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理療服務
字數:5166 加入書籤
自從在縣城買了新房,餘良的心情大好,在勤奮學習之餘,與老幹部們的接觸也多了起來。
在與老幹部們相處的過程中,餘良發現了老幹部科的第一個先天優勢——豐富的經驗。這些老幹部們在煤礦工作了大半輩子,從煤礦的建設初期到如今的發展階段,他們都親身經曆過。
餘良在與原采煤區的老區長趙文軍交流時,了解到許多關於煤礦開采技術演變的故事。
趙文軍回憶了早年煤礦開采時的艱辛,從最初的人工挖掘到後來簡單機械的使用,再到如今相對先進的采煤設備,每一步發展都飽含著煤礦人的心血。
趙文軍還詳細講述了在不同地質條件下,采煤工藝的調整和應對方法。這些寶貴的經驗,是任何書本上都學不到的。
“小餘啊,煤礦開采可不像表麵上那麽簡單,每一層地質結構都有它的特點,開采的時候得小心謹慎。”趙文軍語重心長地對餘良說道。
餘良聽後,深受啟發。他意識到,自己從書本上學到的管理知識雖然先進,但缺乏實際的操作經驗,而老幹部們的這些經驗,正是他所欠缺的。
除了開采技術,在煤礦的安全管理方麵,餘良也從老幹部們那裏學到了很多。
原安全科科長李二喜,跟餘良分享了許多處理安全事故的案例。從事故的發生原因到應對措施,再到如何避免類似事故的再次發生,李二喜都講得十分詳細。
這些真實的案例,讓餘良對煤礦安全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讓他感覺受益匪淺。
隨著時間的推移,餘良又發現了老幹部科的另一個重要優勢——廣泛的人脈關係。這些老幹部在煤礦工作多年,與各個部門、各個層級的人都有著深厚的交情。
有一次,礦上安排老幹部科組織一次煤礦曆史展覽活動,旨在讓年輕職工更好地了解煤礦的發展曆程。
但在籌備過程中,餘良遇到了一個難題——缺乏展示所需的老照片和資料。
餘良試著向幾位老幹部求助,沒想到老幹部們紛紛發揮自己的人脈關係,幫忙聯係到了許多曾經在煤礦工作過的老職工。
這些老職工們聽聞要舉辦這樣的展覽,積極響應,紛紛翻箱倒櫃,找出了許多珍貴的老照片和資料,為展覽的順利舉辦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過這次活動,餘良深刻體會到了老幹部們人脈關係的強大。
在煤礦這樣一個龐大的體係中,良好的人脈關係對於工作的開展至關重要。老幹部們就像是一條條紐帶,將各個部門、各個時期的煤礦人聯係在一起。
餘良意識到,自己可以借助老幹部們的人脈,更好地了解煤礦的整體情況,協調各方資源,為今後可能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老幹部科相對寬鬆的工作環境,也成為了餘良眼中的一大優勢。相較於之前在考核辦時的忙碌與緊張,在這裏,餘良有了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
蘇然利用這些時間,深入學習各類知識,閱讀相關的書籍和資料,遇到不懂的問題,就向張叔和老幹部們請教,或者去工會的圖書館查閱更詳細的資料。
在學習過程中,餘良還結合老幹部們分享的實際經驗,對煤礦的管理模式進行了深入思考。
他發現,傳統的煤礦管理模式雖然在一定時期內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例如,在信息溝通方麵,存在著層級過多、信息傳遞不暢的問題;在激勵機製上,過於注重物質獎勵,而忽視了員工的精神需求。
餘良將自己的思考整理成筆記,不斷完善,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將這些想法應用到實際工作中。
此外,寬鬆的環境也讓餘良有更多時間去思考自己的職業規劃。他不再局限於眼前的困境,而是開始從更長遠的角度審視自己的未來。
他意識到,自己在老幹部科所積累的經驗、人脈和知識,都將成為自己職業生涯中的寶貴財富。他決定,要利用好這段時間,努力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為自己未來的發展積聚力量。
隨著對老幹部科先天優勢的深入挖掘,餘良逐漸改變了對這個科室的看法。他不再覺得自己是被“發配”到了一個邊緣部門,而是來到了一個充滿寶藏的地方。
他深刻認識到,人生的每一次轉折都可能隱藏著意想不到的機遇。老幹部科看似是他職業生涯的低穀,實則是一個充滿先天優勢的“加油站”。隻要善於發現、善於利用,即使在看似不利的環境中,也能實現自我價值的升華,為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日常工作基礎上,餘良還根據老幹部科的特點,在張叔的支持下,組織了一些有特色的活動。
為搞好安全生產,他組織舉辦了“老幹部經驗分享會”,邀請老幹部們為年輕職工講述煤礦的發展故事和工作經驗,不僅增進了新老職工之間的交流,也讓年輕職工對煤礦有了更深厚的感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為活躍職工業餘生活,他組織舉辦了小型文藝演出、知識競賽等活動,緩解了職工思想壓力和工作疲勞,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
在這些活動中,餘良充分發揮了老幹部們的經驗和人脈優勢,同時也展示了自己的組織能力和創新精神。他的努力,得到了許多幹部職工的認可,大家對老幹部科的看法也發生了改變,不再將其視為一個可有可無的部門了。
在一次活動中,礦醫院院長向餘良訴苦,由於煤礦條件艱苦,職工們長期高強度的體力勞動,落下各種傷病,每天都有許多職工因腰腿痛、關節勞損等問題前來就診,而礦醫院的醫療資源有限,對常見的職業病和勞損缺乏係統有效的康複治療,且藥物治療效果有限,長期服藥還有副作用。
餘良想起自己在醫館學到的理療知識,於是向礦醫院申請,利用一間廢棄的儲物室,簡單布置成理療室,抽時間為職工提供健康理療服務。
第一位來理療室的是職工老侯,一位有著20年工齡的采煤工人。長期彎腰作業和潮濕的井下環境,讓他患上了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疼起來連路都走不了。
餘良仔細檢查老侯的病情後,製定了一套理療方案,包括熱敷、按摩和牽引。
剛開始,老侯對這種治療半信半疑,“這能行嗎?我都疼了這麽久了,吃了那麽多藥都沒好。”
餘良耐心解釋:“侯師傅,您的病是長期積累下來的,藥物隻能暫時緩解疼痛,理療是從根源上幫助您恢複,雖然慢,但隻要堅持,肯定有效果。”
每次理療,餘良都全神貫注。熱敷時,他細心調節溫度,避免燙傷;按摩時,他根據老侯的身體反應,調整力度和手法,每一個動作都飽含著對病人的關懷。
經過一段時間的堅持,老侯的疼痛明顯減輕,他激動地對餘良感謝道:“餘科長,太謝謝您了。我現在不僅能正常走路了,而且還能上班幹活了,你可真是我的大恩人啊!”
老侯的康複像一陣風傳遍了礦區,越來越多的職工來理療室找餘良。
運輸區道工小李,因為長期在井下抬道,肩部肌肉拉傷,開始他覺得自己年輕,扛一扛就過去了,誰知時間一長,疼痛越來越嚴重,連胳膊都抬不起來了。
餘良一邊給他理療,一邊提醒他:“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你在井下工作本來就辛苦,一定要及時治療傷病,別拖成大病。”
在餘良的悉心理療下,小李很快恢複了健康,回到了工作崗位。
然而,餘良的理療之路並非一帆風順。
礦醫院條件有限,缺乏專業的理療設備,很多時候他隻能靠雙手和一些簡單的工具。
有一次,牽引設備壞了,他四處尋找維修零件,跑了許多地方,卻一無所獲。看著那些等著治療的職工,他心急如焚。
更新廠的幾位老師傅得知消息後,立即趕來幫忙,找來一些廢棄的金屬材料,進行加工製作,終於讓牽引設備重新運轉起來。
除了日常的理療服務,餘良還利用業餘時間,為職工們舉辦健康講座。
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職業病的預防和日常保健知識,教大家一些簡單的康複鍛煉方法。每次講座,職工們都聽得津津有味,還不時提出問題。
“餘科長,要是早點聽您講這些,我們也能少受點罪。”一些職工聽完講座後這樣說。
餘良這才意識到,健康知識的普及同樣重要,隻有讓大家從源頭上重視健康,才能真正減少傷病的發生。
隨著理療服務的開展,餘良的工作時間也越來越長,經常早上天剛亮就去理療室,中午有時也不能休息。
“都說老幹部科是個養老院,可你這個‘老幹部’倒好,卻越來越忙了。”一天中午一起吃飯時,李夢然半認真半開玩笑的說道。
她覺得,自從有了這個理療室,餘良陪她的時間越來越少了。
“哎,礦上的職工太不容易了,幫助他們減輕痛苦,這是我的責任,是我應該做的,也是我答應老礦長的。”餘良歎了一口氣,緩緩說道,心裏有種沉甸甸的感覺。
李夢然點點頭,苦笑一下,沒有說什麽。她知道餘良這樣做是對的,但實在有些心疼。
在餘良的努力下,越來越多的職工恢複了健康,重新回到工作崗位。他的小小理療室,在職工心中點亮了一盞盞健康的燈,他用自己的醫術,溫暖了許多職工的心。
“哼,沽名釣譽。”當黨辦室主任靳根豐把這個消息偷偷匯報給吳前進時,吳前進冷冷說道。
喜歡我的愛一生隻有你請大家收藏:()我的愛一生隻有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