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占虎牢降服鄭國

字數:4606   加入書籤

A+A-


    既然劍出鞘了,那便多亮一會兒劍光吧。
    公元前572年5月,晉悼公命令中軍將韓厥、中軍佐荀偃率軍討伐鄭國。
    這次伐鄭,晉悼公繼續采取聯合諸侯的手段。他命令齊國、魯國、曹國、邾國、杞國等中原諸侯出兵相助,組成聯軍,集結於宋國的鄫地。
    然後,聯軍自鄫地向鄭國發起進攻,大軍直入鄭境,兵鋒所指,鄭軍全線退守。
    鄭國把主力撤往都城新鄭,僅派出一支步兵象征性地阻擊聯軍。
    聯軍繼續進軍,直抵鄭國的郛邑,在鄭國的洧水岸擊敗鄭軍。
    鄭軍全麵退守新鄭。
    根據既定作戰部署,聯軍統帥韓厥放棄繼續進攻鄭國,命令聯軍駐紮在宋國鄫地,隻率晉軍南攻楚國的焦邑、夷邑,並一舉拿下,再討伐已經歸順楚國的陳國。
    不會吧?動靜搞這麽大?
    是的,晉悼公此次出兵的目的,就是強勢展現晉國雄姿!
    晉軍長期以來遇楚就撤的娘娘腔作派,讓這位少年國君非常看不慣。他就是要主動進攻一下你楚國,看你楚國有何動作。
    寡人不但救宋,而且攻鄭、侵楚、伐陳,一口氣出了四招,你楚國佬接招不?
    為防楚軍大軍反撲,晉悼公親自率晉軍主力,聯合衛軍主力,集結於衛國的戚地,以作韓厥、荀偃軍後援。
    那,楚國就這樣服軟了?
    當然不會!
    楚共王大怒,他立即派公子壬夫率楚軍北上,再次入侵宋國。
    鄭國得知楚國出兵,也立即出兵侵入宋國,並順勢攻占了宋國要地犬丘。
    很顯然,盡管晉國取得了對楚鄢陵之役的勝利,但根本沒傷著楚國根本。
    就這樣,現在的中原局勢,就形成了以楚國為首的鄭國、陳國、蔡國等諸侯集團,對抗著以晉國為首的齊國、宋國、魯國、衛國、曹國、邾國、莒國等諸侯集團。
    兩大軍事集團勢均力敵,不相上下,各國不是你進攻我,便是我進攻你,誰也不服誰。
    按理說,即位才一年的晉悼公應該稍稍避避楚國兵鋒,先把國內諸事給料理了,再到春秋江湖走幾步。
    但晉悼公絕非一般國君,他對目前的晉國國內治理非常自信。
    還是那句話:既然在江湖亮了劍,那便把這劍亮到底!
    亮到什麽底呢?
    收服鄭國,並讓楚國知難而退!中原,絕對不容你南蠻楚國染指!
    晉悼公一邊繼續部署著與楚國的中原爭鋒,一邊派大夫巫臣遠赴吳國,指示並指導吳軍不斷騷擾楚國。
    兩大軍事集團繼續對抗,真刀實槍地對抗。
    第二年,即公元前571年5月,鄭國再次討伐宋國。
    你要戰,那就來戰!
    晉悼公二話不說,命令荀罃率晉軍聯合宋國、衛國、曹國、邾國再次討伐鄭國。
    聯軍強勢入侵鄭國,一舉奪取了鄭國重鎮虎牢。
    荀罃是一位真正的帥才,他聽取了魯國人的意見,命令部隊駐紮虎牢,並在虎牢築城。
    荀罃命人放出風去,聯軍將長期駐軍虎牢,擺出一種隨時入侵鄭國的態勢。
    鄭國人終於慌了!
    按以前的打法,聯軍來一次,那我鄭軍便退守都城新鄭一次。
    反正你聯軍再怎麽強大,但要攻下堅固的新鄭那是難上加難。
    鄭國的防守指數那是超一流的,隻要你聯軍被拖在鄭國,那楚國一旦出兵北上,你聯軍勢必要與楚軍一戰。
    鄭國,一直以來奉行的就是這個策略:想盡一切辦法,引誘以晉國為首的聯軍與強大的楚軍一戰!
    隻有讓晉國、楚國這兩頭老虎互相咬得傷痕累累,再也咬不動了,咱鄭國才有機會謀求自己的發展。
    正因為如此,鄭國幾乎成了當時中原諸侯中最會主動挑事的國家。
    什麽時候晉國和楚國不爭了,鄭國便去討伐一下世敵宋國,一討伐便立即攪動了春秋江湖這池水。
    鄭國就這樣自以為掌握著戰爭的主動權!你楚國與晉國打與不打,其實都是由我鄭國來決定的。
    但這一次,鄭國人發現不對勁了。
    首先,楚國根本沒北上救鄭的跡象,因為此時的楚國已經與東邊的吳國幹起來了。
    然後是鄭國軍事重鎮虎牢被聯軍攻占,而且聯軍已經開始在虎牢築城。
    一旦城築畢,聯軍便可以在虎牢屯兵。
    聯軍屯兵虎牢對鄭國來講是災難性的,到時戰爭的主動權便完全由晉國掌握,晉國隨時可以從虎牢對鄭國發起攻擊!
    築城虎牢,荀罃終於找到了鄭國的命門!
    鄭國國君鄭成公終於害怕了,害怕了不久,終於在內憂外患中薨了。
    鄭成公是絕對的親楚派,死也不降晉。但繼位的鄭襄公很清楚,由於虎牢已經成了一個隨時威脅鄭國的進攻跳板,鄭國在失去楚國及時救援的情況下,根本無法與晉國抗衡。
    無奈的鄭國,終於向晉國投降了。
    搞定了鄭國,還有一個國家需要進一步教訓,那便是齊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齊國雖然因為出爾反爾,本答應一起出兵救宋伐鄭,但結果卻不來。
    晉悼公當時火大了,他最看不慣這種無信義的諸侯,於是便命令聯軍討伐齊國。
    當時齊國是服軟了的,齊國認錯,表示今後絕對服從晉國的領導。
    齊國賠償了各國出兵的軍費開支,並將世子光送到晉國作為人質。
    接下來,齊國對晉國組織聯合國軍討伐鄭國舉雙手讚成,並派卿大夫崔杼率齊軍出兵。
    但齊國國君齊靈公對晉國一貫來陽奉陰違,口服心不服。現在中原大混戰,齊國可不想摻和,。
    齊國的戰略目標在萊國。
    於是,齊國發起了滅萊之戰。
    滅了萊國後,齊國疆土大為擴張,儼然有了與晉國、楚國分庭抗禮之勢。
    齊國想幹什麽?
    齊國有著自己的打算:稱霸東方!
    要稱霸東方,勢必要與晉國交惡。而要想對付晉國,必須瓦解以晉國為首的中原諸侯聯盟。
    這就是齊靈公的小九九!
    別看寡人現在從了你晉國,但寡人是有著遠大理想的。
    於是,這一次晉國主持戚地會盟,組織聯合國軍討伐鄭國,通知了齊國參加。
    但齊靈公非但不派人參加,還暗示滕國、薛國、小邾國等國都不要參加了。
    晉軍主帥荀罃冷冷看著齊國的表演,他堅定地貫徹著國君的戰略意圖。
    對這個東方大國,必須要一場外科手術式的打擊,才能夠讓他徹底服軟。
    但現在不是時候,現在還是按國君的統一部署,先讓吳國把楚國拖垮吧。
    想到把楚國拖垮,荀罃非常欣賞巫臣。巫臣提出的利用吳國的不斷襲擾,讓楚軍疲於奔命,那是絕對的大手筆。
    對強大的楚國,咱晉國也可以采取這種策略。
    荀罃心裏有了一個計劃。當然,此時的他,還僅僅是上軍將,還不到他真正發號施令的時候。
    喜歡春秋晉國風雲請大家收藏:()春秋晉國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