酒外,其他優點就很難找了。
    自學是很辛苦的,幾乎完全靠自己,這與在學校上學是有很大不同的。一是學的都是新知識,二是業餘學習時間有限,三是沒有現成的老師,四是學習環境比較差。特別是最後這一點,是餘良最頭疼的。
    “哎,什麽時候能有一片真正屬於的清靜之地啊?餘良心中暗想。
    喜歡我的愛一生隻有你請大家收藏:()我的愛一生隻有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