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鷹揚衛

字數:4455   加入書籤

A+A-


    關中,擁州,大羅四萬鷹揚衛官軍駐地。
    範伯文在自己的大帳中來回走動,不時還走到軍帳門口,挑起門簾向外瞧一瞧,神情十分急躁。
    他今年42歲,乃是先帝欽封的安平侯,鷹揚衛大將軍,奉旨鎮守關中,時至今日已有四年了。
    當初以為自己在關中隻需待上一兩年,就可以載譽回朝,盡享榮華了。
    哪曾想一拖再拖,始終無法返回洛城。
    去年好不容易尋到機會,求得先帝開恩,準備召自己回朝,可先帝卻又突然駕鶴西去了。
    然後,朝中局勢就發生了巨大變動。
    誰能想到,一向不管朝廷政事的邀月閣貴妃,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暗中弑殺儲君,靠扶立一個傀儡皇帝來讓自己垂簾聽政?
    若不是自己見機得快,命家中長子迅速迎娶邀月閣一名女弟子的話,別說回朝了,恐怕連如今這個鷹揚衛大將軍的位置,都不見得能夠保得住!
    隻是命雖然保住了,可自己提請回朝的奏章卻被宮裏駁了回來。
    說什麽自己年富力強,功勞卓著,太後倚為國之幹臣,朝中無出其右者,一旦離開關中,邊地勢必生亂雲雲。
    無非一句話,那就是要讓自己老老實實待在關中,莫要再想回轉洛城的事情。
    這還不算,那該死的妖婦竟然下了一道荒唐的明旨,要求自己無詔不可擅動鷹揚衛,否則就按包藏禍心,妄圖謀反論處。
    實在豈有此理!
    這個妖婦難道就不擔心自己會起兵造反嗎?
    是了,她不擔心。
    因為自己家人幾乎都在洛城,若是自己貿然起兵,定然會危及全家三十餘口親人的身家性命。
    隻怕她就是看準了這一點,這才逼得自己消除野心,一心隻想為家人求個平安吧?
    所以這幾個月以來,範伯文一直老老實實呆在軍營裏,哪也沒去。
    可惜她想讓自己安生些,可時局卻逐漸失去了控製。
    先不說關東那些地方勢力開始互相征伐,就連這小小的關中,也有了不好的勢頭。
    其中尤以關西那些羌人為最!
    這些人在太平年間就不安生,對朝廷稍有不滿就四處作亂,屢屢為患邊城。
    朝廷對他們剿不勝剿,無奈之下,隻得幾度實行招撫政策。
    許是這些人嚐到了甜頭,不僅死不悔改,反而變本加厲。
    朝廷實在拿他們沒辦法,叛了就撫,撫了又叛,最後隻得在關西邊境設置了鷹揚衛,專門用來防備這些異族。
    再後來大羅國力越來越弱,鷹揚衛駐地不斷向東遷移,到了最近幾年,竟被他們逼得退至關中。
    這大概也是先帝為什麽非讓自己長期鎮守此地的原因吧?
    誰讓自己是朝中為數不多既帶過兵的,又非世族出身的將領呢!
    隻可惜自己實在有負先帝所托,自前年在涼州大敗後,眼睜睜看著羌人突入關中而無可奈何。
    這兩年他們竟與岐州皇甫家勾搭在一起,不斷蠶食大羅核心疆土,目的不問可知!
    隻是鷹揚衛受上次重創,兵力折損大半,雖然這兩年已經逐漸恢複,但戰力卻大不如前了。
    可誰能知道,即便是這樣,鷹揚衛也幾乎快成了一個空架子了。
    若是真去作戰,用來剿滅一些賊寇亂匪也就罷了,想跟關西羌人爭鋒,恐怕結果隻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了。
    那些外人不了解,他身為鷹揚衛主將還能不清楚嗎?
    如今自己麾下說是四萬精銳,其實隻有三萬兩千餘人,每天隻能吃兩頓飯。
    就這,還是自己求爺爺告奶奶,從那些鐵公雞一樣的關中世族手裏,好不容易弄來的糧餉物資,這才維持了鷹揚衛的體麵。
    至於朝廷發的那點軍餉,還不夠自己花費呢,怎能再分給軍中袍澤?
    隻是聽說這兩個月,皇甫觀開始圖謀功州,如果自己這次依然沒有絲毫動作的話,隻怕就會被他瞧出破綻來。
    一旦這條羌人養的狗知曉了鷹揚衛的虛實,後果將不堪設想。
    這也是他今日為何如此急躁的原因。
    根據功州梁家傳來的密報,皇甫觀已經拿下了功州西部的兩個縣,若是自己再不出兵,恐怕關中就要有大難了。
    關中的那幾個大家族也不是傻子,明白若是再把頭埋進沙堆的話,最後很有可能會被外人吞掉他們幾代人積累的財富。
    為了謀求自保,這些人前些天找了過來,說願意資助鷹揚衛剿滅皇甫家。
    開出的條件也很誘惑,說隻要鷹揚衛肯出兵,要錢給錢,要糧給糧。
    範伯文大喜,到關西打羌人他不敢,但對付一個投靠外族的皇甫家,他還是有這個勇氣的。
    何況還有人願意包攬出征的所有開銷,成本不高,收獲極大,順便也能重振一下鷹揚衛的聲威,何樂而不為?
    隻是太後下有明旨,說無詔不可動兵,他已經連著上表兩次,主動請纓西征皇甫家了,可洛城那邊依然沒有半點反應。
    若是再耽擱下去,恐怕黃花菜都要涼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前天有消息說,太後終於同意了自己的請求,已有懿旨在路上,範伯文怎能不心生歡喜。
    算算路程,今日正午就應該抵達擁州了,可看此時天色,已經近乎黃昏,卻依舊不見人影,豈能不令人望眼欲穿。
    範伯文再一次掀開帳簾,見外邊依然沒有絲毫動靜,禁不住咬了咬牙,穿戴整齊地跑出營房,準備時刻迎接天使的到來。
    按大羅規製,他是郡侯一級,應該在擁州城門外等候天使的到來。
    可他又身為鷹揚衛大將軍,本就駐軍擁州城外,在轅門外等著也算符合禮製。
    此時雖然已經到了傍晚時分,但六月下旬的天氣已經十分炎熱了。
    範伯文穿著一身甲胄,仿佛隨身攜帶一個變形的蒸籠一樣,渾身上下都濕透了。
    “再去看看,天使為什麽還不來?”
    範伯文禁不住汗水的黏膩,心情浮躁之下,一把扯下上身的盔甲,隨手丟在地上,氣哄哄地命令身邊一個親兵,讓他前去官道上探路。
    那親兵一聽,立刻飛身上馬,手中短鞭一揚,急速向東奔去,顯露出一手高明的騎術。
    範伯文看著遠去小兵那高大的背影,不由抿了抿嘴,大手抓了抓下頜的虎須,顧左右而言道:
    “你們看看這個楊長腳,讓他去探個消息都不忘賣弄他的那手騎術,好歹也是華州楊家的旁支,就不懂得收斂點兒,這般張揚,炫耀給誰看呢?”
    四周親兵個個帶笑,紛紛上前恭維範伯文,屢屢貶低那個外號名叫“楊長腳”的小兵。
    說他這人雖然有點本事,卻不通人情世故,為人迂直,不懂感恩,當不得大將軍的賞識。
    範伯文被他們逗樂,指著他們笑罵道:“你們呀,就知道亂嚼舌根,也不知人家哪裏做得不好,竟使得你們在背後如此作賤?”
    一眾親衛都是他身邊的老人了,豈能不知他的秉性。
    此時見他開口指責,也不生氣,繼續七嘴八舌地說著範伯文喜歡聽的好話,隻是再也不提“楊長腳”的事情了。
    喜歡我這等人,也能稱帝請大家收藏:()我這等人,也能稱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