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列陣!
字數:5120 加入書籤
“去告訴劉如濤。”
“此戰首功者,本宮替他做主,總領義軍!”
“總領今日,以及以後的所有義軍!”
“告訴他,這是他展現自己作戰能力的機會。”
“若是不拿出點本事來,他將不會再受到重用!”秦夜沉吟一聲。
“喏!”王缺立馬騎著馬飛奔了出去。
還特意在戰場外繞了一大圈,才奔向了劉如濤。
“殿下,真就給他這個機會?”蘇琦和趙斌一臉不可置信的看著秦夜。
劉如濤此人,絕對不堪大用!
在戰場上能拿友軍的性命給自己鋪路。
這種人,喪盡天良,必定是個賣主的貨色!
“戰後,陣前斬殺。”
“這種玩意多活一刻鍾,都算是本宮的刀不利了。”秦夜擺了擺手。
讓他用劉如濤那種人,怎麽可能!
如今隻不過是先穩住劉如濤,讓劉如濤心甘情願的為他賣命罷了。
劉如濤掌的,畢竟是兩萬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護城軍!
他肯帶著自己手下的大軍豁出性命,此戰必定事半功倍!
“......”
“什麽!太子殿下真這樣說?”
“兒郎們!建功立業就在今日!”
“本將做主,此戰之後,有功者連升三級!”
“其餘人俸祿翻倍!”
“率先破陣,陷陣者,直接提拔為本將的副將!”
“掌兵五千!”
“戰後,賞金封爵!”劉如濤聽到王缺傳來的話之後。
絲毫不做猶豫的就開始提振士氣。
隨後,竟然親自帶著身邊的親衛營衝向了最前線。
有了他打頭,兩萬護城軍一路勢如破竹。
對比其他兩路義軍那叫一個遙遙領先。
險些將蕭虎一路義軍的主攻任務給搶下來。
義軍頭領之位,他勢在必得!
此次的義軍頭領,幾乎就是未來的丞相,護國大將軍!
至少至少也會被封一個護國公。
甚至在永親王登基之後手下缺人手的情況下,直接封王!
連他的家人族人,都會得到重賞,身居高位!
從一個小小的護城軍統領,一步躍升為國公,王爺!
這妥妥的是一步登天!
如此機會,他就是拚著兩萬護城軍都死光的代價,也絕不會放過!
隋軍大營內。
“前方李永率軍衝陣,已有突圍的征兆!”
“後方大軍跟不要命了似的,一味的衝殺。”
“我軍傷亡慘重。”
“求王爺速速派兵支援!”杜穗的副將衝進了大營之中。
他的兩萬大軍,加上那些輔兵雜兵,根本擋不住五萬義軍的攻勢。
那五萬義軍全都跟不要命了似的。
又數劉如濤的義軍衝的最猛,裝備最精良。
光是劉如濤的兩萬護城軍,他們都很難擋得住。
“暫時撤軍。”
“換五千重甲鐵騎上陣!”
“待五千重甲鐵騎將他們衝散之後,大軍再包圍上去,逐個擊破!”
“此戰,務必速戰速決!”
“解決完他們之後大軍迅速回防,專心對付城內的大軍!”杜穗毫不猶豫的便下達了命令。
“可是殿下...”
“那五千重甲鐵騎,是陛下派來專門坐鎮中軍,保護您的!”副將一臉難色。
無千重甲鐵騎,便是齊王杜穗的護身符。
有這五千人在,多少大軍都到不了杜穗的身邊。
而且臨行前陛下就有過囑咐。
如非必要,這五千重甲鐵騎不能衝鋒陷陣!
因為這五千人,是隋國四分之一的重甲鐵騎。
整個隋國也才隻有兩萬重甲鐵騎。
死一個,都是巨大的損失!
“本王讓你去,你就去!”
“如今必須速戰速決!”
“若是敵軍還有埋伏,城內的大軍再衝出了城。”
“這個責任,誰擔著?”
“城內可是足足有十五萬大軍!”
“他們一旦突圍出來,大軍剛剛建立起的優勢將會蕩然無存!”
“再加上後麵的大軍,便是二十萬大軍!”
“十萬打二十萬,就算有五千重甲鐵騎,到時候也不管用了!”
“所以,殺!”
“必須將局麵控製在我們的手中!”
“殺穿他們!”杜穗將五千重甲鐵騎的兵符丟到了副將懷裏。
五千重甲鐵騎是來保護他的沒錯。
但...他現在身處中軍大營。
周圍有整整四萬大軍!
他不信少了五千重甲鐵騎,就能有人殺到這來!
“得令!”副將立馬衝出了大帳。
不多時,五千重甲鐵騎在副將的帶領之下,衝出了大營。
衝向了後方襲來的義軍。
“成了!”這一幕,被躲在遠處小樹林裏的秦夜敏銳的察覺到。
“殿下,衝嘛?”王缺迫不及待的開口問道。
“衝!放響箭!”秦夜點了點頭,翻身上馬。
一手抓著韁繩,一手抓著霸王戟。
後背上,還背著天外隕鐵加持過後的霸王弓和七根箭矢。
在其身後,左右分別是葉蠻葉莽,再就是王缺蘇琦以及二十八騎的成員。
五千太子宮衛大軍也是虎視眈眈,紛紛摩拳擦掌。
嗖~一支箭矢升空,帶起一陣尖銳的聲音。
“衝殺!”秦夜暴喝一聲,帶頭衝出了樹林。
“突圍!突圍!!!”陸炳聽到了響箭聲,當即殺的更加賣力。
周圍的錦衣衛以及精銳也不再留手。
戰線立馬向前進了不少。
“衝鋒!”
“隨我衝!”蕭虎也聽到了響箭,便下令準備去直麵五千重甲鐵騎。
為太子殿下衝入中軍大營,斬殺杜穗拖延時間!
不過,有人比他衝的更快,更猛!
自然是一心想做義軍首領的劉如濤!
劉如濤帶著親衛營,直接邊衝邊架起了槍陣。
找了處屍體比較多,戰馬踩上去可能會重心不穩的地方,靜靜的等待著五千重甲鐵騎迎麵衝來!
“列陣!”蕭虎見狀連忙低喝一聲。
其身後的義軍紛紛散開,三人一組,手持長兵器,虎視眈眈的看著遠方衝來的鋼鐵洪流。
麵對大量騎兵衝擊,聚在一起雖然力量凝聚,不容易被衝散。
但那是針對於訓練有素的大軍的。
針對他們對軍陣熟悉,可以隨時變陣的情況之下。
而義軍,沒有經過訓練,即便是剛剛與隋軍步兵的大戰,他們也是各自為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