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頭疼的事①

字數:3529   加入書籤

A+A-


    劉老大聽了成林的話,內心也是感慨:
    劉揚在雲州、悅南,正是成林不遺餘力的幫忙,才一步步成長起來。成林說的不錯,今天悅南、雲州的一些經驗,依然好用不過時。
    有些地方如果早就按照雲州或者悅南的經驗,也不至於現在讓房地產開發公司掐著脖子。
    自己來東鎮,更是成林在背後衝鋒陷陣,掃平了廖增仁團夥,收服了洪湖,迎來今天的大好局麵。
    如果自己將來到了新的崗位,有沒有可能繼續帶著成林?
    劉敬德感覺自己張嘴說這件事,怕份量不夠,成林會不會拒絕?回去讓老爺子和劉揚來說?
    成林不知道這片刻的時間,劉叔腦子裏已經轉了一百個彎,思想已經跑出八百裏地。
    曆程秘書長看看成林說:
    “都氏兄弟涉案,他們名下的資產不少是從別人手裏搶來的,如何甄別很困難。現在隻有都氏兄弟犯案,他們的老婆孩子暫時與案件無關。
    聽說他們已經聘請律師,準備就資產問題,跟各地市來磋商。”
    成林點點頭:
    “這個正常。現在專案組的審問暫告一個段落,下麵專案組會抽調賬目管理高手,同時請求審計部門介入,把他們資產涉案情況分清,將來法院判決後,就是關於都氏兄弟資產的處理依據。
    地方國資委可以利用地方控股的平台公司,把不屬於都氏兄弟的涉案資產,通過合法手續,罰沒歸屬財政口,這是好事。
    現在權屬不清楚的時候,可以給地市政府說一聲,組織管理專班進入文軒集團,共同先把企業繼續經營好,畢竟文軒集團養活了三千多工人。”
    劉叔點點頭,轉頭對曆程秘書長說:
    “這個問題常委會你提一下,讓常委們討論討論,沒有不同意見的話,把常委會意見下發給涉案的各地市,讓他們著手早點介入。成林的話有道理,數千工人的飯碗更重要。
    這個事不光文軒集團存在。
    這次春雷行動,各地市都有涉黑企業,那些也跟文軒集團一樣,地方政府介入,以保證就業為第一目標。
    如果是涉黑資產,後期地方投資公司接手也麵臨同樣問題。”
    劉叔這話對。從目前榮雨那裏披露的消息,不少涉黑團夥已經公司化運作,以前也為社會就業做了貢獻。後期資產處置,也關乎許多人的飯碗,需要地方政府謹慎行事。
    …………
    洪燕的肚子慢慢出懷了,現在需要開始謀劃她到星島待產的事了。狄青她娘給洪燕找了兩個月嫂過來伺候。
    去星島陪伴的,洪燕原來的兩個護衛跟著,再加上這兩個月嫂,人員也基本夠用。
    洪燕已經去醫院偷偷看過孩子性別,也是個帶把的,這個消息讓老洪很興奮。
    成林這段時間沒有事就到東韻酒店陪伴洪燕,幫助她度過焦慮期。隻要在星島把娃生下來,將來洪燕在哪裏生活倒無所謂。
    老洪給成林打來電話,讓成林方便的時候去東齊一趟,軍區回政委那邊的事碰一碰,據說是幹休所改造的事,讓回政委頭疼。
    正好洪燕想去東齊看看老洪,成林跟曆程秘書長打個招呼,坐著洪燕的車去了東齊。
    回政委一口碴子味口音,大大咧咧的性格,成林第一次跟回政委見麵,就有點像老朋友一樣。
    在回政委眼裏,能讓金大年讚不絕口的年輕人,那就肯定錯不了。
    金大年比回政委和東鎮軍區尤勇政委大一歲,是他們心裏的老大哥,做事穩重磊落,他們倆都服氣。
    回政委是前年下半年調任東齊軍區的,幹休所改造在上任手裏有大部分已經改造完成,隻剩下漓泉市範圍內的四家幹休所沒有動工。
    漓泉市幹休所剩下,沒有人來研究,有兩個原因,其一是這些幹休所原來住的幹部級別高,改造後需要回遷的麵積大,開發公司沒有多少利潤空間。
    其二是曆史遺留問題多,不同時期參加工作的老幹部,退休後的房產標準不同,還有一些政策性的調整,需要在改造過程裏麵兌現。
    悅南當時的幹休所改造,金大年政委除了回遷安置,還跟成林額外要了八千萬,其中一部分資金也是用來處理曆史遺留問題的。
    回政委不懂房地產,對幹休所改造的複雜程度了解不多。
    在他看來,不就是推倒了蓋個房子嘛。找個開發公司過來,條件一談,卡卡就動工行了 ,哪有那麽多破爛事。
    有個老領導介紹一個開發公司過來,公司李老板口音跟回政委一個味道,這個如同接頭暗號,兩個人都有找到組織的感覺,瞬間兩人的關係就拉近了 。
    辦公室那邊把條件跟李老板一談,雙方一拍即合,這事走了個招標程序就定了。
    李老板這些年在東齊、玉章等地做房地產項目,順風順水走過來,手裏同時開工四五個項目是家常便飯。
    對於政策調整他不太理會,在他看來一切的規章製度都是約束別人的,自己這樣精明的人,總會在各種政策縫隙裏找到變通的辦法。
    幹休所改造項目簽約後,他按照慣常做法,土地拿下來,手續辦齊了開工,銀行做開發貸手續同步推進,隻是他想不到這次不靈了,開發貸辦不了了,政策就是這麽要求的。
    房子推倒了,基礎都幹完了,等著開始地麵施工,銀行開發貸不給了,李老板有點慌爪,這不是難為人嘛?
    這像是在家做飯,火生上了,等米下鍋的時候,米沒了,這可咋整?
    這些年李老板的買賣,是三個杯蓋要蓋十個茶杯,他天天在杯沿上冒險。前些年這種路子勉強走得通,現在他沒有機會了,項目停擺了。
    幹休所住的老同誌,大部分都是剛正不阿的性格,一看李老板這個陣勢,這是不行的苗頭,自己的房子是不是也要有麻煩?
    他們開始跟軍區反映情況,有幾個老幹部電話直接打給回政委,要求軍區采取措施,確保工程繼續開工。
    回政委安排人跟李老板溝通過,回政委親自也跟李老板也談過。李老板滿嘴答應,馬上籌集資金繼續開工。
    可是,事情哪有那麽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