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2章 過陛

字數:2016   加入書籤

A+A-


    可惜,曹操過於自負,沒有完全聽進去。當周瑜采用黃蓋的苦肉計,假投降並點燃戰船時,曹操的大軍瞬間陷入一片火海。林淵拚盡全力,保護曹操突圍。赤壁之戰後,曹操元氣大傷,退回北方。林淵也因為在戰鬥中的出色表現,被曹操封為偏將軍。但他深知,自己在曹操陣營中的日子可能不會太長久了。因為他知道,接下來曹操會對身邊的人產生猜忌,尤其是像他這樣來曆不明的人。於是,林淵決定離開曹操,去尋找新的機會。他聽說劉備禮賢下士,正在招攬人才,便前往荊州投奔劉備。劉備見到林淵,大喜過望:“久聞林將軍大名,今日得見,實乃備之榮幸!”林淵被劉備的誠意所打動,決定輔佐他成就大業。在劉備麾下,林淵與諸葛亮、龐統等謀士一起,為劉備出謀劃策。他利用自己對地理的了解,幫助劉備製定了奪取益州的計劃。在戰鬥中,他巧妙地運用戰術,多次擊敗敵軍。然而,林淵的心中始終有一個遺憾,那就是沒能改變曆史的走向。他知道,關羽會失荊州,劉備會為關羽報仇而發動夷陵之戰,最終導致蜀漢元氣大傷。為了避免這些悲劇的發生,林淵向劉備建議:“主公,荊州乃兵家必爭之地,關羽雖勇,但性格孤傲。可派一員大將協助關羽鎮守,以防東吳偷襲。”劉備卻猶豫了:“雲長乃我結拜兄弟,我相信他能守住荊州。”林淵無奈,他知道自己無法改變劉備的決定。最終,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被東吳所殺。劉備悲痛欲絕,執意要為關羽報仇。在夷陵之戰中,林淵跟隨劉備出征。他建議劉備不要連營七百裏,以防被敵軍火攻。但劉備被仇恨衝昏了頭腦,沒有聽從他的建議。結果,陸遜火燒連營,劉備大敗,蜀漢從此一蹶不振。看著滿目瘡痍的戰場,林淵心中充滿了無奈和悲哀。他知道,自己雖然穿越到了三國,成為了名人,但終究無法改變曆史的大勢。此後,林淵輔佐諸葛亮治理蜀漢,休養生息,積蓄力量。他將自己在現代學到的一些知識,如農業技術、水利工程等,傳授給蜀漢百姓,幫助他們提高生產。在諸葛亮北伐期間,林淵也多次隨軍出征,為諸葛亮出謀劃策。然而,由於蜀漢國力有限,北伐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歲月匆匆,林淵在三國的世界裏度過了一生。他見證了無數的戰爭和離別,也經曆了無數的榮耀和挫折。臨終前,他望著天空,心中感慨萬千。陳遠感覺自己的腦袋像是被重錘狠狠砸了一下,劇痛中艱難地睜開雙眼。映入眼簾的是破舊的茅草屋頂,身下是硬邦邦的土炕,空氣中彌漫著一股刺鼻的黴味。他掙紮著坐起身,卻發現自己身上穿著粗布短打,完全不是睡前那套居家服。“這是哪?”陳遠喃喃自語,試圖回憶之前的事情。記得自己在圖書館查閱明史資料,一陣眩暈後就失去了意識。他扶著額頭,突然瞥見牆上掛著的銅鏡,鏡中映出的是一張陌生的年輕麵孔。“公子,您終於醒了!”一個小斯模樣的少年衝進屋子,臉上滿是驚喜,“您都昏迷三日了,可把小人急壞了!”陳遠還沒來得及詢問,少年就喋喋不休地說起來:“如今世道艱難,這鳳陽府遭了蝗災,百姓們連樹皮都快啃光了。前日您出門查看災情,回來就發起了高燒......”鳳陽府?蝗災?陳遠心中猛地一震。鳳陽是朱元璋的老家,眼下又是明初,難道自己穿越到了明朝開國初期?他強壓下心中的震驚,問道:“當今聖上可是朱元璋?”小斯瞪大了眼睛,慌忙捂住陳遠的嘴:“公子慎言!這話若是被人聽去,可是要掉腦袋的!”陳遠心中已然明了,他深吸一口氣,開始思考對策。作為一個研究明史多年的研究生,他深知此時的明朝雖已建國,但根基未穩,內有民生凋敝,外有北元殘餘勢力虎視眈眈。而眼前最緊迫的,就是這蝗災。在現代,陳遠曾研究過古代治蝗的方法。他立刻吩咐小斯召集村裏的青壯男子,又讓人準備了大量的鑼鼓、火把和麻袋。村民們都覺得這書生瘋了,但看在陳遠平日樂善好施的份上,還是照做了。夜幕降臨,陳遠帶著眾人來到蝗蟲聚集的田野。“聽我號令,一起敲鑼打鼓,點燃火把!”他大聲喊道。村民們雖不明所以,但還是紛紛行動起來。一時間,鑼鼓聲、呐喊聲震天,火光衝天。蝗蟲果然被這陣勢驚擾,紛紛朝著火光飛去。陳遠指揮眾人用麻袋捕捉蝗蟲,一夜下來,竟收獲了數千斤蝗蟲。村民們看著堆積如山的蝗蟲,又驚又喜。“這些蝗蟲,可都是上等的蛋白質。”陳遠對村民們說,“將它們洗淨曬幹,磨成粉摻入粗糧中,既能飽腹,又比尋常食物耐放。”消息很快傳到了朱元璋耳中。此時的朱元璋正為蝗災一事焦頭爛額,聽聞鳳陽府有個書生想出奇招治蝗,立刻派人將陳遠召進皇宮。奉天殿內,朱元璋端坐在龍椅上,目光如炬地看著跪在殿下的陳遠:“你就是那個治蝗的書生?”陳遠抬起頭,第一次直麵這位傳奇帝王:“草民陳遠,見過陛下。”他不卑不亢的態度,倒是讓朱元璋多看了兩眼。“說說,你是如何想到用這等方法治蝗的?”朱元璋問道。陳遠早有準備,從容答道:“草民曾遊曆四方,聽聞西域有以火驅蟲之法。此次結合本地實情,稍加改良,沒想到竟見了成效。”他當然不能說自己是從現代學來的知識,隻能找個借口搪塞。朱元璋點點頭,又問了許多關於民生、治國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