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任務

字數:13312   加入書籤

A+A-


    看著下邊的眾人一個個都在思索著什麽,再也沒有人繼續提問了。
    我心中暗道:可算是把這群人震住了,雖然不明白這群高認知的人為啥要請一個玄學圈的人來幫忙。
    還問出這麽些離譜的問題,組織上禁止搞封建迷信不知道嘛?
    但是管踏碼的啥原因,先幹活,把錢賺了再說,畢竟這群人看著就很有錢。
    一個個靴子都是大牌,衣服也大多是上大幾千的衝鋒衣。
    帳篷裏的沉默持續了一會,隨後,吳教授見再也沒人提問,清了清嗓子,打破了這份寧靜。
    對方緩緩說道:“小羅啊,既然你對妖這種傳說故事裏的神秘事物,都有如此獨特的見解,有些事也就不瞞你了。
    這次我們的目的地,是一處古戰場。”
    聽到“古戰場”三個字。
    我的心微微一動,一種莫名的不好預感湧上心頭。
    吳教授接著說:“那片古戰場曆史悠久,一直以來都有不少神秘的傳說。
    這次我的隊伍抽到了簽子,上麵要求我們進去探索,可之前去的隊伍。
    或多或少都出了事,甚至有不少人丟了性命。”
    這話一出,帳篷裏的氣氛頓時變得凝重起來。
    張忠義忍不住又插了一句:“上次那支隊伍不也請了人嗎?那個道士,不也死了……”
    話還沒說完,一個皮膚黝黑的領隊連忙出聲阻止他不要多說。
    後來才知道他叫譚智,是一名退役特種兵,也是這次行動的副隊長。
    隻見對方臉上堆滿了尷尬的笑容,看向我。
    我此刻哪還能不明白他們請我來的緣由,也就是為啥會需要一個“高手”的原因。
    之前任務,前往那古戰場的科考隊都出了狀況。
    他們這些高知分子,雖有著豐富學識,卻也清楚世界廣袤,有些事超乎想象。
    各隊都不願意去的情況下,他們抽簽決定,最終接到這任務。
    他們如今雖然無奈但也必須前往。
    又怕遭遇那些莫名其妙的危險,所以就拜托朋友去找,在處理這些亂七八糟問題方麵有經驗的人保駕護航。
    也從張忠義失言中得知上次隊伍也帶了道士前往,但是那道士也死了。
    這更讓他們篤定古戰場藏著常人難以應付的事物。
    非常需要一個在玄學上有造詣的人同行,好讓隊員安心。
    我深吸一口氣,打破凝重氣氛:“吳教授,既然情況如此,有些事咱也得提前說清楚。
    這一趟,我會盡我所能,但有些未知風險。
    即便有我在,也不能保證萬無一失。”
    吳教授點點頭說道:“小羅,我們明白,隻要有你幫忙,我們心裏就踏實多了。”
    雖然不太合時宜,但我還是說出了那句話:“我的工資啥時候給我?”
    吳教授愣了一下,笑著說道:“我們先付給你一半,然後出來再給你另一半怎麽樣?”
    我搖搖頭:“不行,我信不過你們辦事的風格,必須先全給再辦事。”
    我咬定對方,不敢討價還價,畢竟看這裏的建設,時間估計已經過去不少。
    如果再不進去那個古戰場,多半還得挨個處分。
    我賭他們已經沒有時間再去找別的人了,雖然他們對我的能力依然抱有質疑,這點我很輕易就能看出。
    但是此刻也隻能死馬當活馬醫,畢竟就像很多時候買玄學產品,圖的就是個安全感。
    找個保鏢也是同理,就是圖個安全感,說實話見到帶保鏢的人挺多,但是保鏢有真動過手的還真不多見的。
    起碼從我的行為和說話能夠判斷出來我對這方麵有著豐富的經驗,並不是那種濫竽充數的人。
    我盯著吳教授的臉,表現出絕不讓步的姿態。
    對方最終在黑板上把我畫的符紋圈了起來:“行!就憑這兩個符紋,我相信你!”
    我笑著點點頭,說道:“現金交易是因為我這人,是比較喜歡花現金。
    對金錢也沒有太多欲望。
    錢花完了再賺,完事就是體驗人生和自由的風。”
    對方開先愣了一下,隨後也是釋然了,高手都是愛裝逼的,也正常。
    也是,電視電影或者現實裏的高手大俠都是這樣,對金錢沒有太多概念。
    圖的就是個快意江湖,今天開心今天樂,明天難過明天哭。
    而真正要現金的原因是啥呢?
    如果打到我的銀行卡或者支付寶裏,是會立刻就會被那些催債的扣走。
    之前的機票錢要不是我速度快,立刻轉進小號裏,估計也過不了一會就會被扣掉。
    哪怕隻有兩毛錢打進去過不了一會也會消失。
    吳教授轉頭,叫到之前對王輝進行詢問的那個中年男人。
    這時我才知道他叫楊開路。
    就是我最開始和張忠義握手時,對王輝提出疑問的那個像領導一樣的人 。
    吳教授說道:“小楊,你趕緊給羅衍小兄弟安排一個休息的地方,人家一路過來辛苦了,也該好好休息一下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說完,又安排了一些生活上的事宜。
    我便跟著中年男人,前往休息的地方。
    一路上他並沒有跟我多說什麽話。
    行事如此謹慎,倒也正常。
    而說實話,我也不太願意和他搭話。
    到了寢室,其實就是一個大帳篷,裏麵放著上下鋪,很明顯這裏隻有我一個人住。
    我不禁懷疑,這個地方的搭建,是不是之前他們提到的出事了的科考隊,也曾在此居住過。
    對方隨意寒暄了一會後就離開了。
    我躺在早已經鋪好的床上,看著上鋪的床板,癡癡地發著呆。
    所以說林有深穀,天有邊際,在人生悠悠旅程中,諸般皆有轉機。
    當我們感到前路迷茫,請相信,一切自有方向 。
    而如今我也想明白了,想要迷茫的人生出現轉機,首先就是要不再抱怨。
    想要出人頭地,必須先拋棄自身負能量,也要遠離充滿負能量的人。
    《道德經》裏說“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真正的“道”其實非同一般,它是世間萬物運行的基本規律。
    不管是妖魔鬼怪還是飛禽走獸,任何事物也都在“道”之中。
    而人活著就得順著這個“道”。
    讓自己保持積極向上,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遠離負能量和那些充滿負能量的人。
    萬事萬物都有陰陽兩麵,相互平衡才和諧,正能量和負能量也是這個道理。
    負能量的人,天天消極抱怨。
    就像一股壞風氣,把身邊的和諧氛圍全破壞了。
    如果是自己充滿了負能量,那麽不用別人出手,自己就會破壞掉自己的好運。
    那些消極情緒,就跟大風大雨似的。
    來得快去得也快,沒什麽根基。
    可一旦影響到我們,就會攪亂內心的平靜。
    隻有內心平靜,才能看清這個世界。
    要是內心被負能量搞亂了,就沒辦法做出正確的判斷,做什麽都不順利,感覺運氣都變差了。
    做為過來人,再說說賺錢和個人進步這事兒。
    《道德經》裏講“少則得,多則惑”。
    意思是東西多了反而容易讓人迷糊。
    負能量的人和事,會帶來很多負麵的幹擾。
    讓我們陷入困惑,不知道該怎麽辦。
    賺錢可不隻是單純地撈錢,還得會把握機會,合理利用資源。
    個人進步也是,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修養。
    可要是總和負能量的人混在一起,他們的消極態度會讓我們一碰到機會就猶猶豫豫,不敢往前衝。
    “道”講究的是順應自然,內心幹淨、沒有雜念,才能抓住機會。
    負能量就像繩子一樣,把我們綁得死死的,讓我們沒辦法順應“道”,白白錯過賺錢和成長的好機會。
    所以啊,“致虛極,守靜篤”是很有道理的,讓自己的內心平靜下來,遠離那些負能量。
    以積極的心態去感受“道”,這樣才能在人生路上走得穩穩當當,讓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好。
    也才能突破迷茫,找到正確的路徑。
    而也請諸位記住我們人生裏所有的麻煩都是自己造成的,怪不得任何人。
    我也是在多年以後又明白了除了遠離負能量外的,一個人生中的大忌諱。
    那就是幫助他人。
    見人就渡是道門大忌,你渡了不該渡之人就是在給三屍神送貢品。
    ps:三屍神:三屍神源自中國古代神話傳說,最早記載於《抱樸子·微旨》。
    分別居於上、中、下三丹田。
    被視為在人體內暗中監視人的行為與思想的神靈。
    每逢庚申日便會上天向天帝如實稟報此人善惡。
    其中上屍彭踞誘人好色嗜欲、中屍彭躓使人煩惱妄想、下屍彭矯令人貪財好淫 。
    在道教文化裏,修煉者認為需抑製其活動以達長生超凡之境。
    民間也有庚申日守夜防止其上天匯報的“守庚申”習俗。
    它體現古人對自身欲望與行為的思考和警示,告誡人們克製欲望、修養品德。)
    那些勸你無差別行善的人,說不準都是要借你的功德來擋天罰。
    看看聊齋田七郎救錯書生反遭滅門。
    你每渡一個白眼狼就欠陰司一筆功德債。
    起初,我也和許多人一樣,懷揣著一顆熾熱的心,總想著能拉他人一把。
    如果可以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也不是什麽壞事。
    以為這便是行善積德,是在踐行大道。
    可現實卻給我狠狠地上了一課。
    那些被我幫助過的人,有的不僅不感恩。
    反而還在背後詆毀我,利用我的善意達成他們自私的目的。
    踩在我的頭上,咒罵我來滿足他那卑微的虛榮心。
    曾經有個年輕人,滿臉焦慮地向我求教如何擺脫困境。
    我看他言辭懇切,便毫無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經驗,還在生活上給予他諸多幫助帶他一起進步。
    然而,沒過多久,他卻因為一些利益和內心的妒忌之火,在私下與我不少客戶隨意歪曲我的觀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因為大家都知道他和我關係好,就信了他的說法。
    得到甜頭的他繼續各種造謠生事,試圖踩碎我的心血。
    毀滅我的所有努力。
    而歸根結底,他也沒得到什麽大的利益,當時我百思不得其解,到底圖啥。
    後來我才明白有些人啊,隻是單純的壞而已。
    那一刻,我也才深刻明白,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去付出心血。
    在生活中,我們也時常會麵臨如何與他人相處、給予他人善意的困惑。
    在這裏,有個觀點想分享給大家:對“許多人”,有時候不宜過度示好,或者說尊重對方和禮貌。
    這並非是在貶低某個群體,隻是一種基於現實和經驗的考量。
    拿北境的一起房屋征遷糾紛案來說。
    李梅和丈夫從外地到北境打拚,人生地不熟又缺錢,找房成了難題。
    這時,熱心腸的大伯王生主動提出,讓他們住在自己閑置的老房子裏。
    這房子是王生父母留下的,地段不錯。
    起初,王生本想收點象征性房租,但看他們手頭緊,便說等工作穩定了再說。
    李梅夫婦感動不已,起初對王生百般尊敬,逢年過節還送土特產。
    可日子一長,他們漸漸把這當成了自己家,還自掏腰包簡單裝修、添置家具。
    王生看他們把房子收拾得井井有條,也沒說什麽。
    就這樣,李梅夫婦一住就是3年,3年裏王生從未提過房租的事。
    後來,這片老房子傳出要征遷的消息,按補償方案,王生這套房能拿幾百萬的補償款。
    李梅得知後,心裏開始盤算:自己住了3年,又裝修又添置東西,怎麽也該分一半補償款。
    她和丈夫一合計,覺得要求合理,畢竟自己有投入,還照看了房子,況且大伯平時好說話,肯定會同意。
    於是,李梅找到王生,開門見山提出分一半補償款的要求。
    王生聽後,當場愣住,他怎麽也想不到,自己好心收留的親戚竟會提這種要求。
    他解釋房子是父母留下的,產權在自己名下,而且這3年也沒收房租。
    可李梅不依不饒,王生被氣得不輕,好言相勸,說他們這3年要是租房得花不少錢,自己讓他們白住已經很照顧了,怎麽還能要拆遷款。
    但李梅像著了魔,協商無果後,竟把王生告上法庭,要求分得130萬補償款。
    案件開庭,李梅稱自己夫婦住了3年,有裝修和添置家具的投入,理應分一半;王生則表明房子是私產,李梅夫婦隻是借住,沒權利分割。
    法院審理後認為,房屋所有權人是王生,雙方是無償借用關係,李梅夫婦裝修添置家具屬自願行為,不能據此主張權利,補償款應給房屋所有權人。
    最終,法院駁回李梅訴訟請求。
    李梅計劃落空,王生雖贏了官司,卻對這個曾經親如一家的侄女徹底失望。
    又拿這幾年著名的“蔡天鳳碎屍案”來說,她離婚後因為善良,還供養著前夫一家,
    出資數千萬購買了加多利山的豪宅供鄺家居住。
    並且她還在前夫鄺港智沒有工作的情況下,每月給他2萬港元生活費,同時也承擔著鄺家其他人的一些生活費用等。
    警方後來在大埔龍尾村一單位內發現蔡天鳳的部分屍體。
    包括被肢解的頭顱、軀幹及四肢等,部分器官缺失,屍體有被烹煮過的痕跡。
    警方還在現場檢獲一把電鋸、一把刀及多個懷疑曾盛載人體殘肢的膠袋等證物。
    不僅豪擲千萬,還讓他們住豪宅,如此的善意不可謂不深厚。
    可結果呢?她慘遭分屍。
    有分析認為,鄺家擔心蔡天鳳出售或收回房產,使他們失去這一利益來源。
    且蔡天鳳與前夫鄺港智離婚後仍有經濟往來,鄺家可能認為蔡天鳳的存在阻礙了他們獲取更多經濟利益,於是策劃了這起謀殺案,以達到霸占房產等財物的目的。
    鄺港智在婚前也沒有固定工作。
    從一些報道來看,其家庭在經濟方麵可能隨著父親離職、母親破產等情況逐漸陷入困境。
    而鄺港智本人也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和正當職業。
    且這個人還有有犯罪前科,在2015年他就因涉嫌遊說多名受害人借錢買賣黃金獲利,騙取約500萬元,被警方拘捕,其後潛逃被通緝。
    鄺港智在潛逃被通緝後仍與蔡天鳳在一起。
    蔡天鳳15歲時結識鄺港智,當時情竇初開的她迷上了外表帥氣的鄺港智,兩人每天膩在一起吃喝玩樂。
    18歲時蔡天鳳懷孕,與鄺港智成婚,婚後育有一子一女。
    後來鄺港智因2015年的詐騙案棄保潛逃。
    而蔡天鳳與他離婚後,因孩子撫養權在鄺港智那裏,且蔡天鳳心地善良,仍照顧前夫一家人的生活,所以兩人在鄺港智潛逃期間仍有聯係。
    不難總結這些屢見不鮮事件背後的原因後邏輯。
    其實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給予了一些人超出他們應得的尊重導致的,導致惡向膽邊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很多時候,許多人往往存在“升米恩鬥米仇”的現象。
    而如今保胎科技發達的今天,很多本該被天道淘汰的“蠢人惡魔”被強行救下,導致因果上不止為自己的家庭帶來了無限的傷害,還傷害了別人。
    說實話這也就是所謂“命賤”的證明,這種人也必然會錯過貴人扶持,和運勢扶持。
    所以說,在與“一些人”交往時,千萬不要給予他們過多的善意。
    就像我平時做的那樣,會發現對待一些人群的時候,我顯示出來的狀態,完全就是打心眼裏瞧不起和不尊重。
    這不是我沒禮貌,這是經驗。
    這些惡魔一旦意識到你是好欺負的人立刻就會纏上你,所以你得讓對方明白:“規矩點,我和你不熟。”
    又從生活的多個場景都能發現類似情況。
    比如,在那些頂級企業家身邊,他們的管家,如果企業家給予了超出正常酬勞的好處。
    或者額外的尊重,很多管家就容易蹬鼻子上臉、行為越界。
    還有現在不少年輕人喜歡請保潔阿姨打掃衛生,要是對保潔阿姨表揚、體諒過多。
    下一次,她們可能就會敷衍了事,衣服胡亂收拾,用擦地的抹布洗盤子。
    為什麽會這樣呢?
    有句話叫“窮講經濟,富長良心”,雖然這話有些絕對,但也反映出一定的現實。
    很多普通人遵循規則和道德,可能隻是為了在社會上生存,他們的“善”或許並非發自內心。
    像那些暴發戶土老板,稍有財富就暴露本性,不懂得尊重女性,言語輕佻。
    他們隻對層級高的人表現出尊重,而且這種尊重很可能也是虛假的。
    一旦你給予他們善意,後續又停止,他們可能就會報複,程度輕點的,會讓你感到心寒。
    嚴重的,就像蔡天鳳那般遭遇厄運。
    而像諸如此類案件根本就是說都說不完,收集一下每章寫幾個,就算如此,我寫到進棺材的那天也不會斷更。
    很多看起來可憐的老人,其實天知道曾經對子女犯下多麽惡劣的錯誤。
    很多看起來可憐的小孩,可能也不是你想象的那麽簡單。
    很多好像吃不起飯的同學你幫助他以後可能就會明白,活該他吃不起飯,最好一輩子吃不上熱菜。
    所以不要太過相信“人性的善”,不是所有人都是知恩圖報的,也不是所有人都明白將心比心的。
    這些行為,完全符合佛家所說的“貪嗔癡”。
    有人說,或許隻需一點點利益或者妒忌,就能讓“許多人”暴露“惡”的本性,現實就是這麽殘酷。
    我也並不是倡導大家去歧視哪些人,隻是想說,良心和認知並非人人都具備。
    就像那句“物以稀為貴”,良心在現在這個社會上,其實就是屬於無比珍貴的。
    盲目的“渡人”不過是在消耗自己的精力與福報。
    在徹底明悟這個道理以後的日子裏,我也愈發留意起那些前來尋求幫助的人。
    某一天又有一個,看似落魄的人找到我,希望我能帶帶他,他絕對講義氣,不用工資給口飯就行。
    可他不知道他的行為軌跡和之前坑我的人幾乎如出一轍,我微笑著仔細觀察著他。
    最後便委婉地拒絕了他深入交流的請求,點頭之交就行了。
    果不其然,後來聽聞他四處行騙。
    被人識破後還惡語相向,產生了不小紛爭。
    我暗自慶幸自己沒有和他太熟,不然指不定還會把我拖出來當話說。
    這世間之人形形色色,我們不能僅憑一腔熱血就肆意為之。
    真渡,是一場精心的篩選與錘煉。
    就如同煉製丹藥,需經過九次的篩選與熔煉,方能成就上乘之品。
    隻有那些真正有慧根、有善念的人,才值得我們伸出援手。
    而偽善,看似美好,實則是踏入萬劫不複之地的源頭。
    我們以為自己在幫助他人。
    卻不知可能正在將自己拖入無盡的麻煩與災禍之中。
    往後餘生,願我們都能以智慧為引。
    以善念為基,在助人的道路上謹慎前行。
    不盲目,不衝動。
    如此方能在人生的修行路上,守好自己的本心,積攢真正的功德 。
    也真心祝福所有人可以少走彎路,真正的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就好像我最開頭說的那樣:
    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喜歡一位探險者的自傳請大家收藏:()一位探險者的自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