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薦人才不避親仇
字數:3964 加入書籤
晉悼公率中原諸侯在雞丘會盟,互結友好同盟條約,重申中原諸侯聯盟盟約精神,發揚尊王攘夷傳統。
接下來,再赴曲梁組織大規模閱兵後,晉悼公率軍凱旋而歸。
這位年輕晉國國君少年即位,用了短短三年時間,就使晉國上下團結一心,君臣和諧,政通人和,東服中原,南製強楚,晉國霸業呈現蒸蒸日上之勢。
晉悼公非常滿意,他尤其對自己的一班賢臣很滿意。就說這次提拔魏絳為卿來說,一開始,晉悼公是準備任命張孟為新軍佐的。
但張孟辭謝道:“主公,應該讓魏絳入卿,臣誠不如魏絳矣。
魏絳之智,能勝任卿位,其仁愛忠貞不忘記利國之舉,其勇敢果斷無愧於公正執法,其勤奮好學不廢棄先人之職。
如果魏絳為卿,內外皆得平安。況且這一次,主公也瞧見了,雞澤之會,曲梁閱兵,魏絳居官守職,嚴格執法,卻言辭遜順,理應得到主公重用。”
史料記載,晉悼公先後五次要任命張孟為卿,但張孟五次都舉薦魏絳。
晉悼公非常感慨,最後提拔張孟為中軍司馬,提拔魏絳為新軍佐。
非但張孟如此,史料記載了另外一位賢臣祈奚的“舉賢不避親惡”的故事。
公元前570年夏,晉國中軍尉祁奚因年歲已高,請求歸老。晉悼公便問祁奚,誰最合適接替中軍尉。
祁奚說:“大夫解狐,為人耿直,公私分明,可當此職。”
晉悼公很吃驚,他問祁奚:“但寡人聽說解狐與您很不對付,算得上是您的仇人。您怎麽還舉薦仇人呢?”
祁奚正色答道:“主公所問的是中軍尉之職的合適人選,並沒有問誰是臣的仇人。”
晉悼公非常感慨,他對祁奚這種舉賢不避仇非常欣賞。
祁奚乃晉國三朝老臣,以公正無私而聞名天下。晉悼公采納了祁奚的建議,準備任命解狐為中軍尉。
誰知的,此時的解狐已經重病纏身,根本無法擔任此要職,而且不久後便去世了。
晉悼公隻好再求助祁奚,希望他再推薦一位合適的人才。
祁奚道:“那就祁午吧。祁午為人忠直,辦事幹練,謙虛好學,應能勝任。”
晉悼公聽後默不作聲,過了良久才問祁奚:“但是,祁午是您的兒子,您怎麽推薦自己的兒子呢?難道不擔心有人因此而詆毀您嗎?”
祁奚正色道:“確實,祁午是臣之子,但主公需要的是一位能夠擔任中軍尉的人才,隻要這個人能夠勝任,不管是誰的兒子,都值得一用。
臣細數晉國各公族子弟,認為臣之子確實比較合適,因此才大膽向主公舉薦,請主公好好考察考察吧。”
晉悼公非常滿意,於是任命祁午繼任中軍尉。
當然,祁午也沒有讓父親和國君失望,成了晉國曆史上一位出色的中軍尉。
祁奚不但舉薦了自己的兒子祁午,在此之前,他還舉薦了自己的好友兼直接下屬羊舌職的兒子羊舌赤。
晉悼公剛即位為君,就任命了一批賢才,其中羊舌職是擔任中軍尉佐的,即祁奚的副職。
羊舌職於公元前570年去世,當時晉景公便問祁奚誰來接任他的中軍尉佐之職,祁奚便推薦了羊舌赤。
這次在雞澤會盟中,魏絳執法如山殺了揚幹的車禦,晉悼公大怒,要下令誅殺魏絳,正是羊舌赤及時勸阻了晉悼公。
這便是祁奚舉賢“內不避親,外不避仇”的典故,被傳為美談。
祁奚舉存過的解狐,也是同樣一位舉賢不避仇的晉國大夫,留下了一個“解狐薦仇”的典故。
解狐是晉國南陽大夫,為人耿直倔強,公私分明,深得趙武的欣賞。
解狐有個愛妾叫芝英,長得很漂亮,深得解狐喜愛。但解狐沒想到的是,芝英居然與自己的家臣刑伯柳私通!
解狐大怒,將兩人痛打了一頓後,趕出了解府。
後來,趙武請解狐幫他推薦一個精明能幹的家宰,解狐認為自己原來的家臣刑伯柳能夠勝任,於是便推薦了刑伯柳。
刑伯柳當了趙武的家宰後,果然非常勝任,趙武十分滿意,誇獎他道:“看來,解狐大夫果然沒有看錯人啊。”
刑伯柳這才知道是解狐推薦了自己,非常感動。自己做了對不起解狐的事,解狐卻還幫助自己,自己一定要登門表示感謝。
聽說刑伯柳來拜訪自己,解狐叫家臣問他是因公還是因私前來拜訪。
刑伯柳向著解府深深作揖道:“小人今天赴府,是向大人負荊請罪來了。小人曾經投靠大人,蒙大人教誨指導,如同再生父母。
但小人做了對不住大人的事,一直很愧疚。而大人不計前嫌,向元帥舉薦了小人,讓小人有了用武之地,這讓小人感激涕零啊。”
解狐聽說是私事,拿著弓箭便走出府門,張弓搭箭便向刑伯柳射出一箭,箭擦著刑伯柳耳根而過。
刑伯柳嚇出了一身冷汗,解狐指著他罵道:“推薦你,那是為公,因為你能勝任。但你我之間仇怨已結,你若還不走,我今日便殺了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刑伯柳這才明白,解狐雖然舉薦了自己,但自己依然是解狐仇人。他隻好再次深深施禮後走了。
這便是解狐薦仇的故事。
從這些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在晉悼公的領導下,此時的晉國,可謂是君明臣賢,不拘一格舉薦人才,晉國哪能不從強盛繼續走向強盛?
相比以前的那些血淋淋的權力鬥爭,各公卿大夫家族,都是為了自己的權力地位在鬥。
但現在呢?舉賢不避親,舉賢不避仇,隻要是有利於國家,那便積極向國君推薦!
這就帶動了一股互相舉薦的風氣,營造了風正氣清的政治生態。
到後來,公元前566年,中軍將韓厥告老,其子韓無忌晉升為卿。
但韓無忌認為自己身有殘疾,讓給了自己的兄弟韓起。
在中軍佐這個重要職位上,最有資格擔任此職務的荀偃推薦了範匄,本可以遞補為上軍佐的欒黶推薦了韓起。
晉國最高領導班子成員這種互相舉薦,一反以前那種為了得到更高位置的權力鬥爭,而成了互相謙讓的謙謙君子,正是晉悼公領導下的晉國政壇良好政治生態的表現!
晉悼公時期的春秋江湖,可以說是國與國之間矛盾最為突出、戰事最為頻繁的時期。年輕的晉悼公在他短短的十幾年國君生涯裏,營造了一個強盛的霸主形勢:
國內政治清明,君明臣賢。對外,全麵樹立晉國信義,展示大國形象!
中原諸侯紛紛歸附,無不歎服:想當年的齊桓公又出現了。
喜歡春秋晉國風雲請大家收藏:()春秋晉國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