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紫陽觀的規矩

字數:4745   加入書籤

A+A-


    陶爭光是被馮效忠秘密關押起來的。
    為了防止被人發現,他在九重鎮外圍的一處廢棄民居裏,單獨騰出了一間小房子,作為專門關押陶爭光的所在。
    這裏草木茂盛,位置隱蔽,周邊零零星星還有幾家農戶居住,馮效忠把陶爭光關在這裏,顯然是用了心了。
    郭紹帶領一隊親兵來到這裏,掃了一眼周圍的環境,對馮效忠點頭讚許道:
    “效忠,看來你比以前長進不少,找的這個地方看起來很不錯嘛!”
    馮效忠諂笑道:“將軍過獎了,屬下跟隨將軍許久,怎麽能一直沒有半分長進?”
    郭紹哈哈笑道,用食指點了點他。
    “你呀,不能誇,一誇就想翹尾巴!行了,頭前帶路,先辦完正事再說!”
    “是!”馮效忠抱拳一禮,然後領著郭紹一眾人走進小院。
    院中看守之人早得到消息,見到郭紹進來,紛紛抱拳行禮。
    “見過將軍!”
    “好,你們都辛苦了,回去以後就不要在親兵營待了,直接提一級,去新兵營當什長吧!
    但是有一點,這裏的事情,誰也不能說,聽懂了嗎?”
    “多謝將軍!屬下明白!”
    “嗯,好好守著,我們沒出來之前,任何人都不能進來!”
    “是!”
    郭紹走進密室,隻見這裏不僅被騰空了,而且裏麵還單獨隔出一堵牆來。
    牆壁的中間部分被掏空,用碗口粗細的木棍封堵著,令外邊的人能看到房間裏的景象,也使裏麵的人出不來。
    陶爭光早聽到動靜,知道是唐山軍軍主郭紹親自來了,原本頹靡的神情一掃而空,整個人頓時精神起來。
    他之前從來沒有聽說過郭紹的名字,但是在最近幾個月裏,這個名字卻快速傳遍了襄漢都管府北部地區。
    原本以為這等豪雄之輩,定然是個五大三粗的魁偉漢子。
    沒想到今日一見,卻是一個麵容黝黑,身形略顯單薄的青年,不由大失所望。
    “你就是陶爭光?”郭紹坐在一張木凳上,打量著房間裏這個家夥。
    果真如同馮效忠說的那樣,此人的確肥胖。
    關鍵是眼睛還賊小,小到讓人短時間內注意不到他的眼神。
    “正是在下!你就是郭紹?唐山軍的將軍?”陶爭光到現在還有些不敢相信。
    這麽清秀的一個青年,怎麽會是朝廷欽犯,反賊頭子呢?
    郭紹沒有回答他的問題,隻是稍微點了下頭,然後說道:“你在這裏關了這麽久,他們可曾有人虐待你?甚至不給你飯吃?”
    “虐待到沒有,每天也按時送飯過來,餐餐沒拉!”
    “那就好!陶先生是聰明人,應該知道本將軍今天來這裏,具體是為了什麽吧?”
    陶爭光冷哼道:“在下落到你的手裏,早就將生死置之度外,廢話少說,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但是我要告訴郭將軍,在下乃是金州紫陽觀傳人,若是你殺了我,將來傳揚出去的話,想必我師門不會放過你的!”
    郭紹粲然一笑道:“陶先生誤會了,本將軍對紫陽觀向來仰慕,怎麽會行如此不義之舉呢?”
    陶爭光眼睛一亮,他原本以為郭紹此來是要秘密送他上路的,此時聽到郭紹否認,心下瞬間活泛過來。
    “將軍說得是,在下師門乃天下三宗之一,底蘊深厚,師兄弟們武藝高強,勢力更是遍布大羅各州,你殺了我,對唐山軍沒有半分好處!
    郭將軍以如此年齡,數月之間縱橫淮、唐、樊、鄖四州,想來也不是魯莽之輩,不如就將在下放了吧?”
    “放了你?”
    “對!”陶爭光努力點頭,隻是他的下巴著實有些粗,點頭十分不明顯。
    “郭將軍若是肯放了在下,待在下回到金州,定然上報師門,多為將軍說些好話。
    別的不敢保證,但在這襄漢地界,我們紫陽觀說話,絕對好使!
    隻要將軍入了我們紫陽觀師長的眼,別說區區鄖州、樊州,就是蜀州、關中,也極有可能成為你的囊中之物!”
    陶爭光一邊畫著大餅,一邊仔細觀察著郭紹的反應。
    隻是郭紹本身處於室外強光處,陶爭光從裏向外看,還真沒能看清楚。
    再加上郭紹對他的這番話置若罔聞,仿佛沒聽見一樣,半點波瀾也沒有興起,使得陶爭光的打算再次落空。
    “我對你口中的蜀州、關中不感興趣,此來也如你所料,確實有意放你一條生路,但是……”
    “但是什麽?”陶爭光連忙雙手扒著木棍,隔著縫隙急切問道。
    “唉!說來也是慚愧,我唐山軍中已有兩名貴宗弟子,對在下也確實很有幫助。
    隻是在下才疏學淺,根據他們的建議,不是棄了淮州,就是丟了唐州,始終沒能走出困局。
    若是陶先生能助我一臂之力的話,在下定然大禮致謝。”
    陶爭光沉默了,他並不傻,郭紹的意思他也明白了,這是想拉他下水,增加唐山軍在師門心中的分量。
    至於為了什麽,他雖然不是太清楚,但通過剛才的了解,他發現眼前這個青年,心思變幻莫測,令人實在搞不懂他說出的話裏,哪句是真,哪句是假?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說他對關中不感興趣,但據自己在戰前的了解,唐山軍已經往西北方向派出了不少人手。
    這些人幾乎都是經鄖北地區過去的,不僅裝扮成流民、商隊或者獵戶,而且還化整為零地各行其是,彼此好像不認識一般。
    這種情況,顯然是所圖非小。
    關中八百裏富饒之地,周邊哪股勢力不惦記,用得著這麽小心謹慎嗎?
    隻是如今自己的小命被攥在人家手裏,若是不答應的話,恐怕性命堪憂。
    若是答應的話,他剛才也說了,他軍中已經有兩名師門弟子,若是自己再去的話,就顯得紫陽觀對唐山軍的栽培十分深重了。
    這不符合紫陽觀的利益。
    他一直以來的行為雖然荒唐,但卻明白師門才是自己最後,也是最好的依靠。
    若是因此被紫陽觀掃地出門的話,自己的結局也不會好。
    正在他猶豫不決之際,郭紹再次開口道:“在下知道貴宗有一個不近人情的說法,那就是不在同一個地方,聚合起三人及三人以上的師門子弟,防止被世俗百姓所誤會,造成難以估量的影響!”
    陶爭氣驚訝道:“他……他們連這個都告訴你了?”
    說來也怪,紫陽觀在天下各地下注,顯然是準備走邀月閣的路子,利用輔助新朝的方式為自己宗門增添氣運。
    但這種說法向來虛無縹緲,有人深信不疑,也有人嗤之以鼻。
    但紫陽觀的打算就是這樣,他們沒有邀月閣那種望氣的手段,卻也想在亂世裏分上一杯羹。
    於是隻好選擇跟各個有望成事的勢力,建立起一種微妙的聯係。
    既讓人家感覺到紫陽觀的重視,又令紫陽觀的態度不至流露得太過明顯。
    天下勢力看似挺多,但有望成事者卻極少,隻要紫陽觀能在其中摻和一腳,就不愁將來沒有興旺的時候。
    但這其中就要注意分寸,亂世剛起的時候,不能在一個勢力裏下太多的注,免得引起外人的注意。
    一個勢力最多兩個人,超過兩個人就要退回紫陽觀交代清楚原因。
    而陶爭光是絕對不想回去的,他屁股底下的屎太多,一旦調查起來,他絕對逃不了好!
    隻是,該怎麽選擇呢?
    喜歡我這等人,也能稱帝請大家收藏:()我這等人,也能稱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