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方墨不講武德的設計!

字數:4315   加入書籤

A+A-


    從成飛離開,方墨去了直升機研究所。
    電磁坦克大範圍使用後,武裝直升機也必須升級。
    沒有電磁導彈發射基座,再厲害的武裝直升機都打不過坦克。
    電磁坦克的訂單已經有那麽多了,夏國自用的武裝直升機必須上電磁導彈發射基座。
    不然的話,別人開著電磁坦克來打夏國,方墨也不好應對。
    成品已經做出來了,跟直升機研究所溝通,把資料和成品交給他們,讓他們去搞就行。
    值得欣慰的是,帶英的動作很快,把方墨需要的直升機都給他弄來了。
    有些是帶資料的,有些是不帶資料的。
    到了直升機研究所,哪怕是最新的武裝直升機,直升機研究所的大佬也舍得下狠手,一個鉚釘都給他拆得幹幹淨淨!
    方墨趕到直升機研究所的時候,一幫老教授真圍在幾架拆散的武裝直升機旁邊,測算每一個零件的數據。
    方墨的到來引起了直升機研究所的轟動,眾人紛紛放下手裏的工作找方墨問這問那。
    進入工作狀態,方墨邊回答問題,邊帶著他們一起搞。
    僅僅三天就把電磁導彈發射基座跟直升機連接的問題搞定了。
    搞定了這個問題,其他事情方墨就不管了。
    難得出來一趟,方墨還得去坦克生產基地了解詳情。
    一路輾轉,於晨慶和諸葛擎蒼全程陪同。
    到達坦克生產基地的時候,劉躍明也在這裏。
    他興致衝衝的找到方墨:“你那個炮射無人機的設計我仔細研究了。”
    “你覺得我們有沒有必要造一輛可以發射幾百上千架無人機的戰車?”
    “跟火箭炮差不多,但無人機可以操控,靈活性比火箭炮好。”
    “而且!無人機不需要火箭推進器,敵方的紅外遙感探測不到。”
    “悄無聲息的飛到敵人的重要設施附近,幾十架無人機一起上,什麽建築都能給他揚了!”
    方墨雙眼一亮:“蜂群啊!當然要!”
    劉躍明這個想法不就是蜂群無人機的想法嗎?
    不愧是一輩子研究新裝備和新打法的將領,他的思維更新比很多人都快。
    引渡洋那場海戰,炮射無人機立大功。
    劉躍明參加了戰後總結,以他的智商想到炮射無人機的陸軍用法,並不值得奇怪。
    劉躍明眉頭一皺,仔細想了想:“蜂群?這個名字很貼切啊。”
    “發射炮射無人機的的戰車跟蜂窩有點像,藏在蜂窩裏麵的無人機,那就是蜂群啊。”
    “好名字!原來你早就有這方麵的構想,那我可以讓裝甲戰車單位去研究這個方案。”
    來都來了,方墨也沒打算就這樣回去。
    現在的坦克研發基地,跟之前已經大不相同。
    費文秀是個有魄力的女人,電磁59整明白了以後,她把坦克生產基地的生產線徹底換了一遍。
    陸軍因為沒有高價值的新型裝備列裝,比空軍和海軍都要有錢億些。
    費文秀管理的這家坦克生產基地,擴大了兩倍,生產線全麵革新。
    一百多億的花銷,全是劉躍明掏的,沒找方墨要一分錢。
    不過!方墨也不是小氣的人,費文秀給了他五條生產線。
    方墨給坦克生產基地的設備按成本價發貨,沒賺他們一分錢。
    坦克研究基地比直升機研究所更加壯觀。
    各式各樣的外國坦克鋪滿一地,一群專家教授圍在近千輛坦克旁邊,嘴裏抱怨著:“拆不完!根本拆不完!”
    雖然嘴裏在抱怨,但手上的工作一點都沒放下。
    之前沒有參考,不知道國外的坦克發展到什麽程度。
    夏國自家的工業產業,幾乎每天都有一個小地方的革新。
    累積起來的變化就是全工業產業每過一段時間就有技術突破。
    自家的技術革新太快,又不知道別人家的坦克發展到哪一步。
    設計新型坦克的時候,要麽是過於保守,要麽是過於激進,怎麽都感覺不對。
    做了十幾個方案,每次交上去都被打回。
    現在有全球的主戰坦克,扒著它們研究,就怎麽也不會有問題了。
    方墨也算是坦克研究所的老熟人了,一一打過招呼後,跟他們一起研究。
    雖然方墨不做坦克,但新型主戰坦克發展到哪一步了,那是非常有必要了解的。
    畢竟!他的無人作戰體係裏麵也有登陸車。
    係統給的肯定會比鷹醬他們用的更強,但多方參照準沒有錯。
    研究鷹醬他們的動力係統和傳動機構,方墨自己做無人登陸車的時候,就可以不用完全按照係統的來。
    待了小半個月,把國外那些裝甲戰車研究明白,方墨反手就設計了一輛多管戰車。
    以電磁彈射為基座,可以發射炮射無人機,也可以發射火箭炮。
    不過,沒有做到劉躍明說的那麽誇張,每輛裝甲戰車隻能帶48個無人機,又或者12個火箭彈!
    方墨設計的是一輛多功能多管戰車。
    一鍵更換口徑,打完炮射無人機換個口徑就可以打火箭炮。
    火箭彈不用在炮管裏麵點火!
    能讓這個炮管多出很多可能性!
    在不用追求結構強度的情況下,大膽改變一下,增加幾個傳動機構,讓炮管可以拆解變化。
    這輛戰車可以在150毫米的口徑和600毫米的口徑隨意切換。
    150毫米的時候裝蜂群無人機。
    600毫米的時候裝火箭炮。
    都是電磁發射!
    火箭炮和蜂群無人機集成在一起,能給後勤省去很多事情。
    後勤的效率高了,作戰部隊的效率自然也會大大提升。
    他唯一的缺點,就是給指揮增加了不小的壓力。
    什麽情況需要蜂群作戰,什麽時候需要更換火箭炮,必須是指揮來決定。
    這對指揮的戰場判斷要求大大提高。
    劉躍明研究過後,笑著道:“這輛多功能多管戰車好是好,但他絕對是後勤罵娘係列。”
    “把炮射無人機和火箭炮集成在一起,一支後勤連隊要承擔的工作成倍增加。”
    “當然!他也可以省掉一個無人機後勤連隊,又或者省掉一個火箭炮專管後勤。”
    “對大局是好的,對個人就不那麽友好了。”
    喜歡我買廢鋼建航母請大家收藏:()我買廢鋼建航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